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
开展警备区工会工作的经验(1940.7.7)
赵平
一
目前警备区工人是踏上了组织的新阶段。工救会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滋长,大部分工人开始认识到:“解放工人应该是工人自己的事情。”和“保护自己的团体,比保护眼前的利益更重要。”所以工救会的征收会员运动,在广大工人中于是乎形成了一支汹涌的浪潮。
现在来谈谈关于农村工人的组织问题。警区工人数量约在两万以内,除少部分产业工人及城市店员手工业外,占极大多数的而分布于所有农村中的,便是农业工人(主要的是雇工)。据大概的估计约占全区工人总数百分之八十左右。因之,组织工作的对象,无疑的基本上应该是以农业工人为主体。
警备区是比边区其他县份人口密度较高,根据我们这次不甚完全的调查统计,得出这样的结果:警区农村应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未经过土地革命的地区,工人较多;另一种是经过土地革命,分配了土地的地区,工人就较少些。前一种是占全人口总数百分之五强;后一种占全人口总数百分之三点五。倘以村为单位来看,则大村平均有工人十人以下;小村则一、二人。若以保为单位,则大的保五十人上下;小的保在二十人以下。倘每个联保(仅就绥德县而言)平均起来是由四百到五百的中间。
根据农业工人分布状况及数量,我们可以决定农村工会的基本组织,应以保工会为单位。以村为单位建立工会小组。倘若企图组织村工会是不通的。联保工会一级之领导机关为最重要之枢纽,是县兴保的纽带,应大大的加强其领导。同时,少数之手工业及其他工人,可另编工会小组,也应受保工会的领导。
工会中之长工及女工,主要的是过工会的组织生活,交纳会费,和青救、妇救会取得横的联系;或以全体会员的资格参加之,青救、妇救会对青工及女工应负教育之责。如此便可确定工会会员对其它群众团体的正常关系,免得有模糊不清之处,这也是农村工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警区工人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在组织过程中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可作大家的参考?
我先把警区各地工运组织工作的情况,作一简略的介绍:因为目前工救会组织工作的任务,是以切实的准备工人代表大会的问题为中心。广泛的组织工人,吸收大多数工人到工会中来,建立各级的领导机关,培植干部,进行统计调查工作等;又加以各地情况之不同,工人种类之各异,有的从改组工救会着手,如盐工、炭工、市工会之小部分……等;有的从调查统计着手,如小工厂,店员方面;也有的解决工人个别困难及改善工人生活方面开始,如木匠、泥水、成衣、理发等,而走向组织工人,建立工会组织。最后,还有从宣传中慰劳伤兵的抗战动员工作中开展工会组织工作的,如清涧市工会。总的说来,用强迫命令方式组织起来的较少,自上而下的号召,与自下而上的组织,取得了适当的配合,大量的吸收与个别的审查,是做到了自愿为原则。这并不是说,其中没有缺点与错误的。
但也有会员成份分不清的,如老板把持工会的现象,如过去绥德市工会某分会与义合联保的工作。
分别来看,绥德市与义合联保的工作,大多是从调查统计、征求会员,编小组后,再成立分工会,采取民主选举,举行各级代表大会,现在组织已经完毕。现在对于成份问题,特别慎重。开始建立工人俱乐部,开办工人夜校,教育工人,来巩固已建立的工会组织。设立初步的工作制度,开始培植干部,会费的征收,做到了工人自动的送来。
市工会和小工厂解决了个别的劳资纠纷,提高工人对工会的认识与信仰,在组织工作的方法方式上,注意到统一战线的问题,如征求厂主老板的意见,发动厂主自动提出对工人让步的办法,使工会组织工作更能顺利向前推进。
盐工组织,从前是和农业工人混合组织的,现在已经纠正了。盐工分会的委员开始做到独立工作的进行(马蹄清),他们从改组工会到吸收新的会员(女工)中,也进行了广大的宣传工作,利用端午节,召开群众大会,动员了二千余人到会,演新剧,耍狮子,创造了盐工自己的节日——盐工节(即端午)。
这里发现了组织上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盐工不能按生产组织的原则,而只能照工人住地编制小组,是由于生产进程混杂和生产与住地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形成的。
炭工按照窑井组织为单位,又按照生产部门的分工编小组,他们从重新登记,审查会员,组织筹委会,而进入编组,举行成立大会,小组长均能按时召开会议,每天早晨举行小组长的在生产前的半小时工会工作课。
盐炭两个工会,在组织中,自动地订立的革命竞赛,情形相当热烈。
以上两个地区,在“五卅”纪念日都举行了群众大会,某些地区还做了工人代表大会的宣传,并征求会员运动,获得了相当的成绩。
清涧,吴堡的水手工人及农村工人,大部分都在工救会以内。不过,组织工作的活跃性与深入较差。一把抓的组织工作方式,没有很适当的运用,甚至有个别命令方式的存在,如打锣开会,放弃了动员工作。
工救会便是这样组织起来的,仅就组织工作的经验教训而言,大致有下列各点:
一、会员的成份是工会组织工作的基本问题之一,倘若会员成份弄不清,工作也一定做不好。而且成份的审查,一定要有具体深入的去考察,决不能用机械的公式的去套。(如手工业、盐工、农村工人中,有新的问题碰到)把那出卖劳动力为生活之主要来源的原则,灵活确当的应用到具体对象中去,严格地纠正对成份采取马虎态度的观点。
二、组织形式一般地是按照生产单位为原则,可是,也决不是机械的。如上述的盐工是按地区来组织的。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争取生产为原则的组织,在工人集中的地方应反对忽视产业工人的单独组织,而与其他工人混合编制的现象。
三、自上而下的号召和自下而上的组织的适当配合是非常重要;否则,不是成为空洞形式的机关的设立,就是限于局部的组织而不得开展;同时,也就是大量的吸收和个别的审查两者有机的结合的问题;并且,特别要注意遵守自愿参加为前提,决不能用命令强迫的方法,来代替说服教育;否则,也会走上官僚主义的陷阱,这点尤其值得大家所警惕的。
四、巩固已成立的工会组织,不仅是教育工作来保证,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充实其工作内容,使各级组织能有工作做,便不会走上空洞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来源,主要的是由于组织工作不深入下去,短促时期内突击而成,没有树立中心领导,不发扬民主精神,不从教育工作去提高群众对团体的认识……而形成的。克服的方法,是朴素切实埋头苦干。
五、最后,是组织工作有一定步骤,必须通过了解客观情况的过程,再从其他所发生的问题上着手,转向组织工作上来;同时,也必须从中心的工作组织着手,切忌平分兵力,处处突击,结果,工作不能深入,也坠入形式主义的泥沼中去,尤应警惕注意!
所谓经验和教训便是这样,希望有志于工运的同志们指教。
完于绥德
1940年7月7日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