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西域考古文存

8.4 中原漆器、铜镜、海贝在新疆

作者:王炳华

    
  与丝绣相类,漆器、铜镜也是我国中原地区的传统产品,汉代以前,新疆地区已见。另外,还见到产自东海、南海的贝类。
  8.4.1 漆器
  阿拉沟第18号墓葬,时代为战国。这里出土漆盘一件。见于“墓室西头木椁外。圆径16厘米。木胎,已朽,只余内外漆皮,黑色地,朱红彩,绘弦纹四道,盘底绘流云纹”〔1〕
  在前面已经提到的阿拉沟第30号墓葬中,也曾见到漆器多件。漆器置于墓室西头,与承兽铜盘、陶器、木盆、兽骨、泥饼等随葬文物并列一起,漆器彼此叠置。清理中,发现这组漆器胎质已朽,只存漆皮,为沙土覆压。当时采取措施,在漆器周围沙土上挖槽,而后灌浇石膏,企图连沙土并漆皮浇灌一块,运回室内剥离、修复。十分可惜的是这一石膏块灌封未严,在汽车长途运输中沙土散裂,返至室内后未能取得完好的漆器标本。部分曾送北京修复,亦未成功。这里的漆器标本虽已不存,但墓内曾随葬多件漆器,是毫无疑问的。
  阿拉沟第23号墓时代较第18、30号墓要稍早,其中出土残耳环一件,木胎,胎质较厚。黑色漆地,绘朱红色彩,显云纹图案。这一标本,在文物出版社《文物》特刊第40期(1977年12月15日)上曾刊发过照片。
  阿拉沟墓地的时代,主要在春秋、战国阶段,这么多件漆器标本在阿拉沟墓地出土,表明在汉代以前,曾有相当数量的中原地区漆器西来新疆,这是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
  8.4.2 铜镜
  1963年,作者与易漫白、王明哲一道,在阿勒泰县克尔木齐公社发掘过32座石人、石棺墓葬。时代上起殷周,下迄隋唐,延续时间相当长。在其中第22号墓葬中出土铜镜一件,“直径仅六厘米,平素无纹,弓纽无座”。它“是古代中原战国时期的产品,它的形制和大小都与河南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出土的基本一致”。“这面铜镜的出土,说明新疆,包括北疆在内的古代少数民族,在古远的历史时期,已经和中原的汉族文化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2〕就在同区一墓地——第24号墓葬内,曾出土土黄色豆形陶器一件,饰几何形划纹,通高7.5厘米。其“形制与中原地区春秋时代出土的陶豆颇有渊源关系”。
  早期铜镜,在前引前苏联阿勒泰巴泽雷克墓地中也有所见。“在巴泽雷克第6号墓中,发现白色的金属制的中国镜一面,即所谓秦式镜的变形之一。镜体虽已破损(保存了二分之一强),但我们仍然能获得一个完整的概念,因为在阿尔泰山西麓的一个墓葬中,也发现了一面完全相同的镜子”。这两面镜子的直径,均为11.5厘米。质地薄脆,镜面极为光滑。边缘为素卷边,在镜背稍凸起的方形纽座中心,置一小旋纽。地纹为美丽的、单一的所谓“羽状”纹。羽状纹地上,沿边缘置以四个“山”字形雕饰。在山字纹之间,有成对的心状叶形。“发现上述金属镜的数处墓葬,年代则比较晚,属于公元前4到3世纪”。〔3〕根据上引C.N.鲁金科的介绍,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属于我国战国阶段流行的山字纹铜镜,是典型的中原地区产品。
  8.4.3 海贝
  新中国成立前,在罗布淖尔地区的小河墓地,采集到海菊蛤制成的珠饰。海菊蛤,是只产于我国东南沿海的贝类。
  建国后,我们在哈密五堡、吐鲁番盆地西缘阿拉沟两处墓地,见到了不少海贝。
  五堡墓地是距今3000年前后的一处原始社会阶段的墓地。这里所见贝类标本,主要用为装饰品,如佩饰于毛织围巾、衣服、鞋上。共见标本十多件,经初步鉴定,品种主要为“货贝”。
  阿拉沟墓地所见海贝,主要置于死者头侧、臂侧,似作为装饰品,个别海贝含放于死者口中。贝在这里,是作为一种贵重珍品了。死者口中含贝,中原地区在商代就有这样的习俗。更晚一点,则口中含钱。吐鲁番晋、唐时期墓葬中,死者口中有含波斯银币的。在阿拉沟发现的海贝数量,较哈密五堡墓地稍多。经鉴定,除货贝外,还有环纹货贝。
  货贝、环纹贷贝的产地相当广泛,我国东部渤海、黄海以至南海均见出产。西南亚的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海亦见。但联系有关文献资料、含贝以葬的风俗及前述南海海菊贝先例,笔者认为,它们来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可能性更大。
  我国古代,对贝十分珍视。“宝”字繁体从“贝”,“宝贝”一词,在汉语文中一直用来形容珍贵物品。商代,曾以贝作货币。考古工作中,曾见到过铜贝。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穆天子传》有关的一部分记录:述及周穆王抵达一地,与当地首领应酬、互相赠礼时,穆王的赠礼,几乎都有“贝带”一项。对于《穆天子传》此书,史学界的看法、评价不一,但对于此书最晚成于战国之时(或更早),表现了周、秦阶段对祖国西北地区、包括今新疆一带的了解,则基本没有异议。现在,哈密、阿拉沟、罗布淖尔等地都见到了海贝,有的海贝只产于我国东、南沿海,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只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揭明了同一个历史事实,即:周、秦时期,海贝确曾源源不断从中原地区来到过新疆。
  〔1〕新疆考古所《新疆阿拉沟竖穴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图8:漆盘出土情况)。
  〔2〕新疆社科院考古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
  〔3〕[前苏联]C.N.鲁金科、潘孟陶译《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西域考古文存/王炳华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