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介绍一个连队的墙报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


  郝凤文
  去年七月末,十六团九连在山上锄草,干部在家整风。二十九号午睡时候,刘士超同志和支部委员等在一起闲拉,谈到“报纸的作用”的时候,他们想:干部不在,咱们连上要是出个墙报,对工作会起推动作用的。说着,丁长兴同志就写了个“不睡午觉去锄草”,杨天俊他们三个每人都写了两篇,总共凑了十几篇稿子,他们就爬在地上编写起来了。午睡将过,报纸出版了,贴在烧水锅跟前的大杏树上。
  半下午,同志们都来喝开水,看到报纸,就围了一圈来看。大家兴奋的说:“干部不在这里,还能受到表扬哩!”同志们的情绪更高了,虽然干部不在,出了力上级也会知道,墙报就是功劳簿,人人都可以上。
  报纸出了四期,看的人就渐渐少了,就是识字的人,也只用眼瞟瞟过去了。投稿的人也没从前多了,只有两三个同志还勉强写些稿子。这样,办报同志的热情也没有开始时高啦。
  为此,连首长特别向大家解释了墙报的意义,并在群众中发动了“征求意见”的运动,这才找到以下几点原因:
  一、字写得潦草,大小不一,字行弯曲,距离不整齐,排版乱,读时不易找到头尾。
  二、稿子太长,空话很多,比如什么“金黄色的土,发须的草”,一个短小的材料得用几百个字去罗嗦,有时两三篇稿子就把全版给占满了。
  三、简笔字太多,认字少的同志看不懂。
  四、退稿马虎,不用的稿子,潦潦草草批上一句就打回去了,没说清什么原因,引起许多积极投稿同志的不满。
  五、不虚心接受群众意见,李成祥同志提“报纸最好简单通俗一点,才看得懂”,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说他“多嘴多舌”。
  六、是几个战士自愿搞起来的,开始时行政上对墙报的领导及帮助不够。
  大家讲了对墙报的意见,并提了很多积极的改进方法。王培谋等提出墙报要简单明瞭,少写一点,一看就懂。不识字的杨二胖、张光全等说:上面配些画,字看不下来,也能猜他个七八成是啥意思。武歧山提出不用的稿子,叫他本人来,告诉他稿子的缺点及应该怎样写。这样,投稿的入学到了写稿方法,无论稿子用不用,都是高兴的。
  根据这些意见,墙报稿子简短扼要了,光写事实,取消空洞话,一般的稿子不超过一百字。另外,标题上都插小图一幅,并配上各种颜色,人像大家要求画得要同本人一样,一次报上画了个“张长安扛椽”,压得他嘴张多大,弯着腰走,战士看到都说:“一样无二,不看字就知道是谁扛椽啦!”墙报并采用了群众的口头语和方言。一个连队的战士籍贯不复杂,同时生活在一起,用他们共同的口头语和方言来写,读起来就亲切、生动得多。
  墙报走了群众路线,改变作风以后,大家又都喜欢看了。不等出版就围成一圈抢着看,甚至睡了觉,有的同志还把报纸拿在灯光下看。别的连队的同志和老百姓也有很多来看报的。
  不识字的同志,看到人家都能上报说话,他们也急啦。杨二胖不睡午觉到三排去搜集材料,回来用嘴说,叫刘士超给他写。老炊事员张克明和厨房几个同志合写了一篇“王祥斌归队工作”在墙报上发表了,班上同志惊奇的说:“厨房的同志也写起稿来了!”这样,一个影响一个,写稿成了浪潮,大家都抢着找材料写。
  每天休息时间,游戏时间,两人一组,三人一群,口说的,手写的,到处都是,连队里流行这么一句话:“报纸是咱的,看谁说话多。”无论谁给谁“挑战”、写信,都少不了每月写稿几篇这一条。行政上不但号召大家多写稿,并多发灯油,解决写稿的困难。
  “烽火报”出版四十六期,总共收到稿件六百九十八篇,刊登六百五十六篇,好稿子送到团报的有二百四十篇,大都登出来了,送旅“反攻报”的五篇,登了三篇;送“部队生活”二十六篇,登了八篇。
  稿子的数量增多了,有的质量就差了,比如张三给李四端碗水也是篇稿子。还有个别的同志,用讽刺口气来写,象“×班是模范,发生病员同样是模范”等。
  为了提高稿件质量,纠正新偏向,在军人大会上产生一个编辑小组,公推干部二人,党员二人,非党员二人,办报的一人参加。每篇稿子都经过大家讨论,有什么优缺点,该登不该登,谁的该合编,谁的该专登。有一篇批评李成祥爱和别人吵嘴的稿子。登出来后,大家看了都说:“李成祥工作很好,就是有这个爱吵嘴的毛病。”李成祥看了,自己检讨一下,汇报时对班长说:“我以后非改不可。”有些人爱和人辩个嘴,这时也警惕了,说:“可不敢胡闹,就是连首长不说咱,大家同志也不依你了。”这样,有些好犯小毛病的同志,无形中克服了。
  有些才学写稿的同志,稿子内容比较空洞,象“某同志,学文化,非常用心,不但积极,同时还帮助别人学文化,并且学文化不怕困难,而且抽时间学文化。”碰到这样的稿子,编辑同志就给他再调查点具体事实,增加进去,把不必要的字句删去,刊登出来,然后再找他本人谈,把发表出来的稿子和他原来的底稿对照,告诉他应该怎样写。王福清就是把改过的自己的稿子抄在本子上,作参考的。
  大家都给墙报写稿子,每个同志工作及学习的成绩和进步,都能得到及时应有的表扬,所以人人都争着“上墙报”。
  冬训中表扬了三保跳木马以后,他高兴得很,他觉得出了力应该落个好。冬训中,把爱吵嘴,说怪话的毛病也克服了。冬训结束时,他被奖为团的特等射手,而全连也获得“射击模范连”的光荣称号。
  青年战士王玉花,向青年小队长汇报的时候,常常发生争吵。三排同志简单的认为王玉花不对,写了篇稿子给“烽火报”,批评王玉花不该和小队长吵嘴。编辑组收到稿子后,刘读金、杨天俊两个人提醒说:“王玉花虽然和青年队长吵,这里面恐怕还有别的原因,不能怨一方面,必须把事实弄清楚再登出来。”于是,编辑组的同志分散到班内搜集大家的意见,最后把原因找出来了。原来,王克文平时不找王玉花,对王玉花态度不大好,王玉花心想:“你不叫我,我就不汇报”。两人有了成见,所以时常争吵。编辑组把稿子改写了一下,把两个人的缺点都具体指出来。稿子登出来,两个人都心服,并恳切的做了自我检讨,在小队会议上互相说出自己不对的地方,以后,两个人的关系就好起来了。
  投稿的人越来越多,文化学习的热情也跟着高起来了。刘读金、王丕谋、杨天俊等识字多的专门学作文,提高写作能力;杨天俊每天作一篇文,请人改了,自己去研究里边的窍门;李金峰、张克明等识字少的,用“别字”练习写稿,登出以后再学上面的生字;识字最少的,学联句子,如“吃罢饭,上山开荒。不休息,干到天黑。”
  报纸一贴出去,大家都拿着本子去学上面的字。张日恒和梁二良,见有生动的材料,就抄到自己本子上,作学习的材料。文化学习和墙报有密切的配合,采取做啥写啥、念啥学啥、看啥就报道啥的方法。
  过去连上有三十个不会动笔写稿的,现在只有十一个不会动笔,可是会用嘴说。很多同志都是在有了墙报以后,练习写起来的。
  现在每个月墙报能收到八十多篇稿子,有五个基本通讯员,十四个一般通讯员,连上百分之九十六的同志都写过稿子。
  (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三日《解放日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 第五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