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盐堆上出状元”

千峰


  —记合作运盐英雄刘永祥
  延安县的运盐成绩,在边区各县首屈一指。今年全县公盐任务原定1.8万驮,后来县委感到这个数目少了,所以又自动增加了1500驮。
  延安距离盐池遥遥700里,超过任务究竟依靠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延安县任何群众都可以回答:“我们有一个很美气的合作运输队。”是的,那个坐落在柳林村里的合作运输大队部,便是延安县超过运盐任务的支柱,它是全县1.95万驮公盐运输的总枢纽,是边区最大的合作运输队。它拥有730头骡、驴、骆驼,在定延路上来来往往,关于这个运输队的本身,拟留待以后报道。现在先把这个运输队里的一个中心人物——它的创始人、领导者——刘永祥队长介绍如下。
  自从刘永祥荣膺延安县运盐英雄的称号后,定延路上驮盐的脚户们,都兴奋地传颂着:“去年荒山上出了头名状元吴满有,现在我们盐堆上的,头名状元也在延安出现了。”
  “头名状元?就是那个身段低矮的刘永祥吗?”
  “就是那个说起话来嗓音有些嘶哑的刘永祥吗?”
  “就是那个……?”
  从这些问话里,可以听出他们对于刘永祥的印象是非常熟悉的。他们有不少人和他一路吆过牲口,有不少人可以背得出他那饱经了风霜的童年的许多轶事。例如:他曾是一个穷苦的孩子,在最初的记忆里,曾经提着篮子在榆林一个炭窑上拾过炭屑;他曾是一个雇工,14岁上就在张家畔给别人看牛;他曾是一个倒霉的脚户,因为遇到荒年的饥迫,将两个驴子换了4升小米,最后的1个杀肉吃了;他曾是一个乞丐,19岁上凭着一根棍子乞食到了延安县的卧虎湾。当然,这一切都是属于前一个社会的事实,惊天动地的土地革命已经把这些往事深深的埋葬了。如今,1943年的10月,刘永祥正以一个杰出的合作运输家出现在广大的人民面前,他呈现着惊人的聪明和魄力。当英雄的给奖大会在柳林举行的时候,他坐在主席台上,胸前带着一朵耀眼的大红花,台下无数只眼睛羡慕地尊敬地望着他。
  刘永祥在运盐中发展起来了,他的发展说明着一种崭新的群众经济的道路。他曾叙述他参加合作社的一段历史:“1938年春天,我看看家里光景已经可以交给弟弟照管了,自己就产生一个念头,想在外边跑跑赚上几个。这时候我的老朋友刘主任正在南区开办合作社,我就带着三二十元找到他门上入了伙。第一次刘主任给我们装了两驮布,要我和当时南区合作社的会计王耀明走保安,我们两个驮到保安,把布卖了,随身买回240只羊,总共赚了240元,我们和合作社平分,每人分得80元,前后只有两个月的工夫。我看到第一次合伙的好处,第二次我又带了40元的资金到沟门分社去入伙,那时分社交给我400元带到山西买骡子,两个月我跑了3次,总共赚回500元,这一次我又分得了80元的红利。从这两次经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家合起伙来干,本钱大,发展快。于是就非常相信合作的好处了。”
  由于这样,当1939年刘主任提倡把合作的方式运用到运盐事业上去的时候,刘永祥便是一个积极的参加者。他和段海滨、王耀祖、刘建甲、合作社5家合伙,每人出300元资金入股,另外吸收了光华商店500元投资,当时订立合同三七入股,对半分红。从此,一个5000元资金的合作运输队宣告诞生了。这个运输队成立不久,刘永祥便担当起队长的职务,那时运输队里总共有19个牲口——9个骡子、10个驴,都很瘦弱。这里有一个近乎笑话的例子:当他第一次赶着10个驴出发驮盐的时候,从延安到杨家畔路上就死了两个。但这件事情却使他发现一个道理,他想:从延安到盐池往返一次千多里,一个坏牲口和好牲口吃一般多的草料,费一般多的人力,但是好牲口却比坏的能多驮一倍盐,多赚一倍钱,为什么不把坏的统统换成好的呢?接着这个发现,他就在回来的路上,首先把5个驴子和盐一起卖给店家,自己回到延安赊了5个强壮的骡子,他把驴钱和盐钱收齐,正好还清了5个骡子的欠帐。以后他就经常的运用这种方式,整顿着自己的牲口,扩大着阵容。当年年底这个运输队在刘永祥的统率之下,已经赚到1200元的利,人马也比从前齐整了。但是刘永祥并没有以此满足,他一方面把全部利润作为新的资金投进去,另一方面整天的考虑着怎样向外扩展。为了这个目的,他向一切熟识的脚户宣传着:“参加到合作社里来吧!有公家帮助,赚起钱来快得多。”由于他的号召,1940年秋天,安塞的脚户王步魁带着8个骡子来投奔了,袁治才也赶着8个骡子参加进来,党世鸿和高树林合伙以6个骡子入股。这种影响扩大到遥远的塞外,定边光华商店加入两个队,靖边光华商店又加入两个队,到年底,它已经扩大到8个分队,拥有着180余头骡子和驴子。去年4月总结过一次帐目,刘永祥以300元入股的第一分队,已经赚回了22万元以上。
  去年冬天,延安县决定了以南区合作社的运输队为基础,建立一个全县的运输大队,刘永祥是一切筹备工作的负责人,特别在扩大队员中,他建立了非常卓越的功绩。刘主任很兴奋地说:经过刘永祥直接的劝说,私人脚户投奔到这个运输组合里的已经编为11个分队,数量占全部人马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脚户大多和他是旧交,最初他们来到只是带着10个或8个牲口,然后大队部再用自己的资金给他们以相当的补助,于是象袁开运、党世鸿便一个个发展成为拥有二三十头骡子的分队了。当然,扩大1个合作运输队的成员,说来容易,实际上却有不少困难,如最初,这些私人经营的脚户谁不这样想:牲口入到公共的组织里,将来能不能还可以拉得出来呢?就是将来可以退出,然而在合作的期间能不能赚到钱呢?牲口会不会受到损失呢?诸如此类一连串非常实际的问题,在组织合作的过程中都是一层层的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一个在他们中极端有信仰的人来向他们担保,而刘永祥就是以自己足以令人羡慕的大队人马,以自己参加合作以来赚钱的事实,来担当这个任务的。他列举参加运输合作的各种好处:“公家可以帮助资金、盐本,赶的牲口多,运输力量大,赚钱赚得快……”直到这些脚夫说一声:“对,跟上刘队长去没有错!”
  假如我们把这700多头牲口的运输大队比做一只巨大的航船,那么刘永祥可以比做一个最适当的舵手。现在秋收来了,他计划着贮藏明年春天的草料,道路上发生了障碍,他想尽一切办法去疏通。当那蜿蜒的骡马行列把沉重的蹄声送进大队部里的时候,他就关心地检查这个分队是否真正的驮盐回来了,赚了多少,队长是否关心队员,队员是否关心牲口,每一个分队归来以后,他总是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亲自解决着他们中间的一切细致和繁杂的问题。张仁和党世鸿是这个运输组合里两个赚钱典型,刘永祥细心的研究过他们的经验,总结过他们的特点。他想:拥有经验的和没经验的合编在一起,这些经验和特点不是可以传授给别的分队吗?于是在今年夏天,他毅然决然把所有的分队划为4个中队,并委派了富有经验的张仁、党世鸿、马尚仁、胡魁章为中队长,带领其他缺乏经验的分队出发,这样既便于交流经验,又便于领导检查。
  刘永祥对待队员态度的诚恳和爱护是远近有名的。他常常说:“我最反对有的队长看到队员有一点不好就不要了。我们教育1个脚户无论如何要拿出最大的耐心。”据说有1次1个队员故意把1匹骡子的肩膀压坏了,他曾和颜悦色的找到那个队员谈了5次话,对他进行了必要的批评,又热忱的说明对他的希望:“你好好赶牲口,我们整个的运输大队发展了,你自己也有很好的前途。”结果这个队员感动极了,他接受了批评,承认了过错,心悦诚服地说:“刘队长做事对起咱了,咱要好好里干。”
  “1个运输队怎样才能保持它在运输力上的优势?因为这在外行的人便是一个秘密。”对于这个问题,他回答说:“一个运输队把牲口照料得好,是一切因素中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因此,他常叮嘱队员:在牲口身上不图节省,务必多喂草料,使它有足够的气力驮得多,走得快。然而照料牲口除去饲养之外,抱大鞍的人差不多起着决定作用,同样一个牲口,遇一个好抱大鞍的它可以多驮三五十斤,不受任何损失,否则遇到一个生手,即少驮三五十斤也可以压坏牲口的肩膀。所以刘永祥对于一个抱大鞍的人选,一向非常慎重,他根据严格的条件,对他们进行周密的考查,并规定了适当的奖赏制度。
  看到延安县运输大队今天的蓬勃发展,我们应该了解这一位运盐英雄起了光荣的带头作用。当然,在4年半之前,当他初带着300元资金向合作社入股的时候,也许为着一个单纯的赚钱的希望,而今天,他是非常诚恳地说:“我听到人家说延安县的运盐成绩好,心里比赚下几万银子钱还痛快。”一种新的意志,为群众服务,为创造事业的愿望在支配着他:“共产党是给人民做事情的,我这几年发展了,应该给大家做些事情!”
  (原载1943年10月24日《解放日报》)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延安地区供销合作社,延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