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结语
作者:李志夫
(一)本书原在纪念法显大师,他是最早到印度参学的中国法师,然后才有玄奘、义净等,陆续到印度去参学、取经。法显大师之影响在中国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之影响是无可估价的。使我感动不已。
(二)本书就是为了受到他的感动,所以我发心“要为法显大师做些什么”,才发愿做《丝路中印文化交流研究》计划。
(三)在做此一计划时,发现中国北方草原民族,他们移居中亚,在中西、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而由于他们在中亚的殖民,为中华民族守住了在中亚之宗主权。如果没有他们相继在中亚崛起,新疆是否仍属中华民族之领域,可能要另当别论了。
(五)所以本书之编撰是以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移居中亚为中心,而论及中西、中印之文化交流的。
(六)由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涵蕴着丰富的印度文化亦随之传入中国,或经过中亚消化后,再传入中原。虽传入之文化繁多,但印度文学从中亚输入者有限,所以本书特别另辟一章陈述。
(七)本书主在突显中国北方兄弟民族在中亚殖民,对中西、中印文化交流之贡献。从其中,已展现很出他们对中西、中印文化交流上之具体成果。
(八)至于中国输往西方者,如纺织品、造纸术、瓷器、指南针、火药,中国文化甚至影响欧洲之文艺复兴及建立海上霸权等,多有相同记载,本书不再重复。
(九)但另有一些文献记载:反说中国道教影响印度的密教,尤其是“无上瑜伽”方面。“主要是因为怛特罗教(Tantrism)的成就法中,发现了一些带有明显的道教特征内容,称作中国法(CīnōCāra);还传说南印度的著名炼丹师薄伽(Bojar)曾访问过中国,从彭祖学习阴阳术;又传说有婆悉湿塔(Vasistha)也到中国学习房中术;在无上瑜伽密教的史传中,又有来自中国密教大师吉祥师子(Srisamab)的不少记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通过滇缅线输入印度,在迦摩缕波国最终形成。”①笔者认为,中印传统都有阴阳思想,如印度的数论派之神我与自性形成宇宙;中国易经之阴阳两仪生四象、八卦分衍成宇宙万象。印度的密教无上瑜伽应源自印度自身之“性力派”宗教;中国道教的阴阳术,源自《素女经》,应始于汉代的阴阳学说。薄伽师于彭祖,当是无稽之谈;道教与密教之渗和已是后来之事,当信之无疑;如说道教影响了密教,应是可疑的。
①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23页,1995年8月。该文又引自《南亚与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二辑。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