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续范亭诗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延水集——延安五老①
续范亭
    昔日商山称四皓,有如今日参谘顾,
  延安今日有五老,不是从旁来帮助。
  多年革命主力军,独立工作各分布。
  吴老战起归海外,四老踏破长征路②。
  五老俱称方面材,埋头乐干不回顾。
  延安特设休养所,一致联袂不肯住。
  徐老当世墨子徒,赤足麻鞋又健步。
  公家有马不肯骑,不要勤务来照护。
  口如悬河声如钟,苦口婆心难遏住。
  携带两个冷馒头,一天开会好几处。
  我见老人顶已秃,胼手胝足面颇瘦。
  绉纹缕缕牙齿壑,短发蓬松极有数。
  坚苦卓绝人中牛,科学精神老益固。
  只因生平有大愿,摩顶放踵所不顾。
  吴老聪明复睿智,好学深思尤工易,
  指点八卦太极图,文字源流详古义。
  热肠如电多同感,我与先生愿把臂。
  只因文盲是同乡,几乎殉道新文字。
  鲁迅为序自为文,目不识丁蒙厚赐。
  不是废除方块字,文字交流且一试。
  识面最早是谢老,桥儿沟上初一遇③,
  座中微笑秘不语,开口痛駡汪精卫。
  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先生理政务精敏,具体详尽最可贵。
  身体力行三三制④,把握政策与主义。
  我于先生印象深,最难忘者参议会。
  林老奇逸人中龙,风流潇洒有大度,
  胜任愉快政多宽,不事吹求公令布。
  童颜鹤发非导引,公余且作长征赋。
  漫天风雪巡洛鄜,怀古不忘杜工部。
  人人争识林老头,亲切有如家人父。
  灯前细谈几件事,米面油盐棉花布。
  只有董老未瞻韩,参政会上一支柱,
  谠论一发四座惊,各党各派齐拥护。
  延安诸老多健康,张卢朱朱李李杜⑤。
  我见人人不服老,自负青年各有趣。
  諸老不时相过从,坡陡路曲我少去。
  春意欲来诗意催,病榻清净为此句。
  抗战民主与团结,五千年来天大事。
  继往开来共此心,从容那怕老将至。
  ①延安五老为: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
  ②吴玉章同志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由法国归国到延安。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四同志均曾随红军长征,最后到达延安。
  ③桥儿沟在延安东十五里,为当时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所在地。
  ④“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所提出和实行的政策。即在政权人员的分配上,应该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⑤均为当时延安著名之老同志。
  

续范亭诗文集/续范亭遗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