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白求恩 > 全文图书 > 纪念白求恩 学习白求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白求恩——记河北唐县白求恩大夫墓碑
李晓东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这篇光辉著作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中国人民是很悲痛的。抗日军民深深地怀念白求恩同志,反“扫荡”的硝烟未散,烽火未息,晋察冀边区军民就在一九四〇年一月五日举行大会,隆重追悼白求恩同志,会上宣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悼词。反“扫荡”胜利之后,晋察冀边区军民为了妥善安葬白求恩同志,又立即动工,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修筑陵墓,并在墓前立了两通汉白玉碑石。
  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者对晋察冀边区又一次发动了疯狂的大“扫荡”,对我解放区进行惨绝人寰的烧杀抢掠,妄图用罪恶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扑灭我军民的抗日烈火。日寇对曾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人民做出卓绝贡献的白求恩同志同样极端仇恨,他们残暴地破坏了白求恩陵墓,并把墓前的两通碑石,掠运到河北省定县,把它们砸坏。定县人民冒着危险,把这两通被日寇砸坏的碑石保护起来。解放以后,定县博物馆的同志又将这一珍贵的革命文物征集回来,妥善地保存着。
  这两通碑石,都是用质地很好的汉白玉制成的。一通残坏严重,碑体被砸成了三段,残长170厘米,宽62厘米,厚9.5厘米。正面刻写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悼词(图1),碑阴刻写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撰写的志文。另一通被砸成两段,残长160.5厘米,宽62厘米,厚9.5厘米,正面刻写着晋察冀军区全体指战员一九四〇年一月五日追悼白求恩同志的祭文,碑阴无文字。这两通碑,记载了白求恩同志在晋察冀边区工作期间的光辉业迹,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民永远缅怀白求恩同志的深厚感情。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的悼词,高度评价了白求恩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悼词说:
  “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华参战。在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服务两年,其牺牲精神,其工作热忱,其责任心,均称模范。”“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值得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的学习,值得全体人民的尊敬。”
  晋察冀军区全体指战员悼念白求恩同志的“祭文”,表达了全体指战员对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不幸逝世的无限哀思;高度评价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介绍了他对中国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我抗日军民怀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以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生动事迹。
  在白求恩同志逝世以后,为了“用胜利来纪念白大夫”,晋察冀边区军民化悲痛为力量,迅速粉粹了日本侵略者对冀西山区发动的大规模“冬季扫荡”。并于一九四〇年三月动工,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兴建白求恩烈士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的志文,详细地记载了晋察冀边区军民修建白求恩陵墓的战斗过程。
  碑文指出,唐县军城“处在敌人深远后方,物质条件极其困难,要建筑雄伟坚实的陵墓,似属难能”。然而广大军民在白求恩同志的革命精神鼓舞下,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披荆斩棘,战胜了一切困难。没有水泥,军民们自己动手烧制白灰;没有砂石,自己去筐抬担挑;有时搬运一块万斤巨石,需要很多人昼夜轮换着抬,衣服被汗水湿透了,肩膀压出了血印,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他们想到白求恩大夫在那严酷的战争环境里,出生入死,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不仅为八路军伤病员精心治疗,而且还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检查身体,治疗疾病,并且还十分亲切地告诉群众:“我是八路军的医生,有病来找我好了”的时候,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有时搬运器材“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要躲开敌人的包围,要受飞机大炮的威胁”,而他们继续前进,“不停不休”。凭着对白求恩同志无比热爱的感情,依靠自己“不怕劳顿的双手”,终于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建造成了一座巍然屹立在太行山麓的白求恩陵墓。
  在修建陵墓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怀着对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无限崇敬的心情,和广大指战员共同战斗,“给了建墓工作最大帮助”,他们不仅选派最好的泥瓦工、木工、石匠和部队指战员一起施工,而且组织人力,成群结队,“远道运输必要的器材。”由于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才使工程得到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负责修建白求恩陵墓的全体指战员,特别是三军分区工兵连更是把修建白求恩同志陵墓作为一项光荣的战斗任务。他们“在炎热的阳光下,在狂风暴雨中”,“仍然积极工作,毫不表露难色”,特别是在工程最紧张的时候,指战员在白求恩同志的崇高精神鼓舞下,“发扬高度突击精神,忘掉休息,减少睡眠,丝毫没有困倦和疲乏”,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终于使白求恩同志陵墓在同年五月一日胜利落成(图2)。
  当年唐县军城白求恩墓修建的过程及其落成,是一曲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赞歌,是中国抗日军民对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崇敬和怀念的象征,是中国人民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一个实际行动。
  一九五二年,党和政府又将白求恩同志的灵柩迁至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重建了陵墓,在墓前耸立着白求恩同志的全身塑像。多年来,广大工农兵和革命青少年在这里开展纪念白求恩同志的活动,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逝世已经三十五周年了。三十五年来,中国革命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教导,把中国革命的胜利,只看做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赞誉的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鞭策着我们刻苦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坚持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彻底铲除产生修正主义的土壤,逐步造成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激励着我们与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坚持反帝反修斗争;支持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为彻底消灭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而英勇奋斗!
  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白求恩同志!
  

纪念白求恩 学习白求恩/文物出版社编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1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