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邮政史(下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十 ----边区通讯总站召开分站站长联席会

陕甘宁边区邮政史编写委员会


  1944年12月9日《解放日报》
  边区通讯站分站站长联席会议,于上月3号开始,历时半月,业已闭幕。这次会议对过去工作进行了深入检查,对今后工作改进亦得出一致意见……。
  边区通讯站,自去年4月进行精减整顿,创造了适合边区通讯需要的简便收发登记手续。以后,不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节约了一笔巨款。据统计,过去每月总要错发数十件,今年1月至10月总共错发十余件;去年7月一个月内总误工227天,今年十个月才误工693天,平均每月不到70天。从去年4月到今年,总计运输、灯油、印刷等项的节省即折合小米110余石。
  会中并研究了通讯工作中的好坏例子:
  富县通讯站是一个好典型。它的特点,是在区乡间已建立了定时的收发制度,使书信传递迅速而准确,这是值得各地学习的。该县11个区除张村驿在通讯站线上外,其他十个区的通讯工作,则由区府文书兼管,每三天由区府指定免除或减轻负担的群众到县上或各区送信一次,且信袋、清单、存根等手续制度亦已建立。
  佳县代办所是一个坏的例子。主要是政府对这一工作重视不够。从4月到8月即将代办所的人换了4次。如最后换的杜端英,开始工作积极,对工人宿饭亦很关心,但佳县县府管理员却批评他:“你把工人太当事了”,因之,他以后也消极起来。此外,政府还嫌工人吃得多,工人病了,往往连开水也喝不到。同时,吃饭必须在一些工作人员后边,以致迟误了开班时间。
  其次,会议认为,当地政府按照通讯工人家庭的具体情况,予以负担上的免除、减轻,在困难时予以救济,俾使工人安于职务,是今后通讯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三边分区和绥德分区的清涧,在这点上做得很好,因之,这两地通讯工人安心工作不是偶然的。
  此外,通讯工人的饭站问题也很重要,除了三个模范饭站外,有些饭站是很不好。如富县城内一家饭站,已经免去两石多公粮和几万元公盐代金的负担,但对待工人很坏,他们吃馍,给工人却吃小米、玉米或剩饭。志丹杨洼塌饭站因政府未予优待,故互相推诿,工人既吃不好,又误路程。
  最后,对增辟新宁至西华池、吴旗至东华池之新线,变各县代办所为县站,健全区乡的通讯站工作,提高通讯工人米薪,以及按各线建立通讯工人学习组织等,都初步有了一致意见。
  

陕甘宁边区邮政史/陕甘宁边区邮政史编写委员会编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