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刘志丹 > 全文图书 > 刘志丹将军
|
刘志丹生平纪事 |
姚文琦执笔 |
|
|
1903年 10月4日 诞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的金汤学堂。乳名来生,名景桂,字志丹(原为子丹)。 1908年 随母亲回到金汤镇北30里的老家芦子沟村。 1909年 入芦子沟村私塾学习。 1919年 入保安县永宁山县立高等小学堂学习,至1921年。 1921年 5月 同九咀坡同桂荣女士结婚,婚后教其识字,讲反对封建礼教的道理。 1922年 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魏野畴、李子洲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了《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逐步接受了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1923年 在共产党员魏野畴的领导下,榆林中学学生自治会建立,刘志丹当选为会长。期间,组织了社会科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等社团组织,领导了榆林中学学生反对封建势力的罢课学潮,以学生自治会名义发动了“非基督教运动”。 1924年 12月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绥德支部建立,刘志丹为榆林中学第一批团员。 1925年 3月 共青团榆林支部成立。不久,接替张肇勤任支部书记,同年转为中共党员。 6月 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陕北,立即组织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开展援沪募捐,声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暴行。 7月 全省学生联合会代表会议和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在三原召开,刘志丹作为陕北学生联合会代表出席会议,并被选为共进社第一审查委员会委员。刘志丹为大会题词:“共进!共进!同志引着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者进攻!不惜牺牲,杀开血路!前途自有光明与幸福!” 秋 中共组织选派刘志丹等前往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是年冬到达广州。 1926年 年初 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第一团第二连,不久转入炮兵科学习。 7月9日 带病参加北伐誓师大会。 10月4日 黄埔军校毕业。毕业后,即与王尚德、唐澍等十多名军校师生被党组织派往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任职,随该部参加北伐战争。刘志丹任第四路军马鸿逵部党代表兼政治处长。 冬 在马鸿逵部的军、师、团、营机关设立政治机关,进行新式练兵。同时发展了一批党团员。 1927年 春 以冯玉祥代表的身份赴豫西刘镇华部,迫使其接受整编。 夏 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实行“清党”反共,将刘伯坚、邓小平、刘志丹等共产党员从豫陕两省“礼送”出境。刘志丹经武胜关到武汉,被中共组织安排到湖北省委工作。期间,结识了中共武汉市委书记罗章龙。不久,刘志丹到上海,中共组织派其回陕西工作。回陕前,罗章龙赠诗《送子丹回陕》。 1928年 1月 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唐澍、谢子长、王泰吉等前往洛南,到中共组织控制的国民党西北军第八方面军新编第三旅(亦称许权中旅)开展工作,准备武装起义。 5月10日 刘志丹、唐澍等率领许权中旅离开李虎臣与冯玉祥混战的潼关前线,赴渭华地区参加农民起义。部队抵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不日,部队到达高塘镇,宣布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唐澍任前敌总指挥。 5月—6月 西北工农革命军与渭华地区起义农民相结合,形成200多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冯玉祥部宋哲元调集一个师的兵力向起义中心华县高塘发动进攻。 6月25日 刘志丹、唐澍率西北工农革命军由高塘退至洛南两岔河与保安镇。后遭强敌“围剿”,起义失败。 7月 鉴于渭华起义失败,刘继曾、刘志丹、许权中等在蓝田张家坪召集活动分子会议。刘志丹等总结了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取消工农革命军番号,保存实力,由许权中率部暂归刘文伯师。会后,刘志丹等回省委汇报工作。 秋 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回陕北工作。不久,刘志丹回到保安,与曹力如、王子宜筹建了保安县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永宁山支部,书记刘志丹,组织委员曹力如,宣传委员王子宜。 冬 北上榆林,参加中共陕北特委工作。 1929年 4月 中共陕北特委在榆林红石峡召开会议,决定刘志丹任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会议提出了通过“白色”、“灰色”、“红色”三种形式开展武装斗争。不久,刘志丹去保安县从事兵运工作。 春 与曹力如、王子宜组织保安县民众,斗倒民团团总路仰之,迫使县政府改选了民团,刘志丹、曹力如分别担任正副团总,并对民团进行了改造。 7月中旬 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召开第三次会议,刘志丹任省委候补常委。 8月中旬 在绥德召开的中共陕北特委第五次扩大会议上,辞去军委书记职务,前往陕甘边界一带开展兵运工作。 8月下旬 中共陕西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刘志丹到陕北开展兵运工作,不再担任省委候补常委。 11月17日 女儿刘力贞出生。 l930年 1月 到陕甘边界华池县南梁一带活动,启发、教育哥老会成员郑德明、朱志清等克服封建思想,维护穷苦百姓利益。 夏 乘陇东民团军总司令谭世麟扩充势力之机,与谢子长在谭部挂名建军。刘志丹出任骑兵第六营营长。不久,遭投靠谭世麟部张廷芝的袭击,第六营受到严重损失。 10月1日 在保安县中共永宁山支部的配合下,打着骑兵第六营的旗号,进驻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击毙陇东民团军第二十四营营长黄毓麟,收枪50余枝。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四五十人的革命武装,活动于安塞、保安、合水一带。部队编为两个中队,并建立了中共组织,书记杨树荣(姜兆莹)。之后,抽调部分枪支弹药给赵连壁、同守孝,让其在南梁一带发展武装。 10月初 中共陕北特委在绥德合龙山召开扩大会议,成立陕北总暴动行动委员会,赵伯平任书记,谢子长、刘志丹分别任正副总指挥。 1931年 1月 率部进驻瓦子川。2月,进驻合水固城川,与赵连璧、同守孝、贾生财等民间武装汇合,部队扩大到300余人,并在固城麻峪村进行整编,刘志丹任总指挥,下设4个连。 2月24日 率领部队在甘肃宁县盘克原遭陇东军阀陈珪璋部谢绍安旅骑兵的袭击,损失惨重。刘志丹率部分党员和骨干突围到子午岭山区,后转战到中部县(今黄陵)小石崖休整。 3月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到杨虎城部骑兵旅开展兵运工作,苏雨生委任刘志丹为补充团团长,驻旬邑县职田镇。 4月 中共补充团支部成立,书记杨树荣,组织委员王世泰,宣传委员刘志丹。 夏 苏雨生获悉补充团有共产党活动,遂借职田镇土豪刘日新拒绝向补充团交粮自杀为由,以商议军机为名,将刘志丹召至彬县关押,并将补充团缴械。 6月 在进步人士、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高级参议杜斌丞与中共党员、西安绥靖公署秘书长南汉宸等的营救下出狱。之后,前往甘肃平凉陈珪璋部从事兵运工作,被陈委任为暂编十三师直辖十一旅旅长,驻防宁县。在此前后,阎红彦、刘约三、刘保堂、牛化东、曹又参等也在陕甘边地区从事兵运工作,为创建革命武装积极培植力量。 8月 陈珪璋部第十三旅旅长高广仁哗变,在宁县早胜扣押了刘志丹,并将十一旅缴械。接着,高广仁在合水附近被陈部蒋云台旅击溃。蒋又企图以防务不力丢失早胜为由扣押刘志丹。得信后,刘志丹连夜进入子午岭山区,派马锡五帮助赵连璧整顿部队,自己到保安、南梁一带活动。 9月 将分散活动于合水、庆阳山区的赵连壁、杨培盛、贾生财三支民间武装集合于合水县太白镇倒水湾进行整编,建立起陕甘边地区中共组织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刘志丹任总指挥,马锡五任军需。 10月 阎红彦等率红军陕北游击支队(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到达合水县林锦庙一带,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师。为解决两支部队的军需给养,假受十一旅番号,搞到一批物资。 11月 陕北游击支队与南梁游击队建立了中共队委会,谢子长任书记,刘志丹等为委员。 l932年 1月初 陕北游击支队和南梁游击队在甘肃省正宁县柴桥子宣布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总指挥谢子长,副总指挥刘志丹(兼二支队队长)。改编后,同盟军移驻正宁三嘉原。 2月6日 西北反帝同盟军在三嘉原整训过程中,主要领导人在如何整顿部队、在哪里开辟根据地等问题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发生了一支队缴二支队枪,并打死打伤干部的事件。 2月12日 西北反帝同盟军在三嘉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游击队设立总指挥部,谢子长任总指挥。游击队建立后,刘志丹到西安向省委汇报工作。 4月18日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巡视陕甘游击队时,在旬邑县宣布撤销游击队总指挥部,将部队改编为三、五两个支队。三支队队长刘志丹,五支队队长阎红彦。 4月21日 率三支队从旬邑县中原出发,分兵两路,一路骑兵攻打永寿县监军镇,歼敌二十余人;一路步兵直达礼泉县五峰山与骑兵汇合。 4月30日 率三支队袭击永寿县常宁镇和礼泉县南坊、叱干民团,缴枪50余枝。 5月1日 指挥三支队与礼泉县、乾县民团于五峰山激战一日。 5月10日 陕甘游击队三、五支队集结于旬邑县清水原。为统一指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重建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 5月15日 率队奔袭旬邑县马栏镇,歼国民党八十六师五一一团两个连和一个营部,缴枪200余枝。17日,在杨家店再歼五一一团两个连。 6月2日 陕甘游击队在甘泉县临真镇战斗失利后转移到韩城县,帮助中共韩城县委建立了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 6月12日 国民党陕西警备第三旅与第四十二师两个团在韩城县“围剿”陕甘游击队。经过激战,游击队退出韩城县。刘志丹率主力回师陕甘边界;阎红彦、杨琪带骑兵和少先队到黄龙、洛川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6月底 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在甘肃省宁县麻子掌召开会议,统一了部队行动方向,作出了以桥山山脉为依托,就地开展游击活动,伺机向南发展的决定。同时,将三、五支队改编为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骑兵大队,阎红彦接任总指挥,刘志丹改任二大队队长兼政委。 7月下旬 陕甘游击队政委李艮不顾国民党军队“围剿”正宁县寺村原游击队驻地的严峻形势,以及刘志丹、阎红彦等人的反对,空谈创造新苏区,批判所谓“机会主义”的领导。 8月中旬 李艮命游击队进攻王郎坡寨子,失利后又令死守五顷原,结果导致王郎坡、五顷原、三嘉原三战皆败的严重后果。 8月30日 中共陕西省委派谢子长接任陕甘游击队总指挥。 9月上旬 陕甘游击队在耀县照金坟滩、柿坪歼灭富平、同官(今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耀县民团一部,活捉党谢芳、蔡子发等7名民团团总,缴获长短枪300余枝。 9月中旬 陕甘游击队奔袭保安县城失利,总指挥部决定分散活动,伺机歼敌。刘志丹率70余人到合水、庆阳一带活动。 12月19日 陕甘游击队转移到宜君杨家店子(今属旬邑县)。20日,中共陕西省委常委杜衡召集游击队党员会议,宣布省委改编陕甘游击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的决定,杜衡任军政委兼二团政委,并错误地指责游击队主要领导人执行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将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杨重远开除出部队。由于谢子长、王世泰等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才将刘志丹、杨重远改留在部队。 12月22日 红二团召开党员和军人大会,推选王世泰为红二团团长。24日,在宜君转角镇(今属旬邑县)举行改编授旗仪式。郑毅任参谋长,刘志丹任政治处长。红二团下设骑兵连、步兵连(次年组建了步兵二连)和少年先锋队。 l933年 1月上旬 红二团在耀县香山寺开仓放粮。不日,红二团向西发展,消灭耀县照金和旬邑民团一部。 1月中旬 杜衡不听刘志丹等人的劝阻,率红二团进攻与红军有统战关系的耀县庙湾夏玉山民团失利。刘志丹在此强调:干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战后,刘志丹被任命为团参谋长。 2月上旬 红二团北上正宁,在湫头石炭沟口设伏,全歼王郎坡寨子民团,击毙团头赵世坤。 3月8日 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军委在照金兔儿梁成立。 3月下旬 红二团攻克同官金锁关,消灭民团30余人。 4月 红二团袭击彬县龙高镇,全歼守城民团。 4月下旬 国民党陕西当局调集四个团及旬邑、淳化、耀县、三原、同官、宜君六县民团,分路进攻陕甘边根据地中心照金。刘志丹率红二团避实就虚转战于旬邑、宁县、宜君等地。 6月17日 王世泰、刘志丹率红二团完成外线作战任务,返回照金。中共陕甘边特委和红二团党委在北梁召开会议,杜衡否定刘志丹等人以桥山中段为依托,发展和巩固陕甘边根据地的正确意见,命令红二团南下渭华建立根据地。杜衡离开部队向省委汇报工作,政委由汪锋代理。24日,红二团从高陵渡过渭河。 6月25日 红二团一日五战,冲破国民党陕西警备第三旅及地方民团的围追堵截,行军百余里到达蓝田流峪口。 7月中旬 红二团与陕西警备第三旅及地方民团在蓝田张家坪激战竞日,伤亡很大。刘志丹、汪锋、王世泰带领队伍分别突围,在秦岭山中转战。 8月14日 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照金陈家坡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王泰吉任总指挥,高岗任政委。 10月4日 刘志丹、王世泰等在渭南、华县等地党组织帮助下辗转回到照金薛家寨。刘志丹任新建的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参谋长。 10月12日 国民党陕西当局调集数千人的军队和民团对照金苏区发动进攻,刘志丹与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王泰吉率红军主力再次北上。 10月15日 在叛徒陈克敏带领下,国民党军队偷袭薛家寨得手。边区党、政、军机关决定分路突围,寻找主力红军。16日,照金苏区陷落。 10月18日 率红军主力攻克合水县城,毙俘敌200余人。 10月27日 刘志丹、王泰吉等率主力红军在庆阳三十里铺消灭了当地民团,接着又在庆阳毛家沟门(今属华池县)击溃国民党军赵文治部,毙俘敌200多人。 11月3日至5日 出席在合水包家寨举行的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撤销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恢复红二十六军,并先建立四十二师,开辟以庆阳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建立三个游击区。 11月8日 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在甘肃省合水县平定川口莲花寺成立,师长王泰吉,参谋长刘志丹。 11月中旬 红四十二师挥师南下,在宜君杨家店子歼灭国民党八十六师五一一团一个连。 12月 为加强部队训练,刘志丹编写了《军事教育大纲》。 l934年 1月初 经红四十二师党委同意,王泰吉前往豫陕边开展兵运工作,刘志丹继任师长。 1月下旬 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合水县连家砭召开会议,批评高岗违反军纪,撤销其师政委职务,由杨森继任。 2月25日 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重新建立,主席习仲勋。 2月 国民党陕甘当局调集八个团的兵力和地方民团,“围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3月初 率部转入外线作战,相继取得姚曲、石板、五里镇、店头等战斗的胜利。接着,刘志丹挥师北上,在今吴旗县蔺家砭、崖窑,庆阳元城、赵梁子消灭国民党军两个连。 4月2日 红四十二师在合水县西华池消灭王子义团两个营及一个机炮连。 下旬 率部攻打同官梁家原、黄堡镇,击毙守军营长范子畴,生擒区长梁子峰。接着,在陕甘边区三路游击总指挥部的配合下,红三团在淳化五里原甘嘴子全歼国民党何高侯部两个连,缴枪百余枝。 5月初 乘红军主力外线作战之机,谭世麟部占领了南梁地区。国民党陕甘当局纠集数团兵力,对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刘志丹挥师北上南梁,寻机破敌,先后取得和尚原、瓦子川等战斗的胜利,收复了一度失陷的革命委员会所在地南梁荔园堡。在刘志丹的指挥下,陕甘边军民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5月28日 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南梁寨子湾召开会议,恢复健全中共陕甘边特委,张秀山任书记,刘志丹等为委员。同时成立了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并决定杨森任师长,高岗任政委。 7月25日 中共陕甘边特委、红四十二师和中共陕北特委、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南梁阎家洼子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红四十二师三团北上陕北,配合陕北游击队粉碎国民党陕北当局对陕北根据地的“围剿”;由谢子长兼任红四十二师政委。会后,刘志丹调拨步枪100枝,银元数百枚给陕北游击队。 秋 陕甘边区红军干部学校在南梁荔园堡建立,刘志丹兼任校长,习仲勋兼任政委。 11月7日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主席习仲勋。并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 11月 国民党陕甘当局调集三个团及地方民团多部,分兵六路“围剿”陕甘边根据地。刘志丹指挥红四十二师主动出击,先后取得了保安吴堡川伏击战及楼坊坪袭击战的胜利。 1935年 1月 经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巡视员黄翰建议,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惠子俊、军委主席刘志丹等率红四十二师二团北上,到达陕北根据地安定县水晶沟。20日,刘志丹前往灯盏湾看望了正在养伤的谢子长,就建立陕甘边、陕北党和红军的统一领导机构,以及组织第二次反“围剿”作战计划等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致意见。 2月5日 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在安定县周家崄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工委书记惠子俊(未到职前由崔田夫代理),军委主席刘志丹(一说谢子长)。 2月初 国民党陕甘宁晋四省当局调集4万兵力对西北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中共西北工委决定成立前敌总指挥部,统一指挥西北红军,开展反“围剿”斗争。 2月18日 发布反“围剿”动员令。 2月21日 西北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谢子长因伤势恶化,在安定灯盏湾逝世。 3月初 红八十四师遵照刘志丹命令,在清涧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连,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及银元。 4月初 西北工委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人民动员起来,彻底粉碎国民党当局的第二次“围剿”。 4月下旬 红四十二师于横山寺儿沟歼国民党军井岳秀部一个连。 5月1日 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会师于安定县白庙岔村。为统一两军作战,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部正式成立,刘志丹任总指挥。 5月7日 西北红军主力首战安定县吴家寨获胜,歼敌一个营,击毙营长郭子丰。 5月9日 西北红军主力在安定县马家坪歼敌一个营,击毙营长左象亨。 5月10日 指挥西北红军主力包围安定县城,迫使守敌撤至瓦窑堡,安定县城遂告解放。 5月中旬 指挥红四十二师骑兵团在宜川屯石崾岘全歼宜川民团。 5月25日 西北红军主力在绥德、清涧两县交界处张家圪台村歼敌一个连。接着又在绥德县三皇峁(今属子洲县)歼敌一个连。 5月30日 指挥西北红军攻克延长县城。 6月1日 国民党延川守军惧怕红军攻城,星夜逃往清涧,延川县城获得解放。 6月15日 指挥西北红军在延安高桥击溃国民党军一个连,击毙延安县民团团总李汉华。 6月20日 西北红军主力解放安塞县城兴隆寨。 6月22日 西北红军主力攻克安塞李家塌,使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 6月28日 西北红军主力攻克靖边县城,击毙营长屈志鹏。 6月30日 西北红军主力解放保安县城。 7月初 国民党当局对西北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总兵力达十余万人,蒋介石亲任总司令。21日,西北工委要求各级党组织紧急动员起来,在西北军委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反“围剿”斗争。 7月17日 西北红军主力在绥德县老君殿(今属子洲县)击溃国民党军一个团,击毙团长艾捷三。 8月11日 西北红军主力攻克吴堡县慕家原寨子,歼灭阎锡山晋军一个连。次日击溃援军四个连。 8月21日 西北红军主力在吴堡县定仙墕(今属绥德县)歼灭阎锡山晋军一个团,俘敌1800余名。之前在此击落国民党军用轰炸机一架,俘虏飞行员2名。 9月中旬 起草《为欢迎红二十五军北上给各级党部的紧急通知》,并派干部前去接应。 9月16日 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抵达西北苏区延川县永坪镇。根据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指示,先期到达的朱理治、聂洪钧与程子华组成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朱理治任书记。 9月17日 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在永坪召开中共西北工委、鄂豫陕省委和军队主要领导干部会议。会议决定撤销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朱理治;改组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组建红十五军团。 9月18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在永坪成立,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政委程子华。下辖第七十五师(红二十五军改编)、第七十八师(红二十六军改编)、第八十一师(红二十七军改编)。 10月1日 徐海东、刘志丹率红十五军团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在延安、甘泉之间的劳山设伏,歼灭国民党东北军一一○师大部,击毙师长何立中,俘敌2000多名。 10月初 西北根据地内发生了严重的错误肃反,刘志丹、习仲勋等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被诬陷为“右倾”、“反革命”,遭到逮捕关押,200多人被错杀。 10月19日 中共中央、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长征到达西北根据地吴起镇(今吴旗县城)。 10月20日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吴起镇听取了当地游击队负责人张明科和七十八师骑兵团政委龚逢春的汇报后,召开政治局会议,命令停止错误肃反,要求“刀下留人,停止错误捕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 11月3日 中共中央成立以董必武为主任的西北中央局党务委员会,负责审查西北根据地的“肃反”工作。 11月5日 王首道等到达瓦窑堡,代表中央接管了西北保卫局。 11月7日 中共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下午,刘志丹等一大批干部无罪获释。中央对具体主持“肃反”工作的聂洪钧、戴季英等给以党内处分。出狱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政军领导接见了刘志丹,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刘志丹表示“中央来了,今后事情都好办了”。 11月8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发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后方办事处的命令,周恩来兼主任,刘志丹任副主任兼中央所在地瓦窑堡市警备司令(1936年4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1月21日 在中央组织的直罗镇战役中,刘志丹指挥地方武装围攻延安等地,牵制和打击东北军一二九师,有力地配合了直罗镇战役。 12月8日 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联名发布《告陕甘苏区劳苦群众书》,号召苏区工农劳苦群众踊跃参军参战,用一切力量保卫苏维埃人民的土地和自由,保卫苏维埃政权。 12月10日 受毛泽东、彭德怀派遣,考察黄河沿岸地形,并绘地图。12日,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报告考察情况。 12月18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以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和骑兵团组成北路军,任命刘志丹为总指挥,打击横山地区进犯之敌。 12月30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成立,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下辖三个团,1200余人。 1936年 1月25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志丹等20位红军将领联名发布《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 2月17日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东征宣言》,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决定渡河东征。命刘志丹、宋任穷率红二十八军在河西策应。 2月20日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从延水关至河口一线东渡黄河。 2月24日 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要求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进占吴堡、佳县地区,配合主力红军行动。 3月17日 红二十八军在米脂县城东击溃国民党军五个连。 3月20日 红二十八军在佳县以北杨家堰歼灭国民党军八十六师杨向之营2个连,俘敌90余名。 3月下旬 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攻下神木县沙峁镇后,在贺家川一带进行渡河准备。 3月31日 根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30日令,刘志丹、宋任穷率部在贺家川山坡渡口湾冒着阎锡山晋军的炮火,占领了李家梁。拂晓,红二十八军胜利渡过黄河,占领了罗峪口。 4月2日 指挥红二十八军向北攻下黑峪口,于3日进至山西兴县白文镇。4日,在方山以南圪坨洞镇歼灭阎锡山晋军一个连。 4月11日 率红二十八军在金罗镇歼敌约一个营。 4月13日 根据毛泽东、彭德怀的指示,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向西南进军,寻机歼三交、转角、辛关之敌,以恢复黄河交通。 4月14日 刘志丹在指挥攻占山西中阳县下三交镇(今属柳林县)战斗中,不幸左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4月24日 中共中央及瓦窑堡市各机关、团体、红军部队二三千人,在城内举行隆重追悼刘志丹将军大会。后方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主持公祭,郭洪涛报告刘志丹事略,周恩来、博古致辞。会后,周恩来等亲扶灵柩,将刘志丹安葬于瓦窑堡南门外山坡上。 6月 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1940年 中共中央指示中共西北中央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志丹县修建志丹陵。 1941年 春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志丹县动工兴建陵园。 1942年 4月 在纪念刘志丹牺牲六周年之际,毛泽东为刘志丹题词:“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并赞誉他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1943年 4月19日 中共西北中央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子长县中山大操场举行刘志丹移灵、公祭仪式。沿途群众自发组织乐队护灵,并进行路祭。 4月23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近万人参加的刘志丹将军移灵、公祭大会。高岗主祭并介绍了刘志丹生平。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和八路军致辞,号召全体党员、八路军将士向刘志丹学习。 5月2日 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志丹县为刘志丹举行公葬典礼。在此前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陈云、林伯渠、彭德怀、贺龙、徐向前等党政军领导为刘志丹题词。 1947年 3月 胡宗南进犯延安,志丹陵遭到破坏。 l966年 “文化大革命”中,志丹陵遭到严重破坏,周恩来得知后十分气愤,先后两次指出:“刘志丹同志是值得学习的”,“刘志丹对毛主席忠贞不二”。 l975年 在周恩来关怀下,志丹陵得以修复。 1993年 2月20日 在刘志丹诞辰9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学习刘志丹同志的革命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l996年 刘志丹被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2003年 9—10月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隆重纪念刘志丹将军诞辰100周年。 (姚文琦 执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