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七、师法匈奴最成功的元蒙帝国
作者:李志夫
(一)匈奴乌丁的《札撒》与成吉思汗的《法令》
根据伊朗志费尼著的《世界征服者史》①所载:成吉思汗兴起后所颁之《札撒》与《法令》:“谁敢反对他,把此人同他部属、子女、党羽、军队、国家和土地统统毁灭干净”。也正如匈奴乌尔丁所说:“在太阳底下没有我不能征服的”。他用维吾尔文写成《札撒大典》,每年冬初进行打猎,视同军事演习,如有野兽逃出圈子外,狩猎士兵、军官要连坐受到审判,重至极刑。(第27-31页)
公元1202-1203年,成吉思汗和汪罕领地相邻,汪罕见到成吉思汗英勇高尚,甚至将其军马托其指挥;但其部属则对成吉思汗产生忌妒,议计谋杀他,后得汪罕手下向成吉思汗告密。他对待汪罕及其部属就按其《札撒法令》处理,并对告密的年轻人,把军队、奴隶、马匹、重金赏赐他们;并对其子孙均加官进爵。(第38-40页)并将所掳获大大犒赏将军、士卒。
维吾尔的首领称亦都护,意即“幸福之主”,当哈利剌契丹征服河中地区后,留下一名沙黑纳(少监),因他作威作福,亦都护将其弄死后,归顺了成吉思汗,并带领自己的军队随蒙古军征伐乃蛮屈列律(Kwclk),以及唐兀、乌孙莫端,及围攻讹答喇等战役。成吉思汗除以官爵仆役财物赏赐外,他并拟将女儿嫁给亦都护,但因成吉思汗死,而未嫁成;合罕即位遵父命将阿勒公主配给他,但阿勒公主在中途死亡;又将阿喇公主许给他,但亦都护却未成婚即已死;遂与其子怯失迈失新亦都护结婚;不久亦死,其弟萨伦的继亦都护位,(第49-50页)可见蒙古对投降之优渥。亦可参见《元史》卷一<太祖本纪>第15页。
1252-1253年,蒙古人内部有倾轧、反对蒙哥可汗的一派系,怂恿维吾尔大臣八喇必阇赤去向亦都护萨伦的建议:“把别失八里及邻近穆斯林杀光,抢劫他们财产,掳掠他们的子女,准备15000人的军队作战,商定在一个礼拜五,当他们正进行祷告时举事”。但事机为一名维吾尔人帖格迷失所泄漏,皇帝下诏令亦都护的兄弟斡根赤,因为他未参与此一阴谋,所以命他将他兄弟亦都护斩首;其他参与阴谋者被斩腰截成两段。告密者帖格迷失极受恩宠,斩其兄首亦都护者斡根赤继承为亦都护。首谋八喇必阇赤(八喇别阇)判死刑;但逢施雷之妻蒙哥、忽必烈和旭烈兀之母有亢病,为她的长寿而施仁慈,赦了他的死刑,但他的妻妾、子女、奴仆全部被蒙古官兵瓜分。(第55-59页)
(二)绝对的和与战
蒙古人对于招降投诚的敌人,不只是承认投诚而已,而是要先将自己之城池完全毁坏后,才相信其投诚才是真诚的,否则仍视同敌人,仍要攻击、抢掠、毁城。完成三大惩处,始算完全征服。蒙古在中亚征讨费了很大气力,事情起因是:蒙古颁布一系列札撒:在其领土经商一定得申请凭证,而且得到大汗看中的东西得连货与人带去见大汗。有一次3个忽毡(塔吉克内)商人在大汗前以高价叫卖,汗追问实价,拒不吐实,只说这些都献给大汗,大汗以厚礼赠送,并派他儿子那颜,将官兵从自己部队抽出3人,随3商人去考察商务,带去很多财物到了忽毡,其王(莫端)教其守将没收其财物,并将来访之蒙古使臣杀害。成吉思汗得知,万丈怒火,独登山头,以脸贴地祈祷三天三夜:“我不是这场灾难的挑战者,愿上苍赐我力量去复仇吧!”(第90-93页)成吉思汗先通告莫端要准备迎战,还于1218年出兵讹答喇,一直到1256年12月21日,蒙古军队才杀掉最后一位莫端鲁坤丁。本来鲁坤丁早已在同年9月已向蒙古投降,但因其没有依蒙古札撒规定要先自行毁掉自己之城堡,甚至以欺骗方式拖延毁城时间,所以最后仍是以战犯下场。蒙古对敌人的札撒就是:投诚者先自毁城堡才接受投降,否则则攻城后将人民分别押出城,留下工匠技术人员,及年轻妇女供蒙古军官臣民支配,其余则赶尽杀绝,最后毁城撤军。蒙古人先后与西域诸邦缠斗了38年,才灭掉他们。②
根据《元史》第七册记载:“太祖十七(1224)春,以札喇勒丁未获,军退后,嘎自尼民必复叛,命窝阔台往伪为查阅户口,令民出城俘戮之,取工匠从军……6月余始屠城,杀160万人,恐有遗孽,复遣兵再杀两伊人,惟16人乡居得免。太祖自循印度河北行捕札喇勒丁余党,蒙古兵及(蒙军之)波斯军至处,或杀、或逐,丑类悉平”。③这可能是蒙古人杀人最多的一次战役。
太祖十五-十六年(1220-1221)初,窝阔台攻乌尔鞬赤,至忒耳迷,呼降不应,攻十日大杀掠,有一老妇不肯献大珠吞于腹,经破腹取其珠,因之诸尸多被破腹,惟札喇勒丁先得脱。④西辽境内既定,于是东惟蒙古,西惟“货勒自弥”。但并未指出“货勒自弥”为何族何部。
(三)出征前之赏赐并鼓励在战场之掳掠
蒙古人对于甘心投诚者亦重用:太祖六年(1211),西域畏吾儿来觐;太祖十六年(1221)11月,宋京东安抚史张琳来降,以琳为沧、景、滨、棣等州行都元帅;太祖二十一年(1226)9月,宋李全执张琳,(蒙)郡王带孙围全于益都,12月李全降蒙军。⑤
成吉思汗生前就当着几个儿子说:“窝阔台雄才大略,足智多谋,继其位”。诸子跪地称是,全遵父命。按蒙古习惯应由长室之幼子继承,所以窝阔台仍不便即位,得诸兄弟推其坐上宝座。首先恭祭成吉思汗,后颁札撒,令诸兄弟子侄分别出征;随之大宴,尽分库中宝藏给诸人乃至士兵。以后几乎成为蒙古人的惯例:出征前之赏赐,战后任官兵掳掠;皇帝登位尽散府库珍宝赏赐有功人员。⑥
以上所述,蒙古人与匈奴人如出一辙,尤其成吉思汗与匈奴乌尔丁及阿提拉在绝地征战、绝地毁灭的“心战震吓”更是“有所师承”。匈奴在欧洲战场上各大战役中究竟杀了多少人,历史上没有记录。蒙古西征时代成吉思汗已知文字语言之重要,而且虚心地向各大宗教家请益,对各宗教之尊重,亟图文治,所以当他攻下西方大块版图之后,再回头转到东方,正式建立元帝国;虽说应归功于成吉思汗之雄才大略,也是时代给予他的机会。毕竟世界文明之启发远大于他的先人,匈奴时代之乌尔丁及阿提拉。毕竟成吉思汗也缅怀过其先人的旷世大业,如他颁布的“札撒”与乌尔丁所说:“在太阳底下的东西,只要他要,没有得不到的”有何不同!只不过乌尔丁,只是征服欧洲时的狂语,而成吉思汗则立为“律令”,更为明确而已。
①何高济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呼和浩特出版。(以下只注该书页码)
②参阅《世界征服者史》下册,第737-755页。
③《元史》第七册,第270页。
④参阅《元史》第七册卷22上,第252页。
⑤参阅上书,第一册卷1,第15、24页。
⑥参阅《世界征服者史》下册,第219-220页。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