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武陵源
作者: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


武陵源位于中国湖南省的西北部,这里石峰林立,沟壑纵横,举世罕见的石英砂岩地貌,使武陵源尽显自然的美丽。
瑰丽的秀水奇峰和质朴的田园诗情,曾经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心中理想的世外桃源。唐代诗人王维的那篇:“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屋外起田园”的诗句,赞美这里的自然景象。武陵源因此得名。
在这里,海拔高差近千米,总面积近400平方公里,3103座石峰广布密集,组成了浩瀚的峰林奇观。
眼前的西海,数不清的石柱石峰,广布密集,嶙峋挺拔。它从西南部开始纵贯至东北,长达20公里,宽约10公里。千百万年来,裸露的岩石表面产生的凸凹不平,层层叠叠的外貌,给予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那么像“采药老人”,“仙女献花”如此奇异的造型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20世纪70年代末,这里独特的地貌环境引起了地质地理学家的关注。当时湖南的各类报刊纷纷进行了报道,称这里发现了世界罕见的丹霞地貌。湖南师范大学的翟辅东教授是研究武陵源这一特殊地貌的专家之一。
20多年前,这位对武陵源地质成因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对武陵源进行了全面考查。
在向导的带领下,他们穿行在峡谷之间,这里的峡谷不同于其他地区,陡峭的山崖如同刀切斧劈一般,直上直下,棱角分明。
随后,考察队来到金鞭溪,一位队员在休息时惊奇地发现,在跳鱼潭旁一块岩石的表面,有像是海水冲刷的痕迹。在此后的几天,考察队又陆续在这一带发现了众多海滨生物的化石和一些海滨生物的洞穴遗迹。由此阶段性的破解开始了。
首先对岩石成分进行分析。这个步骤是确定地貌类型和成因的关键。
通常丹霞地貌岩石所表现的盐性非常复杂,且钙质含量较高,岩石偏软,表面圆润。经检验得知,当地岩石中的石英砂含量非常高,最高达95%。石英砂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岩石的软硬程度。结果与丹霞地貌的特征相反。另外作为丹霞地貌应该为陆地沉积所致,而眼前的发现却为何与海洋有关呢?
随后,结合对滨海生物化石研究的结果,专家迅速做出推断:在距今大约3亿5千万年以前,这里是濒临大海的沙滩,被海水冲刷来的石英砂,在这里反复沉积,形成了300至500米厚的石英砂岩地层。岩层中的石英砂含量极高。在距今7000万年前,造山运动使这里平整的石英砂岩层被凸出水面,并发生断裂,最终形成方向一致的峡谷。由于岩层中石英砂的含量并不均匀,所以含量较低的岩层极易受到风化水蚀的影响,而发生碎解。
表面碎解后的砂石,在雨季来临时被雨水冲走,流经此处夹带的砂砾的雨水,如同研磨,又像锯子一般使岩缝扩大,逐渐将岩石磨成块。
另外,植根于岩石缝隙中的植物,也可通过增长过程中的膨胀力,致岩石爆裂碎解。像“采药老人”这样奇异的造型均是因为岩石中石英砂的含量不同,对风化水蚀反应各异,逐步形成的结果。
冬去春来,亿万年前的石英砂砾层就成为人们看到的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
1981年,翟辅东将考察结果公之于众,排除了武陵源作为丹霞地貌的初步推断,向世人阐述了武陵源这一特殊地貌的价值。通过他的科学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这世界独有的“石英砂柱峰”地貌的结论。
那么,数亿年沧海桑田所形成的峰林奇观,在未来的地球史上,还会经历怎样的发展和变化呢?
根据这一带地壳演化遗迹地理气候条件变化规律,专家们作出了这样的分析:眼前的柱峰,随着时间的延续,将经历大自然漫长的雕琢,逐渐变形,缩小,变成砂石,再次随溪流注入江海。
虽然用人类的时间尺度来衡量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最终还会走完它整个生命的过程,完成它整个生命周期的轮回。
同中国其他地区的农民一样,对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耕耘与收获就是他们年复一年的生活。武陵源秀丽的景观似乎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由于地貌环境的影响,造成这里的耕地匮乏,因此,他们只有将自家的水稻种植到远在几里之外,甚至十几公里之外的高山上。
有一块近7公顷的土地,被山体托至半空,边缘是陡峭的险谷,深不见底。在尚未发育成峰林的山谷上,组成了织网式的水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空中田园,这也是当地独一无二的农家景象。
古老质朴的风土人情,与武陵源嶙峋挺拔的山峰,构成这里独特的景观。大自然所造化出的人间奇迹,被当地人赋予了神的色彩,昭示出“天人合一”的生存意念。湘西的神韵和人们的梦想,孕育在山水中,滋长成为动人的诗歌。
地球在几亿年的地质变迁中造就出如此的自然奇观,而这些自然奇景,都会像黄龙、武陵源这样继续着它们的演化进程。地球上的生命以及人类也伴随着这样的地质运动,环境变化而产生和进化。
丝绸之路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编.-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