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回忆录——甘肃宁夏兵运工作回忆*
张秀山
1930年初,佳县国民党县长陈琯说我是共产分子,通缉我。2月初,我躲到榆林中学,利用社会关系住在老百姓家里。陕北特委派杜鸿章找我谈话,说宁夏时机很好,苏雨生派了代表到榆林和井岳秀联络,代表是一个同学(当时把党员同志称同学),要求多派党员到宁夏做兵运工作。杜问我愿不愿意去,我很高兴,答应去。后来到了宁夏,才知道苏雨生的代表就是在八旅十五团任副团长的张东皎。
当时,陕北特委对兵运工作很重视。1929年刘志丹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他遵照党的“六大”精神,积极动员陕北党员到地方军阀井岳秀、高志清部队以及“后九殿”土匪武装中开展兵运工作,争取抓到武装力量,准备组建红军游击队。随后,特委又向宁夏苏雨生部派了许多党员去工作。志丹利用社会关系还亲自到张廷芝部队里活动。在刘志丹、谢子长等的领导下,西北党的军事活动进入了风起云涌的阶段,打下了1932年创建红色武装的基础。
杜鸿章和我谈过后,过了几天,我就和曹华山动身了。曹华山雇了两头骡子驮着简单的行李从榆林南门出去。因陈琯已派人来榆林抓我,我不能走南门,便由几个榆林中学同学护送由西门出城,沿无定河边走到南关外,再和曹一同走。
到宁夏平罗县姚伏堡后,我先在八旅十五团军需处当军需员。不久,因一连没有党员,组织派我和高昆山去一连,我即到一连当了二等兵。这时,八、九两旅都有党员,二连排长吕振华、三连排长汪兴民、司务长贺志平、四连排长牛化东,姜耀都是党员。姜耀任宁夏军委书记(先叫特支)。刘志丹在十六团任副团长,他安排好工作后就回陕北了。
八旅十五团团长王子元,陕北定边人,是个政客,有野心的小军阀。1929年底和石子俊、谷莲舫等带队伍从陕北开到宁夏平罗一带,投靠了苏雨生,苏的师部住平罗城内。王子元从陕北只带来4个连,以后从宁夏出发向固原开拔时,住在磴口的二连又叛变了(吕振华同志以后1个人跑到靖远归队),三连连长赵万顺离去,四连连长刘子珍在固原战斗中牺牲,实际上王团的军官大都是党员,他的部队的训练和以后的扩充基本上是我党帮助搞起来的。1931年8月,王部奉雷中田命在兰州城内打马鸿宾时出了力,得胜后雷即委任王子元为甘肃保安司令部第三游击司令,队伍又开赴靖远。王子元在靖远大肆扩军,把部队迅速扩大为不充实的3个团,约一千几百人。
王子元这支部队里党早就进行了活动。开始,党的秘密组织是由陕北特委领导,派到部队内的党员军官和士兵有几十个人,八、九旅都有秘密支部,上面领导机构是军委。第一任军委书记是八旅十五团四连的排长姜耀。姜到兰州后养病,离开部队。第二任是黄培中(黄育华),在定西李家堡和回军打仗时牺牲了。以后石子建当军委书记。王子元和石子俊在定西分裂后,党的秘密组织分成两部分活动。王子元部开到兰州,党委改为团委,直接受陕西省委领导。石子俊部的党组织也归陕西省委领导,石部后来开到静宁,归孙蔚如后又开到庆阳、合水一带。部队里的党员坚持地下工作,保存了一些力量,以后陕北又去了一部分同志工作,到1945年终于促成曹又参当代旅长时的起义,参加了解放军。
王子元团驻千罗姚伏堡时,我在一连当兵。这时,陆续来了一批榆林中学的同学,其中有黄培中、李树林等10数人。谢子长从陕北把原来准备组编十一旅的同志也送来了,有贺晋年、李仲英、史法直等。张东皎由陕北回平罗后,在十五团组织了学兵队,有40多人。学兵队的人员在姚伏堡已集中了,到立岗堡(现贺兰县)才正式成立。张东皎兼大队长,高岗任分队长,李树林是司务长,卢子元、常紫良是军事教官,主要讲教典范令,也讲一点测绘、骑兵战术等军事科目。由陕北来的两批同志都编进去当学员,曹华山、常焕章到平罗先分到九旅,这时也调来,编入学兵队当学员。学兵队是我党策化组织起来的,党员占多数。我那时任学兵队的党支部书记,后来石子建任支部书记,我为军委委员。1930年秋,部队在靖远时,黄培中任军委书记,他在学兵队是文书。学兵队的队部即是军委办公室,在靖远教育馆(现是农机厂院内)的楼上。晚上,我们常在那儿开会。党在学兵队里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如高鹏飞、曹盛荣、杨林、李仲英、李向明、李培清等都是这时发展入党的。在学兵队里,我们这批知识分子党员学习了一些军事知识,也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为以后搞兵变打下基础。
当时军阀部队里士兵的生活非常苦,但是学兵队里政治文化生活很活跃,经常开学习会、辩论会,上政治课,讨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问题,讲马列主义原理,唱少年先锋队歌,精神很愉快,因为大家都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学兵队里多是青年知识分子,我记得大家还编了许多秧歌,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揭露反动军阀搜刮老百姓、反动军官欺压士兵的丑恶行径。
部队到了驻地,学兵队常演新内容的戏,对驻地老百姓和士兵进行宣传,这对士兵起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当然,整个部队里党的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从宁夏出发后,就和陕北特委失去了联络,使政治教育没有坚持下去。学兵队毕业后,党的工作更涣散了,有些党员身上个人主义膨胀,只顾升官发财,不肯管党的工作。甚至有人蜕化变质,投靠军阀,走上脱离革命的道路。
经过几个月的政治、军事教育,学兵队的学员于1931年春在定西毕业,大部分分在九旅和八旅十五团当连长、排长、司务长或文书。学员中也有不革命的,也有后来叛变走向反动道路的。
附:
学兵队名单
大队长:张东皎(字伯英)
分队长:高岗(原名高崇德,字硕卿)
司务长:李树林(字友竹)
教官:卢子元、常紫良
学员:黄培中(字育华)、吴焕文(原名吴世彩,字焕文)、李向明、李培清、高鹏飞、曹盛荣、贺晋年、张秀山、高昆山、曹华山、史法直(郝醒民)、吕效端、姜鹏杨(姜耀的弟弟)、李仲英、营正本(营老脑)、李登榜、杨林(雨培)、吴文忠、高正中、韩士杰(韩参谋之弟)、王德胜、路文昌、魏景明(原名魏长春)、白天齐、任正乾、常焕章、阎宝富、曹炳奎、石子建、霍义林、黄子元、张汉臣、杨宗智、冯振江、魏邦定(靖远打拉池人)、王晶肖(王守义,在宁夏李岗堡入学不久回陕北了)、宋长荣等。(到定西还招了一批青年学生,名字忘了。)
*本文本书编者有删节。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