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调查资料——延川的党团组织武装斗争和苏维埃政权

中共延安地委党史研究室


  大革命时期,延川就建立了中共组织,是陕西省建党较早的县份之一。
  1926年暑期,旅外求学的延川籍中共党员李嘉谟、刘兴汉等人奉李子洲和绥德四师中共组织的指示,利用回乡渡假之机进行革命宣传和建党活动。7月,在延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简称一高)建立了中共延川县城支部干事会,支部负责人李嘉谟、刘兴汉,隶属中共绥德地委。8月,李嘉谟、刘兴汉等返校,支部活动随之停顿。
  1927年初,李嘉谟、刘兴汉在延川县立第二高级中学(简称二高)执教,随即建立了中共延川文安驿特别支部(二高支部)干事会,书记刘兴汉,组织干事石如瑶,宣传干事李嘉谟。二高支部建立以后,在当地青年和贫苦农民中发展了曹必明、罗成德、高兰春、张国杰、呼世耀、梁乃彬、高明德、张凤翔、马生杰等为中共党员。同年3月,二高支部干事会改建为中共延川特别支部干事会,隶属中共延安地委领导。7月,延川特支扩建为中共延川区委,下辖一高、二高、三高支部,书记曹必明,组织委员高明德,宣传委员呼世耀,秘书梁乃彬,隶属中共延安地委。
  自从中共延川特支成立以后,在当地进步青年和贫苦农民中积极发展党团员,进行革命宣传,鼓动群众,反对贪官污吏,斗争土豪劣绅;提倡新文化、新风尚;创办平民学校,兴学育才。由于革命火种的广泛传播,各地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非基”运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热潮。
  1927年8月,陕北军阀井岳秀追随蒋介石积极反共。在白色恐怖中,延川党的组织在延川驻军连长——共产党员王有才的支持配合下,坚持地下斗争,秘密发展。是年秋冬,先后建立了县立第一高级小学、禹居、刘家河、马家坪4个党支部。
  1927年10月,清涧起义爆发。延川党组织积极配合起义部队,延川驻军在连长王有才的率领下,随起义部队向宜川进发。
  1928年4月,中共延川区委归属清涧县委领导。这一年陕北的白色恐怖愈演愈烈,党组织的活动极为困难。延川区委与清涧县委、陕北特委的联络只能通过小环沟(今石台寺)联络站同交通员罗成德接头,接受指示。
  1929年,中共延川区委改建为中共延川特别区委,隶属中共陕北特委。当时正值陕北遭受特大旱灾,赤地千里,饿殍遍地,饥民四起。中共延川特别区委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群众开展斗争。5月,县立一高再次爆发学潮,学生在罢课集会时,延川的反动当局缉捕了共产党员罗成德、李建堂(又名李光明)、曹振铎和共青团员高朗亭等4名学生。6月,中共延川特别区委发动农民开展“吃大户”和“交农”斗争。7月,近千名农民包围县城,要求反动当局减免田赋捐税,赈济灾民。经过四天四夜的坚决斗争,迫使国民党县政府减免田赋捐税,开仓赈济灾民。
  1930年,中共延川特别区委根据中共陕北特委关于加强兵运工作的指示,将共产党员梁毓珍、梁毓凤、梁文德派往井岳秀部杨衮旅杨国栋营开展兵运工作。
  1931年1月,共青团员高朗亭化装前往榆林城与中共陕北特委取得联系,在特委书记赵伯平的支持下,进行创建革命武装斗争的尝试。在中共延川特别区委的直接领导下,高朗亭、刘善忠、康雄世等人秘密活动于横山、米脂、绥德、清涧、吴堡、安定(今子长)、延川等县农村。经过一年多的串连,建立了18个联络站、点和数十个秘密农民协会,在延川县上田家村设立联络总站,称为五号联络站,田德雨任总站长。
  1932年1月,中共延川特别区委扩建为中共延川县委,书记曹必明,组织委员高明德,宣传委员呼世耀,交通委员罗成德,秘书梁乃彬。
  1932年3月12日,高朗亭、刘善忠等4人施计智取了清涧县淮宁湾乡雷珠山寨子(今属子洲县)邱树凯民团的枪械。13日夜,中共延川县委书记曹必明,在上田家村五号联络站召集会议,宣布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延川县游击队(简称延川游击队),队长刘善忠,政委高朗亭。3月21日夜,延川游击队斗争了绥德县留嘴村大地主白登高,向当地百姓散发了白家的粮食、财物,并筹集到游击队活动费用2400银元。4月18日,延川游击队在200余名农民的配合下,袭击了延川县永坪镇民团,活捉了民团团总刘广汉,并宣布延川游击队改称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先锋队,司令员刘善忠,政委高朗亭,参谋长杨作栋。西北先锋队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3个中队,70余人。10月1日,中共陕北特委将西北先锋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10月20日,毕维周代表陕北特委正式宣布第九支队成立,并任命高朗亭为队长,艾龙飞为政委。12月9日,九支队在高朗亭、艾龙飞的领导下,斗争了清涧县高杰村大地主出身的高小校长白明扬,教员白长寿,筹集到活动费用3400银元,棉衣60套,棉花100斤。
  1933年4月,中共陕北特委决定将第九支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队长高朗亭,副队长强世清,政委艾龙飞,参谋长呼振安。
  1934年8月,中共陕北特委决定重新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任命高朗亭为队长,王保民为副队长,王文良为政委。延川九支队是中共陕北特委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它活跃于安定、延川、延长、清涧、绥德、延安等广大领域,斗争土豪劣绅,消灭土匪民团,几经曲折,英勇顽强,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4年夏,清涧县安家畔特别支部派任长明来延川东河畔慕家腰、范家坬、会举原、白家畔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团员,建立了中共延水特别支部,书记任长明。与此同时,建立了共青团延水特别支部,书记杨国荣。延水党团特支建立以后,在黄河沿岸开辞苏区,组织革命武装。中共陕北特委为了加强对延川东河畔一带群众革命斗争的领导,派人于1934年12月6日在白家畔村小溪畔庙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延水工作委员会,12日,陕北特委巡视员杜云山主持改组了延水工委。
  1935年初,延川东部和西部分别设置赤光县和延水县。1月,陕北特委巡视员白如冰(化名高超)来到延川西部的鸭巷村,主持组建了中共赤光县委,书记贺旭东(化名老安)。接着,在张家河村(今属延川延水关乡)成立了赤光县革命委员会。2月,赤光县更名为延川县。6月,延川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主席曹增荣,副主席孔儒臣。县苏维埃政府设土地部、国民经济部、工农检查部、军事部、粮食部、内务部、教育部、裁判部、劳动部、政治保卫部10个工作机构,下辖东区、南区、西区、北区、中区5个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2月,中共陕北特委从清涧县委抽调一批干部,在延川东部地区正式建立中共延水县委,书记白玉华,组织部长高凤岐,宣传部长白清江。中共延水县委下辖东区、南区、北区、西区、中区5个委员会。延水县革命委员会同时建立,同年6月,改称延水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惠志明,副主席王文随。苏维埃政府设土地部、国民经济部、教育部、内务部、粮食部、裁判部、军事部、政治保卫部8个工作部门,下辖东、北、南、西、中5个区苏维埃政府。
  1934年9月,中共延水特支建立以后,在黄河沿岸的村庄开辟苏区。10月,在眼岔寺一带建立延水游击队。1935年2月,延水游击队改称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十七支队,队长杨兴元。
  1935年1月至2月,在苏维埃政府的动员下,延川群众积极开展了拥军支前活动,这一年参军青年之多,参加拥军支前活动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安定周家崄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北工委)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和陕北党、政、军各级组织。从此,延川的革命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杨文耀 杨海雄执笔)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