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续范亭文集
|
《五百字诗》并序 |
续范亭 |
|
|
一九四四年五月 正是“五一”劳动节的前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毛主席邀我们五六人,在山洞中吃饭。非祝寿也,春小宴也。会延安之洞天,谈抗战之大事。在座诸君,皆为颇牧①,吾人咏歌,愿宗高鲁②。饭后花下漫谈,音片自奏,阵阵清风拂面过,纷纷花瓣入茶来,诚佳趣也。我问毛主席年岁究竟几何?毛主席说,光绪十九年癸巳生人。我又问何日?毛主席说:旧历十一月十九日。我当时想正少我一月。而毛主席身体健康,器宇雄厚,脚踏实地,眼光向下。至于毛主席的智慧,究竟在哪里?我看他的智慧就是群众的智慧,同时群众的智慧,就是他的智慧,此其所以为大智慧。古人说“大智慧亦寿考”,不祝亦必寿考也。三十年奔走无成,见到如此领袖,使我心悦诚服,中国革命,从此再不会走冤枉路了。去年旧历十一月十九日,正是毛主席五十整寿,延安各界并未有若何举动,我们也都不知道,后来听贺师长说:毛主席以为国难期间,不必祝寿,打走日寇,时间正多。所以也就不声不响的过去了。我觉得在今天这个聚会上,借以一祝毛主席的健康,却也是个好机会,于是我就献诗一首:“半百年华不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饮炮千鸣,好与先生祝寿考。”大家听了一笑,后来谈到粮食对战争之重要,“大兵之后必有凶年”,“民以食为天”等等古训③,都是非常正确。毛主席并说,韩信在登坛拜将以前,还在汉中当过粮食部长④。总司令自述他初做军官就充当司务长。旧日司务长正是管连队生活,并负训练与作战的责任。现在我们的大将们,都研究粮食问题,全体指战员都亲自动手,建立各单位的大小家务。各部首长、干部不但都能管理军队生活,而且都能直接参加生产,这是全世界军队没有的奇迹,同时也是中国军队的大改革,这对革命是一件很大的事。于是更引起了我对粮食问题的兴趣,归来后写成一首粮食诗,只一百余字。联想到我少年时代,在我的家乡,穷人们当饥寒交迫达到了极点的时候,常常流行着这样两句话:“爷亲,妈亲,不如腊月里的火亲。姐姐亲,哥哥亲,不如肚子饿了窝窝亲。”现在想起来这两句话,确是很有真理,并且是很唯物的。正是说明了当物资缺乏到极点的时候,就超过一切感情了。正在劳动节假期中,有些同志来看我,我和他们握手时,在他们的手上觉得凸凹不平,细看他们手上很多水泡,这都是劳动的成绩,我当时很感动,在脑筋中构成四句诗:“何事堪骄傲?每人两手泡,欲免人吃人,必先由此道。”于是想到劳动比粮食还要重要。就把我的粮食诗扩充了一下,但又不象劳动诗,并且没有谈到工人。写完后数了数已近五百字,就五百字诗。拉杂无系统,本不够诗,但当边区正在劳动生产,节约备荒的今日,或者有点好处? 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 “人造自来血”,岂能怪自然? 兵无粮自散, 民以食为天, 一餐饭不饱,宾主难尽欢。 一日不吃饭,大家胡埋怨, 三日不吃饭,夫妻可离散。 五日不吃饭,打死也不干, 七日不吃饭,一齐都完蛋。 多少旧政权,只知征军粮, 人民饥肠断,谁肯去帮忙? 人生赋情感,条件有变迁, 凶年易子食,有粮始有娘。 社会多迷信,天旱拜龙王, 龙王木偶像,不如喂牛羊。 常见龙王庙,大水一冲光, 自身不能保,怎能护田庄? 战争到最后,主要在食粮, 七年虽辛苦,今后日方长。 劳动与生产,加紧来备荒, 耕三须余一⑤,岁岁不恐惶。 新政重劳动,英雄遍四乡, 实现新民主,民气正发扬。 自制蓝布衫,春耕在高岗, 夏锄好几遍,青苗肥且长。 每当秋禾熟,穗黄谷味香, 冬日收藏好,粮食满仓房。 劳动是神圣,赛过太上皇。 人人齐称赞,早早交公粮, 可以悦妻子,可以奉高堂。 救国新政策,推行日益广, 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前年总司令,开辟南泥湾, 去年贺师长,亲到槐树庄。 党政与军民,加油竞开荒, 首长都动手,战士一齐忙。 有荒勤开拓,无荒重改良, 足食又足兵,国富兵益强。 创造新世界,打倒吃人狼,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一粒米如珠,一菜不许烂, 萝卜甜南瓜,宝贝山药蛋。 灶上一碗饭,军民一把汗, 节省虽有限,万合是十石。 细流成江河,冲破东海岸。 爱民又拥军,军民成一片, 大家齐动手,有米也有面。 食饱气不馁,战士身手健, 反攻复反攻,鸭绿江头见。 注释 ① 颇牧:战国时赵国的名将廉颇和李牧。 ② 愿宗高鲁:宗,属崇。高鲁,指高尔基和鲁迅。 ③ 上句见《老子》,下句见《汉书·郦食其传》。 ④ 粮食部长,当时称治粟都尉,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⑤ 耕三余一:即耕种三年的收获,要多余出够一年吃的粮食。这是当时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
|
续范亭文集/续磊,穆青编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