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5.2古印度的辉煌
作者:王蓬



一
之前也知道印度河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产生过灿烂的文明,要不晋代高僧法显与唐代高僧玄奘也不会去印度学习佛经。但这文明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却远不如对长城、兵马俑那么清晰。这次巴基斯坦之行,让我大吃一惊。过去总认为泱泱中华应为世界第一号文明古国,其实,万里长城自秦算起不过两千二百年,加战国长城两千五百年,青铜器铭文又可前推一千多年。史前夏、商、周断代工程让多少白发皓首的大学者耗费心血。尽管公布了研究成果,但仔细读过,总不踏实,说清楚也不过四千年,毕竟没有像埃及金字塔那样让五千年的文明巍然耸立。
这次在巴基斯坦,我们看见约在公元前三千年至两千年左右,即距今五千年前,印度河文明已经高度发达。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有一幅巨大的摄影版图,展示的是五千年前一座完整的城市建筑遗迹,设计得科学、合理、精细,不仅有完整的供水排水系统,不少居民住宅还有考究的浴室……
这座叫做莫享朱达罗的城市仍在发掘整理之中,但出土的部分已经把当时的文明显示得十分清楚。站在版图前,听着讲解,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因为同样是五千年前,西安半坡遗址清楚地展示出,我们的祖先还居住着半地穴式的草棚。
在之后的访问参观中,更让人感到每个民族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都丰富了人类的文明。
二
这种感受在巴基斯坦历史文化名城拉合尔参观时尤为强烈。拉合尔是旁遮普省省会,处于印度河平原的中心。从公元11世纪始,先后有迹兹纳维王朝和莫卧儿王朝在此建都,留有众多古迹。有点类同我国西安,拉合尔也早与西安结为友好城市。旁遮普省省督萨夫达尔接见代表团时,听说我来自陕西,开玩笑说:“那你是走亲戚来了。”
拉合尔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名副其实的,首先是比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整洁干净。街道宽阔而且有草坪与古树间隔,给这内陆高温的南亚城市增添了一份清爽。耸立于市中心的旁遮普大学,创建于1870年,比北大还早三十多年。校园有许多城堡般的建筑,古色古香。拉合尔古堡是莫卧尔王朝时期的宫殿,可以说是巴基斯坦的“故宫”。与此相配套也距离不远的,还有可供十万人同时祈祷的皇家清真寺;绿草如茵、古树参天的夏利玛花园;再是收藏丰富的拉合尔博物馆。这些建筑无不历史悠久、气势恢弘,充分体现出南亚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又融入伊斯兰教特色巨大的圆顶、高耸的塔楼,尖顶上的新月是那样的和谐与丰富,热烈又神秘,充满了历史、文化与宗教的意味。
这些古建筑整体的恢弘与局部的精细结合得十分完美,独具匠心。比如一面巨大的窗棂,竟然是用整块白色大理石板凿出整齐排列的圆孔采光。还有一座“镜宫”是用90万块镜片镶嵌而成。再是门楣和照壁,出山与房脊无不雕花饰纹,美轮美奂,光彩夺目。
夏利玛皇家花园有大片的草地与古树,喷泉水池辉映,让人心旷神怡。在拉合尔古堡的签名簿上,我们见到了2001年5月份朱镕基总理与夫人劳安参观时的题字与签名。朱镕基总理的题字是:民族遗产,国之瑰宝。这是当之无愧的评价。
访巴之前,我曾阅读了北大教授季羡林主持校注的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其中有专章介绍《犍陀罗国》,因为它不仅是巴基斯坦境内,也是亚洲古代史上有名的文明古国。包括的地域有今巴基斯坦喀布尔河流域,旁遮普省以北的塔克西拉,以及白沙瓦等广大地区。
犍陀罗后来被称为一种文化是因为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君主亚历山大入侵,使外来的古希腊雕像艺术与本地的佛教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之前,佛教的崇拜物只是一些动植物。而一旦和希腊艺术结合,便出现了和人像十分接近的释迦牟尼、菩萨、罗汉及供奉人像。这些雕塑很自然地具有古希腊人的特征,比如高挺的鼻梁、有棱角的嘴唇、卷曲的头发、明亮的眼睛等。
愈到后来,这些佛像又逐渐融进了一些东方人的特征。比如棱角线条的减弱,宽容慈祥的增强,这从流入我国新疆库车、拜城一带的佛像雕塑,尤其是敦煌的佛塑中可以得到印证。但佛塑的源头在犍陀罗。正是这个原因,犍陀罗被称为一种文化,备受各国学者关注。犍陀罗佛塑也为各国博物馆争相收藏。
希腊人对东方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在巴基斯坦西部边境省的白沙瓦,至今还有一支部落,几千年来不与外族人通婚,保留了许多古希腊人的特征,不论男女,皆身材高大,脸庞、鼻梁、嘴唇,棱角分明,有种雕像般的粗犷,展现出人类青年时代的果敢威猛和阳刚之气。
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不远的塔克西拉曾是古希腊人建造的一座城市遗址,也是犍陀罗文化的中心。我国高僧法显和玄奘都曾来过这里。尽管遗址仅是一些城垣、街道、房舍的墙基,只能感受到其大致的轮廓,但这儿的博物馆却非常值得一看。有一座古犍陀罗国的模型,区域边界、山形水势,尤其通往中国的古丝绸之路都十分清楚。讲解员也一再提及丝绸之路和中国的法显与玄奘。
犍陀罗中心博物馆自然收藏着不少足以代表犍陀罗文化的精品,如各种佛塑、佛塔、陶制法器。也许因为我们是友邻来的客人,管理人员并不在意我们拍照,我拍了佛塔,近一人高的陶罐,还有一个精美的佛头,十分满意。
三
在参观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巴基斯坦于1947年印巴分治时独立建国,至今不过半个世纪,还发生过两次印巴战争,知识界有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十分重视,对开国领袖、爱国诗人也极敬仰。伊克巴尔是1938年才去世的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和诗人,真纳则是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首任总督和制宪议会主席,1948年去世。他们的陵墓修得十分壮观,成了国家标志性建筑,也是重要客人必须参观的地方,仪仗队之整齐庄重,让人为之动容。
巴基斯坦作为古印度的组成部分,地下文物众多。我们曾问巴方人员,有无人盗卖文物?对方断然回答没有。我驻巴使馆人员也加以证实。我推测这也可能是伊斯兰教遍及全国,怕真主惩罚的原因吧。但无论如何,在保护文物这方面,值得我们向这个友邻国家好好学习。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下卷)/王蓬.-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