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要事件 > 抗日战争时期 > 延安整风运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季米特洛夫来信中的错误及原因

李鸿义


  四、季米特洛夫就中共整风问题的来信
  季米特洛夫来信中的错误及原因
  季米特洛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深受各国共产党人爱戴的著名领袖。来信对中国共产党的错误指责,有复杂的主客观原因。
  1、在不了解中国实际和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听信了弗拉基米洛夫的错误的、倾向性的报告,并根据其提供的材料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与估计。这一错误的实质,正像共产国际建议自身解散时所指出的那样,是由于“各个国度底内部和国际形势已经变得极其复杂,由某个国际中心来解决每一个别国度工人运动的各种问题、是会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引起的。
  2、在观察中共内部状况时,沿用了苏联和欧洲共产党的经验和模式。中共的党内状况和面临的客观环境,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的指导下,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延安整风运动和高干路线学习,是要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基础上,分清路线是非、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采取的是有别于苏联清党的错误方法,执行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还在1941年党的九月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反对两个主义,把人留下来。整风胜利结束后,在1945年4月至6月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仍建议全体代表选举王明为中央委员。事实证明,根本不存把王明排除在党外的问题。这里,季米特洛夫显然用联共清党的模式来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整风运动,这就不能不发生判断上的失误。
  3、对中共现行政策的指责从共产国际七大后就开始了。共产国际以苏联外交政策做为各国共产党奉行的基本原则,无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共本质,企图以根本让步来巩固蒋介石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不同意的。要中共超出自身力量的限度,为保卫苏联而打正规战、运动战的做法也是中共中央所不能接受的。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方针,是共产国际七大决定的新政策,决不应说成是“摆脱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方针”。这里,季米特洛夫显然是对象欧洲共产党那样,以此作为尺度来衡量中共是否忠实于国际路线的标准。这一尺度并未因中共的解释而消除,长时期内成为笼罩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前领导人心灵的阴云。
  在整风后期,季米特洛夫的这封来信,虽然未能阻止中共对以王明为代表的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但以季米特洛夫的地位和影响而言,不能不对延安整风起一定干扰和混淆国际视听的消极作用。
  然而,季米特洛夫的来信是坦率的,诚恳的。他再三声明“共产国际解散之后,它原来的领导人当中谁也不能干预各国共产党的内部事务,只是以私人友好角度,谈谈中共党内状况在我这里引起的不安”。其出发点是善意的,用心是良苦的。正因为这样,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接到季米特洛夫的信后,曾两次邀见弗拉基米洛夫等人,向他们说明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的目的和情况,说明在中国革命根据地里不存在反共产国际的问题。1944年1月7日,毛泽东还亲自去弗拉基米洛夫的住处,向他解释了中共中央处理党内斗争中坚持的原则,并将给季米特洛夫的电报交给他,请他立即发往莫斯科。电报对季米特洛夫对中国共产党的关切之情表示感谢,再次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奋斗中遵循的原则。电报强调指出:中共一直都在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党的团结。对王明也完全是按党内统一和团结政策来对待的,希望季米特洛夫不要担心,要正确理解中共的党内政策。此后,季米特洛夫再未就整风运动提出任何疑义与批评。
  纵观共产国际在中共反对把联共经验、国际指示神圣化、教条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中的态度,可以看出,共产国际基本上未在政治上、组织上进行直接的干涉,这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直接插手性质上是不同的。对毛泽东和王明的认识前后虽不无矛盾之处,但这对延安整风和中共党的建设,并不是只起消极的作用,这也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中共领导人的看法有显著的不同。毛泽东在评价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整个里程中的作用时,曾经说过:“两头好,中间差。两头好,也有一些问题;中间差,也不是一无是处。“周恩来也指出:“在这个时期,共产国际对我们党的内部事务还是有些干涉,甚至在组织上也还有些干涉。但这个时期比共产国际初期对我们党的干涉少,比中期更少。”这些评价是包括延安整风运动的。
  ①《中共党史通讯》1990年8月10日。
  ②《中共党史通讯》1990年8月10日。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