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革命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全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房成祥 黄兆安


  一、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1935年夏,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北地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为了促进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9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决定以陕北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历尽艰难险阻,胜利地到达陕北吴起镇。吴起镇周围苏区的一些党、政部门和群众以各种方式热烈欢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
  中共中央、毛泽东为了把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的起步点,巩固和发展陕北根据地,在了解情况后迅速作出了三项重大决策:首先,把尾随的敌军消灭掉,作为进陕北苏区的见面礼;其次,纠正错误肃反,及时挽救陕北根据地的危机,到甘泉后立即派王首道、贾拓夫等携带电台,代表中共中央前去瓦窑堡要求当时在陕北党内主持错误肃反的干部刀下留人,停止捕人并迅速释放刘志丹等被捕的干部;第三,与红15军团主力部队协同作战,粉碎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为了打垮从甘肃就尾随在中央红军之后的国民党军4个骑兵团,中央领导人不顾长途跋涉的辛劳,到吴起镇当晚就召开军事会议,研究部署切尾巴战斗。毛泽东强调:这一仗,我们不但要打,而且要打好,作为我们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的见面礼!
  10月20日,毛泽东和彭德怀就如何打好这一仗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对中央红军指战员作了战斗动员。晚上,游击队带红军进入头道川、二道川和三道川阵地,布下口袋镇,准备围歼敌人。
  21日凌晨,毛泽东跨过洛河,从二道川口登上吴起镇对面平台山的最高峰——大峁梁,在靠吴起镇一侧的一棵杜李树下设下前沿指挥所。7时许,敌人钻进埋伏圈,经两小时激战,歼灭了敌第35师的1个骑兵团,击溃了敌3个骑兵团。这一仗粉碎了敌人妄图消灭立足未稳的中央红军,并窜扰陕北苏区的计划。
  切尾巴战斗后,中央红军还剿灭了几股反动民团。吴起镇地处西北根据地边缘,敌我之间“拉锯”十分激烈,一些反动民团和土豪劣绅据险筑堡,袭扰红军,抢掠财物,杀害群众,苏区人民恨之入骨。中央红军于10月21日、22日相继打开了头道川口土豪高七宝的寨子和三道川土匪民团张廷芝盘踞的豹梁寨子。中央红军在吴起镇期间,还派了以刘悠安为团长的地方工作团,帮助定边县苏维埃政府进行政权建设,还给定边苏维埃和保安游击队发了一批枪支弹药,充实了地方部队和赤卫军的武器装备。
  二、直罗镇战役——奠基礼
  (一)中央红军和红15军团会师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于10月22日离开吴起镇,经过甘泉县下寺湾,向红15军团驻地道佐铺进发。11月初,部队到达甘泉县南的象鼻子湾,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军队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了话,他对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了激动人心的总结,他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是以红军的胜利,国民党的失败而告终了;但是为了中央在陕北真正站稳脚跟,实现红军抗日的宏愿,我们马上还要在这一带和国民党军队打一个大的战役。
  这个战役的前奏就是张村驿战斗。1935年10月底,红15军团知道中央红军确实到了陕北根据地,而且在寻找他们,于是决定要再打一仗,作为见面礼。富县张村驿是个小镇,敌人有4个围子,300多条枪,对红军妨碍甚大,故先打该敌。战斗刚一开始,军团政委程子华从甘泉道佐铺派人送信说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首长下午到司令部来。军团长徐海东听到这个消息后下令停止攻击,自己快马加鞭去见毛泽东。徐海东向毛泽东汇报了陕北三次反“围剿”的情况。毛泽东同意他们打张村驿的布置,并送一部电台给红15军团。徐海东回到前方后,红15军团重新向敌人发起进攻,战士们在“打下张村驿,去见毛主席”的口号声中打开据点,消灭了全部敌人,缴获了许多粮食。战斗结束后,徐海东向毛泽东电告胜利。
  1935年11月3日,毛泽东命令聂荣臻和林彪拟定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的直罗镇战役计划。11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中央红军(1军团)与红15军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司令彭德怀,政治委员毛泽东,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辖第1军团(1、3军团编成,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和第15军团,共约1.1万余人。
  (二)直罗镇战役
  红军取得劳山、榆树桥等战斗的胜利后,敌“西北剿总”调动东北军第57军董英斌部的第106师、第108师、第109师、第111师,自庆阳、合水地区沿葫芦河经黑水寺、直罗镇、张村驿向富县城方向进发,第67军第117师沿洛川、富县大道北上。两路敌人的矛头指向红15军团。为了给敌人一个歼灭性的打击,红1方面军指挥部的部署是:红15军团第81师一个团继续围困甘泉,一个团在甘泉地区配合游击队牵制富县之敌;派一个营拆除直罗镇东小寨寨墙,以防敌人利用;以一个连进至镇西阎家村北担任警戒,抗击、引诱敌人深入;15军团主力集结在张村驿一带,红1军团主力集结在直罗镇东北的姜家村渭家河及北道德一带。同时,红军还派人在直罗镇一带动员群众,坚壁清野,到战斗打响时,直罗镇已成空镇。
  红军准备就绪后,东北军董英斌部4个师从合水太白镇出发。中午,敌第626、第627两个团先后进入直罗镇,师长牛元峰到直罗镇后,即电告“西北剿总”和军部告捷。但直罗镇内空无一人,沿街到处贴着标语:“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们的敌人是日本鬼子!”“我们帮你们打回老家去!”敌军看到这些标语非常丧气。
  20日晚上,当敌人还正在睡梦之中,红军下达了总攻命令。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21日拂晓,第1军团由北向南,15军团由南向北,两路红军像两只铁拳,直捣敌营。在红军猛攻之下,敌第109师被夹在两山之中的一条川里,纷纷缴枪投降,一些拼命顽抗的,丧身于刀枪之下。战斗不到两小时,红军占领了敌师部所在地直罗镇。牛元峰逃到镇东头山寨里,指挥着500多名残兵负隅顽抗。这时,周恩来来到15军团前线指挥所,指示暂时围而不打,因山寨里一没粮,二没水,敌人总是要逃跑的,故争取在运动中消灭它。
  牛元峰蹲在山寨里,接连发电报要求董英斌解围,殊不知董英斌派出增援的第106师还没到直罗镇就被红军击溃了。21日晚,牛元峰待援无望,遂准备突围。这时,一个被红军放回的俘虏给牛元峰送去了红军的信,信的内容是:“葫芦河边,老人山上,望远镜中看到你们的官兵,均已厌弃内战,纷纷投降。我们北上抗日,是帮助你们打回老家去。你们东北军没有什么理由到西北打内战。现在你师大部被歼,最好你投降到我们这里来,共同抗日,这是光明的前途。否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牛元峰回信说:“稍加考虑,再作决定。”牛元峰的缓兵之计并没有麻痹住红军,他的627团刚一突围即遭红军阻击,队伍大乱。他以指挥不力为由当场打死代团长李浩堂,企图以此稳住阵脚,但627团第二次冲出寨子后,却狼奔豕突,各自逃生去了。牛元峰突出寨子时已是22日黎明,当时他身边还有四五十人,盲目地向西南方向逃去。正在巡视战场的徐海东急命身边的警卫员詹大南带第75师少共营战士跟踪追击,把敌人彻底消灭,牛元峰被击毙。
  奉命增援直罗镇的敌第106师,第111师,在遭到我阻击后,向太白镇退却,红军两个军团分三路乘胜追击,23日于张家湾至王家角途中,又歼灭敌第106师的一个团。
  至此,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全歼敌一个整师又一个整团,生俘官兵3700多名,打死打伤敌1000多人,缴获长短枪3500多支,轻机枪176挺,迫击炮8门,无线电台两部,子弹22万发。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打乱了敌人进攻陕北根据地的部署,迫使敌第106师、第108师、第111师退回甘肃境内,东路侵入羊泉原的第117师退回到富县城。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至此被彻底粉碎了。
  毛泽东在总结直罗镇战役时说: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中共中央“在西北建立广大的根据地——领导全国反日反蒋反一切卖国贼的革命战争的根据地”“举行了奠基礼”!使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使中国革命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中央红军到陕北后能顺利进行各次战役,是与陕北军民的积极支援分不开的。当中央红军长征到吴起镇时,时已深秋,人们早晚已身不离棉衣,而中央红军指战员们却还身着单衣,足穿草鞋,苏区政府和游击队积极组织群众支援与慰问中央红军。陕北人民生活本来很困苦,但为了支援与慰问亲人,他们踊跃筹集粮食、布匹、制作服装。据统计,定边县的宁赛川动员了100多名游击队、赤卫队员,调集了三四百头牲口,给中央红军送粮约4万斤,乱石头川区送粮约3万多斤;赤安县六区的3个乡送粮2.8万斤,猪50多头,羊270多只;保安县游击支队把从土豪那里缴得的300余只羊送给了中央红军;定边县政府送土布3大卷,红洋表布和黑市布3匹。苏区政府还没收了吴起镇恶霸地主高惠的9000斤羊毛,组织上百名毡匠为中央红军赶制了一批毡衣。直罗镇战役时,当地群众组织了1000多人的担架队,有力地支援了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红15军团得悉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立即把自己盼望中央红军的激情都凝聚在对中央红军的支援上:(1)每个连抽出机枪3挺,其它枪支弹药若干送给中央红军;(2)经济部拿出1万元边币,卫生部调出部分衣服、医药用品等,派人送给中央供给部;(3)在劳山和榆林桥战役中入伍的全部解放战士拨给了中央红军。毛泽东和彭德怀于10月26日收到这些雪中送炭的物资款项后,立即发出感谢信,热烈庆贺3支红军在陕甘会合,信中写道:“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同志,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援,我们久已听到26军同志们在陕甘边长期斗争的历史,25军同志在鄂豫皖的英勇斗争的历史,和在河南、甘肃、陕西的远征,听到了群众对你们优良纪律和英勇战斗的称赞。最近更听到你们会合的消息,不断取得消灭白军、地主武装的胜利,这些使我们非常喜欢。现在中央红军、红25军和陕北红军这3支红军会合了,我们的会合,是中华苏维埃运动的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发展的导炮!我们表示热烈祝贺!”这表明了3支红军兄弟般的团结战斗,表明了革命运动大发展的局面即将到来!
  

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房成祥 黄兆安主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