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遗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土遗址加固工程——河仓城加固工程

作者:李最雄




  河仓城,俗称大方盘,位于敦煌市西北90km的戈壁滩上,西距玉门关20km,建于汉代,是汉至魏晋时期国防线储粮军需仓库。遗址坐落在高出河床2m多的自然土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墙东西长132m,南北宽17m,残垣最高处6.7m,内筑南北方向的土墙两堵,隔成连续多间的仓库。每间长42.5m,宽14.7m。每间向南开一门,四壁多已残圮,北壁较为完整。南壁倾圮,出粮的小洞所剩无几,但仍可看出与北壁小洞两相对称。
  河仓城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及建筑学方面的价值,于1988年和玉门关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戈壁上严重的风蚀及暴雨的冲刷破坏,部分墙体坍塌,即使保存下的墙体,严重的风蚀作用将墙基掏空,随时都有倾塌的危险。因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仓城作为第一个抢险加固的土遗址。
  (一)河仓城夯土的分析测试
  在河仓城东、西墙的墙基处和西、北墙的墙体上取样,测试其在水中的崩解性和其他物理性能。
  1.夯土样特征描述(表14-3)
  2.夯土样的崩解性能测试(表14-4)
  由于局部有钙质结核或砂粒透镜体,加之土粒粗细差异明显,土块的崩解速度差异极大。有的崩解剧烈(17.46g/min),有的远小于0.1g/min。
  3.夯土样的物理性能(表14-5)
  从土样颗粒分析结果来看,颗粒分析曲线不规则,这是人工填土的典型特征之一。液塑限联合测定成果可以看出,土样大多为粉土和粉质黏土,塑性指数在6.8~15.6之间。由于表层土风化强烈程度不一样,加之土样颗粒不均匀,局部有钙质结核,使得土样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基于上述特征,土的孔隙性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干密度越大,土的孔隙愈少,土愈密实。总的来看,由于土样不均匀,局部又含钙质结核(CaSO4·2H2O),这样很容易造成土的工程性质不均匀,从而影响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主要病害
  整个遗址的基础有多处被风蚀、雨蚀而掏空,其中以东南角最为严重,掏凹进高约2m,深约1.5~2m,使遗址的墙体完全悬空,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图14-5、图14-6、图14-7)。遗址的护坡基本破坏,使残破的墙体无支护。图14-8为修复加固后的河仓城。
  由于可溶盐的运移、富集所引起的风化作用,遗址的墙体下部大都被风化凹进,使墙体上大下小,呈倒挂形,这也是造成墙体经常坍塌的一个主要因素。
  受雨水冲刷及风蚀的作用,墙面上形成许多龟裂和即将剥离的小块,这种病害不断发展,使墙体变薄。
  裂隙发育,严重切割墙体,也是导致其坍塌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上述病害对遗址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破坏,199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对河仓城进行抢救加固。河仓城的保护加固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对严重掏空的基础及护坡进行抢救支护加固,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墙体的PS渗透加固。
  (三)基础及护坡加固
  基础及护坡加固属抢险工程,主要采用砖砌体支顶的工程措施,对即将坍塌的东南角基础及其他几处严重掏空的基础进行了加固。砖砌体做在基础掏空较深的部位,即隐蔽的部位,然后视现场的具体情况,或用土坯砌体包筑外部,或用夯土体包筑外部。采用这种砖和土坯砌体相结合或砖和夯土相结合支护加固,主要是考虑全用土坯砌体或全用土夯筑体其承载达不到设计要求。
  对基础和护坡凹进不深的部位,采用夯土体支护加固和土坯砌体支护加固的方法。但是,在夯筑土时,在土中掺加适量低浓度、高模数的PS(一般用模数为3.8~4,浓度为2%~3%的PS),或每做一层夯土后,喷洒渗透适量低浓度、高模数的PS。做土坯砌体时也采用同样的工艺,即每砌一层土坯后,喷洒一次低浓度、高模数的PS。在做土坯砌体时,还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每砌一层土坯,用低浓度PS拌和的泥浆灌注,使每个土坯之间、土坯与遗址的土体之间孔隙填充密实、结合紧密。若留下孔隙,一旦雨水渗入,就会对遗址的稳定带来很大隐患。
  (四)遗址墙体的PS渗透加固
  以低浓度的PS,对遗址墙体及护坡喷洒渗透加固,是河仓城加固中很重要的一项工程。过去,在现场进行试验时,我们采用了两种渗透工艺,一种是低浓度(一般3%~4%)一次性反复喷洒渗透加固。另一种工艺是,多次喷洒渗透加固,每次间隔一定时间,其原则是待第一次喷洒的PS完全干燥后再做第二次,依次做第三次、第四次,喷洒渗透。
  因此,我们做河仓城墙体PS渗透加固时,先在现场做了试验,以选择PS的浓度及喷洒工艺。
  试验现场选在河仓城北墙内侧进行。将墙面划分为轻微风化和严重风化的两种类型。所用的PS的浓度为3%、4%、5%、6%、7%。选用3%PS一次反复喷洒渗透加固和以上五种浓度PS多次喷洒渗透加固。
  经过现场加固效果观察和测试,确定对严重风化的墙体采用3%、4%、5%的PS多次喷洒渗透加固,对风化较轻微的墙体采用3%~4%的PS,一次性反复喷洒渗透加固。
  对墙基凹进而特别疏松的酥碱土做加固时,先应适当清除这些疏松的酥碱土,然后以PS喷洒三遍进行渗透加固,第一遍以3%PS喷洒,每次喷洒要保证PS溶液的充分渗透,间隔以一周为宜。对墙面特别疏松、多孔部位,可用10%PS掺加适量黏土进行喷洒,这样可以胶结大颗粒黏土。最后用当地黏土制成的浆液进行做旧处理。
  对墙体上,局部特别松散又无法清除的部位,以10%的PS,用大型注射器进行重点注入加固。
  部分墙体的表面凹凸不平呈蜂窝状,或呈鳞片状龟裂剥离,对这样的墙面进行加固时,先用澄板土制成的浆液进行表面灌注,以胶结墙体上即将剥离的小土块和填充细小的裂隙,待稍微干燥后,用4%的PS喷洒一遍,最后用澄板土制成的浆液加少量的PS进行喷洒做旧(表14-6)。
  (五)裂隙封护、灌浆
  在完成墙体PS渗透加固的同时,我们还对墙体的大小裂隙进行了封护、灌浆处理。采用浆液为PS-(F+C),工艺方法与玉门关相同,PS浓度为7%~10%,模数为3.6~3.8,浆液配制为PS:(3份粉煤灰+1份黏土)=(0.5~0.6):1,灌浆效果很好。
  河仓城加固工程量大,工程历时4个多月,加固基础和墙体面积约4000㎡,共用PS约30t。加固后,遗址的各种病害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墙体稳定且表面的强度得到了提高,特别是耐风蚀和耐雨蚀强度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保护加固设计的要求。

丝绸之路石窟遗址保护/李最雄编著.-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