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记科学院的群众团体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


  左云
  学生会壁报第九期的“科学院群众团体介绍”专号上,反映出大部分同学们课外的活动和生活底心情。天气暖和的早晨,沿着“光华农场”前面的大路出“杜甫川”口,在这一片平坦而湿润的河滩上——经常有成群的同学,在练习二千米、五千米、八百米…·的跑步;悦耳的手风琴,和着“合唱团”底团员们在练声,也伴奏着早晨散步的、打拳的、读英文的。浅水底涟波,蹒跚在河滩上乱撞着石块;间或,可以看见“文艺小组”底同学,静静地站在石上,小声朗读着有节奏的诗句。
  现在科学院,除两个小型的试验或实验工厂外(其中一个正迁移中),总共人数才不过二百六十人,从补习班到大学本科,分为八个程度不同的教学单位。由于学习和生活的安定,群众活动有着良好开展的条件。自动组织起来独立活动着的群众团体,今夏曾达十五个之多,它们每一个,都与群众有密切联系。
  有几十个同学的“文艺小组”,它是历史较久(已成立二年多),“在同学中最有影响的群众团体”。它主编的“向日葵”(半月刊)墙报在最近一年半中,就已出版到三十期。它的出版,起初是少数人独个儿干,以后改由各班“文艺小组”同学轮流出刊,最近更组成“编委会”付抄。三十期来,在其内容上,有作文写作,儿童漫画似的日记,也有长诗,小说试作等长篇。本届更拟出刊各小组“阅读心得一”“笔记断片”及“人物素描”等,以推动文艺学习更深入一步。另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是“小先生制”的互相改稿,一年光景,即有七十余篇。长期的活动使它积累了在实践中领导群众活动的丰富经验、锻炼出坚强的能连选连任的领导人物。正因为是一个课外活动,他们能随着配合学校的情况,或紧或松的进行工作。在“向日葵”中,能将程度不齐的稿子尽量罗列,各种兼顾,而不是一味眼睛向上。本届组员约六十人左右,最高曾达七十余人,占全院人数四分之一,其中还包括少数工作人员。在它下面本有“科学小品组”、“大众化组”、“理论组”、“写作组”及“阅读组”,但本届因“整风”学习紧张,前面三组工作未大开展。“阅读组”下面又分一、二、三个更小的组,这一组是这一届最兴盛的一组,实行“小先生制”,因为对较低的补习班同学帮助特大,补二、三班竟集体加入了“文艺小组”。至今年十一月,该数班更添设国文课,原来的几位“小先生”已被学校正式聘为“国文教员”了。此外,它还被附近机关的“文艺小组”邀请作些简单的报告。
  其次,是使这里充满着愉快气氛的“合唱团”。除掉每次晚会上看见它出现外,它底每个团员,都被赋与推进自己班上的音乐活动的责任。这样,使科学院响彻着延安每一个季节所流行的歌曲。从今年夏天开始,它成为本市“南区合唱团”仅有的第一分团了,先后参加了几次大的“音乐晚会”的演出,并曾为附近机关某些重要会议演奏。在它的内部,照例设有两个“声部”,本届曾一度根据乐器考查了每个团员能够发的“音度”,更精密地调整了各个“声部”的人员。每周一次练习。在许多团体中,唯有它能保持最大限度的经常性。除唱歌外,更印发“音乐常识”的讲义,以提高每个演唱者底水准;并于每次练习唱歌前讲五分钟的音乐常识。这样,与“文艺小组”一样恰恰补充了科学院比一般学校少的课程,而使在这方面有特殊兴趣的同学,得到学习与研究的机会。它有一个“识谱小组”,是用上课的方式进行活动的,然而这一组织有时竟膨大到七、八十人。这一组织性质,据他们负责人说,一般的是为了“合唱团”进行准备工作,能自由识谱时,成为一个“合唱团”底团员。许多人都耐心底在那里从“音阶”“音程”直学到曲子的强弱和演唱底情调。几位热心于音乐的同志,几乎把他们全部工作或学习之余的时间,都倾注在这一工作的指导上,他们自己更时时努力于音乐上较高深的修养。
  生物系农场的“农艺小组”和补习班的“青年集体农场”,是能使我们将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团体。“农艺小组”不大为多数同学知道,因为他们活动仅限于农场里。当春夏作物生长时,他们就在农场里帮助做各种作物实验和整理的工作,从而吸取各种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时常,他们也享受着丰富的渗杂着自己汗水的产品。“青年集体农场”是全补习班同学活动的园地,因为有着近百的工作者。它的生产不仅是学习的目的,主要的乃是掀起生产的群众运动,正如他们在其宗旨中表明的,是养成集体生活的作风。今年的成绩是相当良好的,除了团结大部分同学在这活动里,实际中他们获得大批的南瓜、西红柿、洋芋、甜高粱及包谷等物,单南瓜一项,收获量即达一千余颗,所以这一班是常常举行别的班上不可能作到的大的集体会餐。此外,更变卖了千余元的东西,帮助个别同学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或捐输作某些晚会上的费用。徐老在他们的总结会上更指出要他们明年去养鸡、养兔、养鸭,向动物饲养方面发展,学习饲养的技术。
  今年夏天,先后出现了“补习班”的“时事小组”和“医训班”的“英文小组”,他们自己找材料,找字典,延聘在这方面有修养的同志来指导。“时事小组”分世界为十个战区研究,按时讨论,以获得对时事有系统的了解。“英文小组”除研究些较困难的文法,如动词部分等,主要着重“韦氏音标”“美国音标”等发音的研究。目前这些学习已将近完毕。进行的过程中,吸引了大批外班同学和工作人员的参加。
  “京剧小组”和“跳舞小组”给这里的“学校生活”开辟一径别致的进路。象阵春风吹来,这两个团体成立起始,即席卷了意料不到的众多人数,在他们的高潮中,成了重要的课外活动。
  “通讯小组”除适时供给“解放日报”关于本院的新闻外,还组织了一些人从事于这一事业的研究。“绘画小组”出有一期十几幅素描的“学习”壁报,并于每周末集体野外写生。还有“话剧团”“国乐小组”及其他临时成立的团体。
  最后,还要叙述到差不多在每个学校都有“妇女会”与“学生会”这样性质的两个团体。这里的“妇女会”由“妇女宪政促进会”而来,它曾作过首先发动本市各机关学校的女同志,争取选举代表妇女界的参议员到边区参议会中去的有意义的工作,讨论过婚姻法及进行妇女卫生常识的教育。平时它组织女同学蓝球队,与男同学一样定时打球。他们更注意到女同志生活上一些特殊的需要与供给,慰问母亲与婴儿,并帮助学校缝制运动衣等。“学生会”由“学生代表会”演变而来,在科学院的这一组织,是最广大、历史最长久的一个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校来开展文化娱乐,辅助教育计划的进行。在最近这一届,它曾配合行政上组织全校同学热烈地准备和参加了“九一运动大会”,发动赈灾募捐,由全校缩衣节食的此项款项达四千三百余元。该会体育部更在运动会后经常举行班与班、部与部以至各种形式的友谊球赛,使这一工作变为全校生活中经常的一部分。此外,文化娱乐工作除适时的有各种晚会外,学生会这一工作是由文娱部主任直接参加合唱团、识谱组及戏剧团等等领导,而上述的团体亦大部分原由学生会发起,后因有些工作人员参加渐形独立工作的。在生活上,冬天河里结了冰没办法洗衣,该会便设法购得大批木柴,由同学们于每星期日集体烧水洗衣,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实际的困难,一方面形成群众的清洁运动。该会宣传部出版的“学生会”壁报,直至目前已出到十五期,它是科学院新闻性质的报纸。在其三、四期中,曾反映某些班互助友爱模范的例子,生产中积极愉快的姿影。第七期第九期作了体育活动、运动会等的各方面报导,调查了全院所有群众团体性质、活动、现况等的情况。它是“学生会”的机关报,所以经常反映该会各种的计划和活动,报导学校每个时期的重要决定,措施及各班平时生活学习动态。
  这两个团体在经常工作上,虽然有时赶不上上面那些团体来得自然与活泼,然而它们主持的大多数活动更有较明显的政治意义,这也正是它们与上面那些团体不同的地方。
  此外,住在山下的工作人员因他们工作性质亦组织有“山下救亡室”、“机械实习工厂”,有一个时期亦出现有个“工人俱乐部”。全院性质更有一间较大的“俱乐部”。限于篇幅,这里只提一提。
  (民国三十二年二月一日《解放日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 第五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