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章 第三节 组织起来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2

雷云峰


  二 边区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
  发展生产是当时边区的中心任务,而发展农业生产更是整个生产工作的中心。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依靠边区农村中六七十万个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但是,边区是地广人稀落后分散的个体农民经济,虽然经过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打破和削弱了封建关系的束缚,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忱,可是分散的个体劳动状况如不加以改变,则生产力的提高是很有限的。
  1942年以前,边区一些地方的农民,为了解决劳动力的困难,曾自发的恢复了民间旧有的劳动互助组织。边区有的劳动互助,因地区与习惯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最普遍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是变工:几家农户在进行生产时,由于人力、畜力、农具、技术上的需要,相互调剂、互相帮助,陕北称为变工,关中分区一带叫搭工、换工或插工;变工又可分为人工的变工、人工变牛工(或驴工)、伙喂牲口、伙格牛、牛犋变工、输送和碾场牲口的变工、搭庄稼、并种地、捎牲口、伙种等若干种类。此外,还有扎工队和唐将班子;扎工是一种以雇工为主、包括一部分自耕农在内的集体劳动互助组织,人数比较多,一般满9至10人才叫“一个工队”,5个人叫“半个工队”,14个就可算作“工半队”;唐将班子,是关中特有的一名称,它的内容和陕北各地的扎工基本相同,但在组织上和习惯上可分为“卖工班子”、“换工班子”和“混合班子”三种。这些劳动互助组织虽然初步显露出其优越性,但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地区党政干部的注意。直到毛泽东在边区高干会上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中明确指出:“各县应以大力组织劳动互助社,大大地发展农民的集体劳动”,并作为一项农业政策后,特别是毛泽东发出“组织起来”的号召以后,边区的劳动互助才走上了有领导的自觉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在中共中央和边区党政的积极提倡下,边区各地农民根据本地的不同劳动互助习惯和具体条件,广泛地开展劳动互助运动,农民普遍组织起来了。劳动互助分为春耕、夏耘、秋收三个时期。1943年,在春耕季节,全边区共有全劳动力349733人,参加变扎工队的有96935人,占全劳动力人数的27.7%。关中、陇东和延属(缺一个县的统计)三个分区共有4588个变工队,参加的劳动力32081人;扎工和唐将班子553个,参加的劳动力5919人;集体开荒队75个,参加的劳动力1365人。在上述各分区中,关中有组织的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36%。其中同宜耀的唐将班子共134个,参加劳动力1504人,占全部农业劳动力63%。在夏耘季节,参加劳动互助的人数更多。据不完全统计,陇东的锄草变工人数13547人。延安县的变工扎工人数占全县农业劳动的63%。安塞县的变工扎工人数占全县农业劳动力的80%。甘泉县参加变工扎工的占全县农业劳动力59%。志丹组织了414个变工队,参加3100多人,85个扎工队,参加800多人;27个妇女变工队,参加168人,以上共占全县农业劳动力的63%。三边分区的吴旗县组织了268个变工队,参加人占全县农业劳动力的32%。靖边县个别统计达到占农业劳动力的50—80%。①在秋收季节,全边区大约有30%的农业劳动力参加了各种劳动互助组织。1944年底统计,全边区有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472964人,参加扎工变工的达219928人,占劳动力的46%。②安塞县二区苗店子村还办起了我国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1945年,据不完全统计,全边区参加变工组织的劳动力,一个地区多至占全劳动力的45%,少至占全劳动力的28%,在锄草的时候,有些县份,竞占到全劳动力的80%。③
  这种普遍地大规模发展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它虽仍依民间旧有的劳动互助形式,但意义已根本不同于民间原有的劳动互助,不仅吸收了大约1/4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完成整个生产任务的重要杠杆,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都进行了许多改革。这样的劳动组织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可提高效率30—50%。如一个劳动力,不参加变工只能种11.6垧地,参加变工则能种17.9垧地。一个人种一亩地,从开荒到收获,需要11.5个工,集体耕作只需5个工就够了。劳动互助把农村个体经济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了一步,可说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革命。
  实行劳动互助,刺激和推动了广大群众的劳动热情,不仅男劳动力生产互助,就连妇女、老头和儿童也卷入到生产的热潮中间来,甚至把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也带动起来了。在赤水、新正、吴旗、曲子、志丹、定边等县,出现了许多妇女的开荒、锄草的班子和变工队。赤水县一区四乡有3个妇女开荒班子,要崄村两个妇女开荒班子共8个人,互相开展竞赛,有的妇女每天能开荒0.5亩。同宜耀县28个妇女开荒85.5亩。淳耀县38个妇女开荒76.3亩。新正县19个妇女开荒43.5亩。吴旗县有7个妇女锄草变工队共69人,志丹县的妇女锄草变工队还向男子变工队提出挑战。1943年,全边区有137600名妇女组织在妇女劳动互助组织之内。各地还有许多老汉和娃娃的变工队,六七十岁的老汉和十几岁的娃娃参加开荒。淳耀69岁的董发宽开荒14亩,延川永远区5个娃娃的变工队开荒15亩,固临安泰区孟家村7个娃娃的变工队开荒40垧。各地还出现了原先的二流子参加劳动互助,有的还当了变工队的队长。例如延川县的465个二流子,参加变工的83人,参加扎工的32人;同宜耀县衣食村的一个二流子班子开荒47亩,并不比一般劳动力差。④
  开展劳动互助,可以不违农时,实行精耕细作,改变耕作方法和发展副业,特别是在人多地少的地区,提高产量主要靠组织劳动力。变工互助可以多耕、多锄、多上粪,兴修水利,改良土壤,作到简单分工、各尽所长,打破了保守思想,推广了新技术。1943年,关中分区出现了集体修埝,一区*(上业下冡)家村20多人实行换工,7天完成70多亩埝地。三边的引水漫地,也是若干户进行合作。富县张村驿区三乡,组织了30多人的变工队,四五天内用130多个工,就完成了能灌溉80亩水地的水利,全县共修水地1097亩。米脂七里庙地少人多,把变工剩余的劳动力和畜力,出外打短工或搞运输贩卖煤炭,半年盈利9万元。罗家坪变工后剩余4个劳动力,成立了木工厂,一年可赚6万元,折合小米12石。龙镇将变工队的剩余劳动力轮流开采小煤窑,每天产值约900元。桃镇、印斗、民丰等村则普遍进行驮盐贩炭,增加农民收入。
  边区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据统计,在实行劳动互助的地方,1943年的粮食产量比没有实行劳动互助的1942年普遍增长50%以上。例如,延安的吴家枣园,1942年的产量是141.5石,1943年达到256.75石,增长了81%。安塞县马家沟村,1942年共收粮食83.7石,1943年达到160石,增长了52.3%。华池县城壕村,1942年共收粮食170石,1943年达到280石,增长了60%。
  ①、②中共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编:《陕甘宁边区的劳动互助》,1944年。
  ③《介绍陕甘宁边区组织集体劳动的经验》,《解放日报》1945年12月21日。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