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
新文字冬学里的几个问题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问:为什么今年办的冬学,比去年还要少,全边区还不足四百处?
答:一句话,为了提高质量。过去有些冬学是质量太差了。教员程度很低,老百姓到了学校里学不到什么,渐渐惹起老百姓轻视冬学的心理。有些地方的老百姓,把上冬学看成苦差,便是给冬学下的有力的批判。今年少办几处,只要今年办的好,能办出实际的成绩来,转移了老百姓轻视教育的心理,在今后工作上不是损失,对今后开展冬学运动说,也大有好处。
问:今年办新文字冬学,还让办汉字冬学不让呢?
答:当然让办。新文字是扫除文盲的工具,汉字也是扫除文盲的工具,在现阶段,我们并没有提倡废除汉字的口号。但在领导上,有三点应当注意:(一)我们要把领导的重心,放在新文字冬学上。因为我们确切的相信,新文字扫除文盲的效力,要比汉字大得多。(二)要发动他们的竞赛。这种竞赛,实质上是新文字向汉字争生存权利的斗争。通过竞赛,会使两种冬学都加劲的办理起来,结束时,应来一个总结,比一比那个收获大,那个收获小,对今后扫除文盲工作指示一个明确的方向。(三)根据多数人教新文字的经验,同时兼教汉字是不成的。
问:老百姓怀疑,不接受新文字,怎么办呢?
答:老百姓起初怀疑新文字,那是必然的。但这种怀疑,是不足怕的。这种怀疑历程的发展一般是这样:(一)才上学校之时,大家觉得所读的东西,弯弯曲曲的不象字,大家追问先生:“这是字吗?”——他们的态度是反对。(二)但学了半月二十天之后,会简单的拼音了,他们就觉得有味道了。他们就改变了论调:“哼,这东西还满有味道呢!”——他们的态度,就由反对渐渐变成了接受。(三)待到学会了以后,态度就大大转变了。觉得只有新文字是科学的,老百姓的东西。这时谁要说新文字不好,他们就要握起拳头来和谁打架——他们由接受新文字变成了新文字的热心拥护者。
上述三个发展历程,今年一定在全边区表现出来。
问:听说今年还要在地方工厂部队里办冬学,是否属实?
答:属实。因为工厂部队,是有组织的队伍,他们对新文字之需要更大。在这里进行教育工作,可以事半而功倍。
问:在解放日报上,见到“关于办理冬学的联合指示信”里,有“青救干部,保证百分之六十入冬学,妇救干部,保证百分之五十入冬学,工会干部,保证百分之五十入冬学。”这样,今年的冬学,不成了干部冬学了吗?
答:是的,我们是更注意干部学习的。因为只有干部的文化政治水平提高了,一切工作才好做。只有干部们在学习上起了模范作用,才能转移一般老百姓轻视学习的心理。过去,各群众团体的工作做的不够好,小学、半日校、夜校、识字组办的也不够好,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一般干部本身文化程度差。今年在这上面注意一下,是应当的。
问:听说今年要办好多妇女冬学,是真的吗?应注意些什么?
答:真的。我们计划在全边区办妇女冬学廿一处。我们重视女子教育,同我们要求妇女解放,是密切联系着的。
至于办妇女冬学应注意的问题,有下列三个:(一)动员妇女上冬学,可能遇到某些家长的反对,这里除通过妇联,加强解释说服工作以外,“以行政命令执行之”的办法,必要时,还是要用的。(二)老百姓最怕妇女开通了闹离婚。在动员妇女上冬学时,遇到这样的家庭,要暗示给他们,在冬学期间,是保证不离婚的。这不但说在口上,妇女冬学教员,也确应想出合理的办法,改善和调整夫妇关系,不要空唱左的高调,给妇女解放,反造下某种难关。(三)妇女冬学应有较严肃一些的学规。禁止男子无事往学校乱跑。教员也不应自命旷达,不拘小节,因为边区虽说是革命了,封建意味还相当浓厚。今年办理不好了,对今后开展女子教育,是大有影响的。
问:有人说过去征粮工作,妨碍了冬学工作,你以为怎样?
答:过去某些县份妨碍了冬学工作是真的。如去年固临,在开办冬学时,就把三科长调去作征粮工作。但有的县份,如去年的延安县,征粮工作与冬学工作,是同时布置同时进行的,结果,征粮工作做得很好,冬学工作做得也很好。所以妨碍不妨碍的问题,根本上是个工作方式的问题,并不是两个工作是不相容的。
问:据说新文字是好学的,但有许多人拒绝使用它,这将怎样办?
答: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根据新文字的法律地位,和拒绝它的人斗争。关于新文字的法律地位,边区政府去年十二月,今年八月,出过两次布告,说是用新文字写的东西,跟用汉字写的东西一样有效。现在如还有人拒绝使用它,就可以据理力争。起初向他解释,解释无效,可以诉之政府,或登报批评他。前些日子,中央通讯站不收发用新文字写的信件,新文字报就指名给了他个批评,严正的指出他是违犯了政府法令。中央通讯站被批评之后,已开始收发用新文字写的东西了。新文字的使用,一定是个斗争的过程,边区政府给了新文字以法律地位,这只是斗争之起点,和斗争之依据。今后扩大这个使用的斗争,是靠会了新文字的人,一致努力的。
肖 云
(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四日《解放日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