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23.3 其他
作者:王炳华
萨满崇拜在西域大地上经考古资料显示,曾是一种浓烈的、普遍性的存在。它的影响虽两千年来,经受过祆教、道教、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的冲击,还有半个多世纪十分深入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却还是没有完全从民间信仰、尤其是偏远、交通相对闭塞的农村中消失。在一些地点仍可见其余绪,宣示着它们相当强大的生命力。
一位维吾尔友人知道作者关心生殖崇拜文化现象,曾经告诉作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一隅,西邻帕米尔的和田地区墨玉县农村,存在着对柳树、柳叶的崇拜。妇女不育,就到一株大柳树下虔诚祈求,并取柳叶为食,即可实现怀孕、生育的愿望。这是曾在通古斯语族中流行过的柳叶崇拜,是萨满崇拜的表现,如满族就存在过柳树崇拜。方法是择高大柳树,在树下烧火、舞蹈,可以求育。因为柳叶形似女阴,因之有过柳生人类的神话。〔1〕满族中的富祭氏,就奉柳为女性祖先。传说是在洪水滔天的古代,一男子抓住洪水中漂来的柳树枝以求生,并随柳枝漂进一个石洞,柳枝化成了美女。二人结合后,繁衍了后代。〔2〕墨玉县农村维吾尔族农民中,竟也流行相同的崇拜,存在过同样的文化精神,值得关注。这是早期萨满文化的浸染,还是入清以后受到满文化影响,已难判明。但这一现象与萨满崇拜相关,是可以肯定的。
1978年底,笔者在哈密五堡发掘一处青铜时代墓地。五堡地处哈密市西南、距有60公里,是一处比较封闭的沙漠绿洲小村。墓地保存相当完好,不见盗扰痕迹。奇怪的是发掘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在保存完好的墓葬中人骨架不乱,但突然会不见一支臂骨、或不见一根小腿骨,甚至头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与工人相处一段时间比较熟悉后,发掘工人才悄悄说:这些丢失的骨骼,曾是他们取走的,为治病用。有“人”(这里实际是“萨满”巫师)用这些骨骼去给病人治疗胳膊痛、腿关节痛或头痛,因为这些病痛是“鬼魂”作祟。只要取一根相关的骨头,经“萨满”作法,将致痛恶鬼驱入这一骨骼中,远远的抛去沙碛,病痛就可以痊愈了。这一作法治病过程,实际是萨满崇拜、巫术“相似律”的表现。维吾尔族是信伊斯兰教、奉“安拉”为唯一真神的,但也有老乡竟还对这类巫术信以为真。
在远离人烟的沙漠、荒漠之中,有时可以看到一处土阜上插着几根或十多根树枝,其上挂着羊皮、布条,信徒们认为这可以禳灾、祈福,实现自己的愿望。在尼雅沙漠深处的伊玛目·加法尔·萨迪克玛扎(当地老乡俗称之为“大玛扎”,远近知名)下的胡杨、柳树丛中,到处可见悬挂着的羊头、羊皮、各色布条,这同样是萨满崇拜的表现。布条、羊皮,已被人们认为是神物、神偶,可以实现信徒们的内心愿望。外人是不能随意变动、取走的(见图版73)。
在蒙古族的毡帐中,还可以看到穿挂在毡帐中的子孙绳。
至于新疆伊犁地区的锡伯族,萨满崇拜还是一个比较显目的存在。
随手拈来的,今天新疆地区这些民俗文化景象,其上显示着的是十分古老的萨满崇拜文化遗痕,清楚地揭示了一点:虽经过许多风风雨雨,萨满崇拜的遗痕确实还是存在的。古代,这里曾经是萨满崇拜弥漫的处所,当可信不虚。萨满崇拜,在这片土地上的早期文化生活中,是值得重视、不可轻忽的存在。
〔1〕王宏刚《满族与萨满教》,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2〕孟慧英《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页。
西域考古文存/王炳华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