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陈嘉庚 > 全文图书 > 陈嘉庚先生纪念册
|
回忆在南洋和陈嘉庚先生接触的日子 |
丁波 |
|
|
中国演出经理公司经理 丁波 一九五七年的春天,我有机会在广州会见了陈嘉庚先生。那时候,陈老先生满面红光,又健康,又乐观。以後几年,虽然很少机会看到陈老先生;但是,只要一有机会见到从南洋回来的老朋友,像庄希泉、庄明理、王源兴先生等,我们总是要谈起陈老先生的健康来的。他们告诉我,陈嘉庚先生为了重建、扩建集美学校,不止亲自筹集经费,审查建筑图纸,并且经常到工地去视察,精神非常健壮,当时,大家一致认为:陈老的精神,我们好些中年人也比不过他。 一九六一年我调来北京工作,有机会经常可以见到好些南洋回国的老朋友,他们心情很沉重地告诉我:陈老卧病了,一九五八年初就病了,而且是患了不治之症——癌症。当时我虽然非常难过,但是我总是想,陈老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旺盛的,我仍然相信他老人家一定能够活下去。 不幸得很,就在今年八月十二日的清晨,当我拿起人民日报阅读的时候,在第一版上,我看到了陈老先生端庄、肃穆而又慈祥的照片上,框上一道黑边。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当我冷静下来,细读下面的文字的时候,我又不能不相信了。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治丧委员会的名单也登出来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顿然不自禁地沉湎在深沉的回忆里。 我想起十五年前,当我们「中艺社」(中国歌舞剧艺社)到达新加坡的日子,好些关心我们的朋友,告诉了我们不少关於陈嘉庚先生关心艺术宣传的事迹。他们谈起抗日战争初期,上海「武汉合唱团」到了南洋,得到了陈嘉庚先生很多的关怀和支持;他们又谈起「新中国剧团」在南洋的日子,陈嘉庚先生不仅支持他们,而且亲自领导筹募了大批物资和外币,有力地支援了祖国抗战,鼓舞了祖国人民抗战信心。 一九四七年二月某日,我们「中艺社」全体同人到怡和轩去拜访了陈嘉庚先生。果然,他以长者的风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我告诉他我们这一批年青的艺术工作者,八年来都是在抗战前綫工作时,他总是同情地点头;当我提起国内情况不好,这些青年人被迫离开了祖国,来到海外的时候,他摇摇头,感情沉重地一句话也不讲。当我站起来向他告别时,他才说了简单的几句:「我欢迎你们到南洋来。你们有什么困难的话,我一定尽我的力量帮助你们。」我对他的热情帮助表示感谢之後,马上邀请他和我们全体留一个影,他毫不犹豫地答允了。在拍照中,他老人家以慈祥的眼光,看着我们每一个年青人,亲切地说:「你们到了南洋,一定会有广大侨胞支持你们,因为你们是坚持抗战、坚持团结的人!」陈老这几句话,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每个人都牢牢地记住了这几句话。 从此以後,我们在新加坡、马来亚活动一年多,所到各地,所做工作,都得到陈老先生直接间接的帮助。我们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华艺术专科学校」,得到了陈老先生的支持与赞助;我们的演出,也是受到陈老先生的关怀。一九四八年冬,当我们在新加坡演出反映华侨生活的话剧「海外寻夫」时,陈老先生也来看了。看完後他非常高兴地说:「你们演了华侨的生活,受到了华侨的欢迎,做得对!」之後,陈老先生还连续地看了我们好几个戏的演出。我们知道,陈老先生是不大喜欢看戏的,但是,他对我们总是这样关心。 一九四八年底,国内政局有了很大好转,我们就决定离开南洋回祖国。当我向他提起回国的事情时,他又很高兴地说:「你们在南洋做了很多工作,华侨不会忘记你们。现在祖国需要你们,你们应该回去。」当时,他又问我有什么困难没有。我告诉他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只是我们想买些药品和电影器材回去。他不等我说完,就说:「这是应当的。你们再表演几次,我可以动员更多人来看你们的戏,问题就解决了。」果然,当我们在新加坡举行告别公演时,陈老先生嘱咐了好些侨领用筹欵的方式买了票,看了我们的演出,结果,我们的想法,在陈老先生和侨胞的支持下,很快变成事实了。当我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要离开新加坡,向陈老先生再三表示感谢时,他说:「这些,完全是华侨的力量。我只是说几句话而已。」是的,陈老先生从来是不爱多说话的人,但是他的话,在华侨中是有威信的,是为千百万侨胞所尊重的! 我很久凝思着在南洋的日子里同陈老先生相接触的情景,一幕幕的活生生的事迹,在我眼前晃过。陈嘉庚先生健康而又肃穆的仪容,彷佛就在我的身旁,陈嘉庚先生仍然活着,活在我们每一个华侨的心里! |
|
陈嘉庚先生纪念册/陈嘉庚先生纪念册编辑委员会编.—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