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胡景铎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光明之路 横山起义概述①
中共横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横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陕西与内蒙交界处,明长城脚下,无定河中游,素有北地边陲之称。
  横山是大革命时期陕北地区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较早的县份之一。土地革命时期横山党组织几遭破坏,处境艰险,但仍然顽强地领导人民进行艰苦的革命斗争,开辟了赤源、米西两块苏区。后由于国民党军队的不断“围剿”,米西苏区丧失。1937年7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共陕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将横山并入靖边县,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横山县是国民党的统治区域。
  1944年春,时任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二五二团团长的胡景铎,因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封锁陕甘宁边区的政策不满,从驻地甘肃固原返回家乡陕西富平。1944年秋胡景铎被任命为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官。1945年春,率领李振华、姚绍文、张亚雄、许秀歧等近千名官兵,到陕北保安指挥部的驻地横山波罗堡上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蒋介石集团为了进一步实现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以便达到其消灭边区的罪恶目的,调兵遣将加强榆林的军事力量。其中调骑兵第六师十七团王永清部和十八团段宝山部驻守横山县城,十六团王伯谋部驻防响水堡和武镇,连同原驻五龙山、韩岔、高镇、石湾等地的保安九团等部,驻横山的总兵力约5000余人,统归胡景铎指挥。为了防范和监视这些杂牌部队,国民党中央直接派特务钟慎予、秦仲堂任胡景铎部的国民党部总干事,胡宗南的西安战干团派骆德让等10多人到胡部专事防共反共勾当。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派李鼎新把持国民党横山县党部。同时,流亡横山的绥德、米脂、安定县国民党县党部亦均驻在石湾镇。横山成了国民党在陕北反共的一个军事和政治的桥头堡。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了粉碎蒋介石、胡宗南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和突发进攻,中共中央指示西北局加强边区的北线工作,加强敌军工作,争取一切可能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人,孤立好战分子,为边区的自卫战争取得胜利做好准备。毛泽东主席指示西北局书记习仲勋说:“保卫延安,保卫边区,必须加强北线统战工作,争取榆林地区国民党部队起义,扩大保卫延安的战争的回旋余地。”同时,驻横山的胡景铎也同中共绥德地委和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取得了联系,请求支援他的反蒋反内战的武装起义。
  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根据胡景铎及其所部的情况,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46年春任命师源为中共绥德地委统战部副部长,专事与胡景铎的联络工作。师源到绥德后,以八路军参谋的身份,借谈判陕甘宁边区边界问题为名,到波罗堡会见了胡景铎。胡表示,他坚决跟共产党走,希望西北局派干部协助他组织武装起义,以便把部队拉到边区,用实际行动反对蒋介石打内战。据此,西北局决定接收胡景铎为中共特别党员,并先后派30多人进行协助。同时,胡景铎遵照党的指示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争取可以争取的力量,防范顽固分子,并举办训练班,对思想进步的士兵、班排长进行民主和反内战的教育。
  1946年,蒋介石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向各解放区的大规模进攻。7月1日,习仲勋在花石砭召开了西北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组织北线战役的问题。习仲勋在会上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分析了形势,详细地报告了北线备战和对榆横国民党军队进行策反工作的情况。
  与会同志一致同意毛主席的指示和习仲勋书记的报告,并着重讨论了组织北线战役、策动横山起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大家认为,榆横地区的国民党二十二军和保安团队虽然力量比较薄弱,但与胡宗南互相配合;南北呼应,对我后方是个严重威胁。特别是横山境内的石湾、高镇、武镇是敌二十二军和陕北保安指挥部的前哨据点,像插进我边区的三把刀子,平时阻我延安、绥德与三边、陇东的通道,战时将直接妨碍我军在陕北的活动。因此,加紧策动横山起义,组织北线战役,消除北线敌人对我的直接威胁,进而为解放整个榆横地区创造条件,这对于边区自卫战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会议认为,由于我方统战工作的深入进行,加之这个地区以胡景铎为首的国民党广大官兵已经表明了坚决反蒋和积极靠拢我党的态度,在其内部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组织和发动起义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加上我们把接应工作做好,成功的把握性很大。
  会议作了两项决定:一个是由联防军司令员王世泰、军政委张仲良负责北线战役的准备,支援和接应横山起义。再一个是派统战白区工作处处长范明去绥德蹲点,熟悉北线情况,待机去波罗与胡景铎直接联系,协商起义的具体计划。
  9月5日,范明从绥德出发,9日到达波罗堡,将习仲勋的亲笔信交于胡景铎,并向胡景铎传达了西北局对形势的分析和关于组织横山起义的决定。胡表示完全赞同。10日,范、胡商定了起义的事项。主要是:一,1946年10月10日起义。二,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起义后成立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三,关于在起义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及起义后的干部任职,由胡景铎提出名单,报中央批准。四,起义口号是:打回关中去,驱逐胡宗南!五,起义后的行动方案,一是趁势夺取榆林;二是只解放无定河以南地区;三是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立即撤出原防地,起义骨干部队进入边区,边区予以接应。11日,范明离开波罗堡,到延安汇报。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批准了横山起义的计划。
  为了取得横山起义的胜利,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在积极进行。后由于调动军队需要时间,加之起义地区面广、通讯联络不便等方面的原因,原定的起义时间推后两天,于12日晚开始发动。
  在波罗堡,胡景铎在起义前已全部控制了驻堡部队约600余人。12日晚,胡景铎把妨碍起义的敌对分子逐个调到指挥部软禁起来。13日凌晨,胡景铎出城迎接范明、师源和解放军入城。继又攻占了五龙山,迫使韩岔等地守军相继起义。原驻榆林海流兔庙的国民党新编二旅杨汉三连,也到波罗堡参加了起义。
  在石湾,原由陕北保安第九团团部和一个大队约600余人驻防,起义的领导者,少校团附张亚雄、少校军需主任范止英和机枪中队上尉中队长许秀歧,按照11日晚与绥德警备区副政委高郎亭商定的行动计划,于12日午夜迎接接应的两个营入城,控制了全城制高点,包围了保安九团团部。13日上午,团长张子亚投降。
  在高镇,原由陕北保安九团中校副团长秦悦文率一个大队驻守,并负责吴家园侧的防务。13日晚,胡景铎致书秦悦文,要求其就近听绥德警备区高郎亭副政委的命令行动。14日凌晨,秦悦文和大队长吴凤德集合各据点驻军700余人于高镇宣布起义。
  在横山县城,原由国民党二十二军王永清骑兵团驻守。13日,张仲良率警三旅及三边部队包围了横山城。15日,胡景铎致书王永清。16日,王永清到波罗堡,表示愿意起义,横山县城随即解放。
  在东线,王世泰率新四旅、教导旅于14日占领了镇田、武镇及鱼河堡,15日攻克米脂县万佛洞。
  在响水堡,原由国民党二十二军萧炳南营驻守。波罗堡起义成功后派兵偷袭,因叛徒告密未能成功。17日新四旅、教导旅集中兵力向响水堡猛攻。
  横山起义的消息和响水堡的告急传到榆林后,二十二军副军长兼陕北保安指挥部指挥官胡景通率两个营南下。20日,在援敌到达离响水堡10里的白界地区后,我军以部分兵力继续围困响水堡外,集中主力将援敌包围经过4个小时激战,除胡景通率少数人员逃回外,其余均被歼灭,21日,攻克响水堡。
  横山起义结束后,中共中央考虑到榆林邓宝珊所部还有争取的可能,加之榆林守敌方面已有准备,南线胡宗南又以重兵压境,随时都可能对边区大举进攻,为了不使我军腹背受敌,两面作战,以便集中兵力对付南线敌人,中共中央和西北局决定暂时放弃夺取榆林的方案。
  10月14日,中共中央和西北局发来贺电。边区政府财经办副主任贾拓夫、北线战役指挥部总指挥王世泰、政委张仲良到波罗堡慰问起义部队。他们传达了西北局的指示,正式宣布所有起义部队统一编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任命胡景铎为师长,范明任政治部主任,师源任副主任,李振华任参谋长,姚绍文任副参谋长,范止英任供给部长,李炳荣任副部长,姜哲任卫生部长。骑六师下编五个团,第一团团长张亚雄、第二团团长魏茂臣、第三团团长杨汉三、第四团团长张伟如、第五团团长王永清。
  胡景铎率全体起义官兵发表通电,反对蒋介石卖国内战政策,拥护邓宝珊将军等为和平建国而奋斗。
  10月下旬,各地起义部队在摧毁了当地反动政权以后,把地方政务移交给边区工作团,奉胡景铎的命令,陆续前往武镇进行整编,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接待和慰问。
  11月4日,起义部队在武镇广场举行了骑六师成立庆典大会。榆横各界3000余人云集广场,热烈庆祝这一支革命队伍的诞生。四乡农民欢欣鼓舞,携带慰问品,前来祝贺,同时也庆祝自己翻身得解放。在反复高奏的胜利进行曲中,绥德分区文工团秧歌队进行了表演,各界代表向胡景铎将军献旗致敬。
  隆重的庆祝典礼开始后,贾拓夫代表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边区参议会及各群众团体致词,祝贺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的成立,祝贺榆横地区10余万人民的解放。他说:“这次起义是对蒋、胡的沉重打击,是被迫卷入内战漩涡的全国军队的实际榜样,给全国民主和平运动增添了新的力量。”他又特别指出:“胡将军起义并解救榆横人民,是继承了西北历次革命传统,是西北革命先烈胡景翼将军革命精神的复活。”他勉励并寄希望于骑六师全体将士:“忠心为人民,学习好本领,上下一条心,军民一家人。”
  联防军副政委张仲良和先前在安边起义的将领曹友参也到会祝贺。各界代表致贺词后,胡景铎将军在热烈的掌声中宣誓就职,并代表骑六师全体将士发表了骑六师成立通电。
  庆祝大会后,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将军、西北局、边区党政军领导人习仲勋、马明方、张德生、曹力如、王维舟、阎揆耀和林伯渠、李鼎铭、刘景范等分别致电祝贺。11月27日,解放后的榆横新区,在武镇成立了榆横行政区政务委员会,胡景铎兼任主任。
  起义部队由于成份复杂,在武镇集结整编期间陆续减少了一些(张伟如、高乐天等只身逃跑,王永清率部叛变)。党为了保存和培养这支部队,整编后于12月初调往延安。
  12月17日,胡景铎率领骑六师抵达延安,受到了延安党政军民的热烈欢迎,22日,周恩来、朱德看望了起义部队,并作了重要报告。24日,中央军委在延安枣园小礼堂举行了欢迎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习仲勋、王世泰等中共中央和西北局领导人接见了骑六师营以上干部,毛主席在会上讲了话,对骑六师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指出:“骑六师起义给西北旧军队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1947年元旦,骑六师在延安举行“打回关中去,解放大西北”的誓师大会。春节前夕,西北局给骑六师全体将士佩发了横山起义纪念章,以示纪念。
  1947年2月,胡宗南准备进攻延安时,骑六师正式编入西北野战兵团第四纵队的序列,奉命西进,解放大西北。转战陕北、关中、西府、陇东,参加了解放兰州的攻坚战,历经数10次战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① 本文载自《横山起义资料集》,标题系另加。
  

胡景铎将军/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