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西丝路文化史

五、隋通海外对后世之影响

作者:李志夫


  六朝佛教大盛,除往来南海僧人外,有计划之航海实始于隋,最早之移民不能不上溯隋代。自隋以后之统一皇朝,都以“中国”自居,四邻文化皆低于中原,养成民族自尊自大,结果故步自封,对新兴之科学亦反对之。方豪认为:此一自大心理之养成,实渊源于隋代。(第230页)
  《隋书》卷六十七<裴矩传>谓其著有《西域图记》三卷:其序记至西海有三道:“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其中道,从高昌,龟兹,疏勒,度葱岭,康国,大、小安国,至波斯。其南道从鄯善,于阗,度葱岭,吐火罗,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裴矩所记得自胡商。东罗马与西突厥交往前后两次均沿此路线。与中国史籍所载,是取道里海之南经波斯之西者有异。(第230-231页)又“裴矩知帝方勤远略,欲吞并四夷,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故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第235页)
  《隋书》八十三卷:“炀帝时遣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使于西蕃诸国。至罽宾得码碯杯;王舍城得佛经……而还”。韦节撰有《西番记》、《文献通考》、《四夷馆考》,曾节引一段。隋纪尚有《隋西域志》、《西域道里计》,两书各有三卷,《诸蕃国志》皆不知何人所撰。(第235页)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