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胡景铎 > 其他资料
|
光明之路 五千义旅退出内战① |
姚绍文 |
|
|
姚绍文② 1946年10月13日,胡景铎同志为反对蒋介石独裁卖国打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率部在横山举行起义。 1936年,胡景铎在国民党八十四师高桂滋部担任学兵连连长。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又在北方连续制造华北事件及冀东事件,加速亡我,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景铎同志受此激励,从思想上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民族统一战线,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亡国主张。 在平型关我们与八路军并肩作战本已有倾慕之心,加之1938年3月,我们经过延安住了3天,受到八路军的欢迎,并聆听了毛主席关于抗战时事报告,使我们更增加了学八路军的信心。为了培养学习八路军的教员,胡曾选拔两名最优秀的学员张自新、边紫坤留抗大学习。 1944年,十七军驻甘肃固原,毗邻边区,胡景铎同志时为团长,劝高桂滋军起义进入边区,未成。1945年3月带李振华、张亚雄、许秀歧等及新兵去陕北波罗。 石湾、吴家园侧、高镇、油房头伸入边区腹地,既是绥、米通向三边的要道,也是榆横国民党军军粮供应之地。胡景铎同志来到波罗还没有到过外防,为了认识干部、了解地理情况,我建议他巡视防地,他同意了。走了一圈,在石湾和张亚雄、许秀歧交谈了当前的形势,但如何干没有确定。回来走到殿市(波罗南30华里)听说日寇投降了,起初还不敢想信,到了波罗才证明属实。祖国抗战8年取得了最后胜利,自然举国欢腾。但是许多杂牌军已被蒋介石整编或撤消番号,今后又向何处去呢?进步的人士莫不寄希望于共产党。当毛泽东主席由重庆回到延安后,胡景铎同志即通过绥德地委向西北局习仲勋同志写信,请求支援起义,习表示欢迎,并经过绥德地委派交通员取得了联系。 1946年春,西北局先派师源经榆林到波罗来,向胡景铎同志传达了西北局支持起义的指示,继之范明同志来和胡景铎同志交谈了起义组织领导问题。党的方针是:“建党建军,长期隐蔽,待机而动。”根据以上指示,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分析了原大队以上干部对革命的倾向 首先肯定胡景通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必须十分提防;其次是薛宏道,薛宏道在张子亚担任十三团团长驻波罗代胡景通处理日常工作期间,对胡用人是有意见的。因薛跟胡来陕北早,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不赞同张的工作。现在他以参谋主任驻波罗代胡指挥官处理日常工作,矛盾有了缓和,以他对胡景通的责任讲不允许、也不可能同我们一起搞起义;第三是秦悦文,秦为人正直,有自己的见解,但不轻易暴露,并且同薛较好。过去群众曾称薛、秦与莫居昆、井文祺是胡指挥官的“四大金刚”,担心一下子不易转过来(秦和习书记好,当时不知道)。莫居昆当时已没有工作,准备回家。井文祺确系胡指挥官的“典韦”,只认胡一人。团长张子亚为人正直,对士兵比较爱护,忠于胡家、忠于靖国军,思想跟不上时代。他曾根据欧阳修的《朋党论》说:“‘黨’字尚黑,不是好东西”。王达省当时也没工作,但不容轻视。因他在立诚学校担任过教员,胡景通、薛、秦均称之为王先生。好在他手有积蓄,已不多管事。三大队长高乐天是殿市人,过去不知如何,但当时表现比较阴险,必须提防。其他二大队长吴凤德是跟秦的,武之真、张云从等都是拥护胡指挥官的,但已无意要有什么作为。总之,当时一部分人的特点是:家境小康,没有经过抗日战争,手中有积蓄,家在关中,大可不必再为五斗小米折腰。但起义是革命,不是儿戏,也不可丧失警惕。如波罗小学校长雷某,本是景铎同志一起带到陕北的,按理应该能依靠。但经和张怡祖同志多次接触,发现雷行为可疑,便汇报景铎同志,想办法把他介绍回关中,后来证明雷是特务,被我政府镇压,这就为起义工作增加了保证。 二、成立训练班,宣传民主反对打内战 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一贯消极抗日,积极限共,压制杂牌军队,一般士兵和下级军官是很少知道的。日本投降后,人人盼望和平,盼望建设,而蒋介石却反对民主搞独裁,大举进攻解放区打内战。由于宣传工具掌握在敌人手里,士兵耳目闭塞,特别是陕北交通不便,师以下没有收音机,连队只有一份榆林报纸,到了连队就成了历史资料,也没人去看,士兵文化生活极为可怜。办学习班可以揭露蒋介石的黑暗,主要揭露两点:一是蒋介石借美国武器打内战;二是借接收日本人财产大发国难财。大官大贪污,小官小贪污,激起了群众对蒋介石的仇恨。训练班第二期还没办完,榆林就传说,“波罗反蒋空气很高”。事实上,原先办训练班,准备除揭露蒋介石罪恶外,还计划从中挑选培养一批班、排干部作为起义骨干。不料训练班一开始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如第一期学员回去后,三大队长高乐天就反复盘问训练班讲的什么,有没有什么组织?加上当时党指示的方针是“长期隐蔽,待机而动”,怕过早暴露了反而影响大局,因而放弃了组织工作。 三、劝说张伟如起义 张伟如青年时期曾在胡景翼将军的靖国军当过下级军官,擅长袭击战,他到陕北来是投胡景通的。据说宁条梁“泥八子”就是他奇袭消灭的。当时他带一个连驻波罗,有120多人,直属胡景通指挥,颇为精壮。是缴他们械呢?还是劝说他一同起义好呢?我们采取了后一个方针。经过多次谈话了解,知道他与胡景通有矛盾。经劝说,他表示愿意跟胡景铎同志起义,并自告奋勇,愿带他一个连用奇袭办法消灭驻响水堡二十二军的一个营。因响水堡地形险要,城墙完整,是横山县最坚固的一个堡子,我们同意了他的建议。至此,波罗三个连队,一个警卫排,一个训练班就通通掌握在我们手里。 四、应变准备 “宁错杀一百,不放过一个共产党员”是蒋介石一贯的手段。武装起义在对方来说就是叛变,对叛变是不会留情的,当时南门外就有因共产党嫌疑被杀的士兵。革命者视死如归,但不能不提高警惕。波罗反蒋空气很浓,7月已在榆林传开,8月初不知为什么胡景通却把中层领导军官,薛、秦、吴凤德、高乐天等人,分别召到榆林谈话,就是没有我。是暴露了呢?还是胡景通有什么打算?景铎同志也不知道,不能不提高警惕。当时波罗的部队有两个连是胡景铎同志带来的,秘密做了准备。一是保胡景铎同志及其家属安全;二是准备随时行动,全部起义来不及也要争取部分起义。南门钥匙严加控制,李振英同志担负了这个任务,因他自抗日战争起就一直跟胡景铎同志。9月初李振华同志因起义准备工作的需要,借母病为由请假回关中。下旬胡景通又着胡景铎同志去榆林,去不去?去,怕事情泄露被扣;不去,会发生怀疑,违背党“长期隐蔽,待机而动”的指示。经分析认为榆林对我们的活动还没有抓到真凭实据,指挥官、副指挥官毕竟是亲兄弟,加上有胡希仲同志在榆林,虽然走的路不同,但还没有到下毒手的时机,所以最后决定去。景铎同志临行时嘱告:“一切要做好准备,万一我被扣,你们就照第三方案行动,由乌龙山入边区。”并由他函告石湾张亚雄同志警惕,采取同样行动撤往边区。走后我和李振英、程仲元作了研究布置,认为此时胡来波罗还不会带部队,最怕的是他带少数警卫人员突然入城,使薛宏道召集有关干部开会,在会上扣押我们3人或一个一个地叫去扣押。因此,我们就暗派警戒,设下埋伏,不管什么时候不能叫他入城。方法是不论他进南门(平时多进南门),还是进北门(防有变化),不问情由,立即用机枪、手榴弹射杀,尔后我们迅速入边区。南门由李振英亲自负责,北门由程仲元亲自负责,万万不可有失,不然我们就会人头落地。幸胡未来。后为习仲勋书记知道,笑说“景通走运”,10月初景铎同志由榆林返波罗。 西北局对我们起义工作从一开始即十分重视。1946年6月底,蒋介石和他的美国主子认为已经有了充分准备,认为可以在3个月至6个月的时间内消灭全部人民解放军。6月26日蒋介石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党组织在7月中旬即派师源同志到波罗,输送优秀党员干部杨万军、王钰、雷玉杰等10余人先到连队工作(后继续来了数10人),加强了组织领导力量。9月,西北局又派范明同志到石湾(在许秀歧家)传达:一,毛主席指示,蒋介石破坏停战协定,破坏政协决议,在东北占我四平、长春等地后,现在又在华东、华北大举向我进攻,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我们当前还存在困难,必须做持久打算,我们是一定要胜利的。并要求我们要好好准备,要“长期隐蔽,待机而动”。二,中共中央和西北局已经批准了胡景铎、李振华、张亚雄、姚绍文、许秀歧、杨汉三、魏茂臣等同志入党。 胡是中央批准的,党龄从7月1日起,没有候补期。其他同志是西北局批准的,党龄从8月1日起,候补期半年。当场只有胡、张、许和我4人。人人热泪盈眶,深深感谢党对我们莫大的信任,也给我们增加了无穷的力量。 这时,蒋介石更加紧了军事进攻。占我承德和集宁后,公然发动了对张家口的大举进攻。陕西胡宗南部也在准备蠢动。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在陕甘宁边区提前发动横山起义,组织北线指挥部,由王世泰同志指挥。西北局派范明同志到波罗,传达了党对起义的指示,并征求胡景铎同志的意见。当时提出以下三个方案:第一,从边区派出一个旅以上兵力,协助骑六师直取榆林,榆林城内已由魏茂臣、胡希仲同志联系好两个连队愿意起义,开城门和控制城内制高点。解放军进城后,迫邓宝珊、左协中起义。第二,派两个团的兵力,配合起义部队行动,首先解放无定河以南地区,使榆林失去横山等地屏障,直接暴露在我军威胁之下。第三个方案是,一旦出现不能控制情况,景铎同志立即撤出原防,率领骨干进入边区,边区予以接应。中央采取了第二个方案,既能使敌自顾不暇,不敢南犯,又能维持以前较好的统战关系。 起义时间中央定在10月10日,因地区辽阔,东起镇川,西至横山、石湾等地,战线较长,通讯联络不及,改为10月13日。当时榆横战役北线指挥部决定分为东西两线。 东线:边区兄弟部队13日扫清镇川及武镇外围,14日全部占领以上两镇及鱼河堡,15日攻克万佛洞,完成了东线战斗。 西线:13日按计划,李振英、程仲元连先据守波罗不动,张伟如连奇袭响水堡解决二十二军肖炳南营,成功后李振英攻占五龙山。海流兔庙杨汉三连解决井文祺连后向波罗靠拢。石湾张亚雄、许秀歧、范止英同志在绥德地区部分武装协助下,起义成功后即迅速进围高镇及吴家园侧,争取秦悦文、吴凤德等起义。横山城由边区派出部队攻击。当天,波罗、石湾两地,兵不血刃,军民相安,欢庆解放。在榆林的胡希仲、魏茂臣同志也由杨宪臣同志接回波罗,只是张伟如连奇袭响水堡,因叛徒先至城边泄密,未能成功,只起围城作用。井文祺连事前有警觉,加上我援助部队迟到而逃向榆林。横山县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日未克。14日凌晨,秦悦文同志派人给景铎同志送信,愿意一同起义。景铎同志立即复信表示欢迎,高镇、吴家园侧解放。晚上指挥部某副官献计愿去横山劝王永清起义或投降,景铎同志即写信令往。15日晨,他为了取得我们信任,又要求同杨俊亨同志同往,许之。16日,王永清、王达省同到波罗接受编制,横山也告解放。所有国民党特工人员均被一网打尽。此时榆横战役北线指挥部领导同志王世泰、张仲良、张文舟、郭宝珊等来到波罗,根据西北局指示,宣布了骑六师师长胡景铎、参谋长李振华、一团团长张亚雄、二团团长姚绍文、三团团长杨汉三等任职命令。我因事前请求到延安学习未就职,后任六师副参谋长。17日,我军主力围响水堡,20日夜打援,歼敌两个营,21日克响水堡,解放了无定河以南纵横200余华里地区,12万人民,并给保卫延安的我军扩大了回旋余地。 党为了培养这支起义部队,12月中旬南调延安训练,这是中共中央及西北局对我们全师广大指战员的信任和培养。24日,中央首长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在枣园接见了胡景铎、李振华、张亚雄、姚绍文、许秀歧、杨汉三等同志,使我们感到终生荣幸,愿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直至贡献自己的生命! ① 本文原载《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史料选编》。 ② 姚绍文,河北省沙河县人,横山起义的参与者,起义后任骑六师副参谋长,解放后曾任陕西省第二纺织职工医院院长,已离休,住咸阳市。 |
|
胡景铎将军/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