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历史文献——海萍(毕维周)关于陕北工作问题对中共河北省委的意见书*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


  (1932年10月16日)
  省委:
  我在未被捕前,已写过一次不完全的报告,说明了经济政治军事的情况和红二十四〔军〕的失败,游击队(现在二十六军)的产生经过及现状,以及党的组织状况。同时和李同志①更有详细的口头报告。现在再要我的报告,只分三点来说:
  一、我是负了陕北特委的使命来向省委报告工作并解决各种问题的。当我因路费的不足被困汾阳时,你曾与我寄来大洋30元,我并向许多与我接头的同志报告我的来意,你当然应当必须明了我来此何干。
  二、陕北自去年阴4月间由赴平的代表团回来后,再未见过省委的半点指示,就是各地邻近的党部如西安等,除与太原一两次横的关系外,也同样的断绝关系,完全成了独立的组织。特委本身因旧负责人的被捕脱逃怠工以至于脱离工作外,只有由北京回来的赵〇〇②(原负特书记)和派来的张〇〇③以及提拔的我(原负中心县委工作)3人组织了临时特委常委会。还有二常同志④(一是旧特委委员,一是新提拔的),负了特委的执委。随后张〇〇被捕,由梁〇〇⑤(原负太原军委)充任,我离职来此,由马〇〇⑥(原是特委候补)充任。团因组织的薄弱和负责人的被捕叛变,所以虽有支部、区委的组织,但是团特委的组织始终未建立起来。组织范围,由延川以上、安塞以东各县,都有组织,同志共有一千四五百人,其中农民占1000(贫农雇农又占其中800),士兵占其中一百四五十人,工人占100人,知识分子占二百四五十人(游击队内有同志四五十人)。群众组织有反帝会、互济会、雇农工会、农会、劳动童子团等。但因没有系统的组织和指导,所以完全成了普通的群众组织,没有执行他的特殊任务。互济会虽有,但很不够,这一阶段工作中最大的进步,就是党内成分的改变。原来党内存〔在〕许多的地主富农知识分子,都清除出党,工作中最大的错误是反右倾的不够。如忽略许多群众斗争的领导和尾巴主义,忽略了工人工作、军事工作、团的工作。但最大的困难是人才缺乏,指导不集中,经费困难,见不到上级的新的工作指示。
  三、对省委的意见及批评:
  A、陕北党究竟是属于中央还是河北省委,如根据北方会议属中央,你可与我介绍建立关系并解决问题。如属河北,更需赶快的解决陕北问题。我认为直属中央较好,因有红二十六军的关系,此地当然要建立横的关系。
  B、陕北工作人才已万分的缺乏,尤其是前次来信,康同志⑦的无法立足,更需要调派许多工作人才到陕北去。
  C、假如陕北直属此地,应派巡视员视察陕北工作。
  D、陕北经费异常困难,如属此地应给以暂时经济的帮助。
  E、省委对陕北问题没有具体解决时,不应调派我到别处去做工作,如直属此地,问题解决,我绝对〔服〕从组织的调派,任何地方都可以去。不过我在前就说过,我从来就很少受训练,又在政治文化比较低落的地方工作,所以一切意识都反映了落后,故望最好派我在大城市地方去工作。
  F、由陕北来此地的同志,我都介绍过了,有些同志已经有了关系,有些还无关系,请快点建立。
  G、我自出狱,由互济会维持我的生活,因他经费的困难,所以共与我给济了四五元。现在已从同乡处借用大洋六七元,而天气又冷,又无棉夹衣服,所以现在衣食已成无法解决的问题,请设法。
  H、你之困难我也想到,但是你对陕北问题解决之迟延,非常不对。
  海萍⑧
  1932,10,16
  *本文按陕西省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标题是本书编者加的。
  注释:
  ① 李同志,待考。
  ② 赵〇〇,指赵伯平。
  ③ 张〇〇,指张资平。
  ④ 二常同志,指常立德、常学恭。
  ⑤ 梁〇〇,指梁干丞(梁子休)。
  ⑥ 马〇〇,指马明方。
  ⑦ 康同志,指赵伯平。
  ⑧ 海萍,即毕维周。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