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陈嘉庚 > 全文图书 > 陈嘉庚先生纪念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陈嘉庚先生二三事
胡伟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委员 胡伟夫
  爱国老人陈嘉庚先生,最近因久病医治罔效,寿终於北京,享年八十八岁。噩耗传来,使我在悲痛之余,思潮又彷佛萦回到三十多年前在那闽海之滨的学生生活和其他旧事的回忆中去了。
  我是陈先生所创办的集美学校的老校友。集美学校原是陈老在家乡开办的许多教育事业之一。我於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曾在那里度过幸福的学生生活。那时的集美学校,已经办得颇具规模,除了已举办的幼稚园、小学、中学、男女师范和水产、商科各部以外,还有幼稚师范和农林两个部。等到我在师范毕业的那年,集美学校已经是个拥有一千多学生的学府,而集美一乡,也以「学村」之名,著誉於全国各地。
  陈老一生热心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曾经将他自己的全部不动产,拨作办学基金,为中外人士所同表敬佩。他除了在家乡创办集美学校之外,还在厦门市创办厦门大学。在侨居地的新加坡,先後倡办道南、爱同两小学、崇福女学、华侨中学、南侨女子中学等校。陈老在办学的事业中,尤其注意师资的培养。譬如前列各校,即有不少是属於师范一类的;而厦门大学的教育系,也是当时国内各大学中有名的学系之一。记得我在那里读书的时候,学费免缴,膳费特廉,而我的前几期同学,不仅学、膳费全免,文具有津贴,甚至服装也有补助,这样就使家境贫寒的学生,增加了就读的机会,培养出不少人材。
  我是一个晚辈,和陈老先生相识较迟。记得在认识他之前,只知他在南洋是首倡种植橡胶、黄梨的少数几位华侨领袖之一。在他经营实业的全盛时期,企业的分支机构遍设於国内外许多重要商埠。可是曾几何时,陈嘉庚公司所出产的胶轮,被美国福特和兀也的制品所挤垮;胶鞋被日本产品倾销所冲击;而外国银行又乘机对它施加压力;於是,他的企业终至被迫宣告结束。这是殖民地的工商企业,必然受制於帝国主义金融、垄断资本的一幅写照;而陈老秉承华侨优良传统所夙具的爱国反帝的意志,经受此一番严峻的考验,就更加趋向坚决了。
  陈老从一九一零年参加同盟会组织,赞襄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事业起,凡有募欵支援祖国的运动,几乎无不首为之倡。特别自抗日战争爆发以後,他当选为南侨总会的主席,曾通电反对汪精衞公开叛国和蒋介石对日谋和,为全国人民所钦敬。当陈老在一九四○年率领南侨回国慰劳团返抵大後方时,据随他同行的李铁民先生告诉我,蒋介石曾对陈老多方施展拉拢手段,极尽巴结之能事。但陈老目击蒋介石反动集团贪污腐化、独裁专制的一系列祸国殃民罪行,就在同年的六月,冲破重重障碍和留难,不辞道远,访问陕甘宁边区的延安。在那里,他亲眼看到毛主席坚决领导全国人民对日作战的伟大卓绝精神,深表敬变和感戴,为他日後的继续竭诚拥护中国的革命事业开其先河。记得当陈老回到新加坡,召开南洋华侨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前夕,蒋介石曾派他的党徒吴铁城到马来亚等地,勾结当时的殖民统治者,阴谋对陈老加以迫害。因此,就在那次大会上,陈老大力号召华侨拥护祖国团结抗战,反对向日妥协投降,并把意图到那里欺骗华侨的蒋帮总领事,当场赶出会场。陈老这种忠诚爱国、持正不阿、大义凛然的精神,在那时的华侨社会中,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和陈先生的有所接触,是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後,在新加坡负责南侨日报编务的那段时期。当时,陈老看到祖国疮痍未复,而蒋介石反动集团又阴谋向解放区大举进攻,他义愤填膺地领导广大华侨,反对蒋介石集团祸国殃民的勾当。同时,并开办南侨日报,聘胡愈之先生任社长,作为团结华侨爱国的宣传机关。陈老是报社的董事会主席,凡有重要言论要发表,一定亲自拟稿送来报社。他曾致电当时的美国总统,抗议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又曾声明不承认蒋政权与美帝国主义所订的各项卖国条约,并严斥蒋较之石敬瑭、秦桧、吴三桂、汪精衞诸贼,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言论表达了广大爱国华侨的正义之声。
  陈老一生自奉俭朴,可以说达到公尔忘私的地步。他打从大战结束返回新加坡以後,一直住在名为怡和轩的社团内,举凡办公或接见宾客,都在该处楼上进行。他以年逾七十高龄的老人,不时工作到深夜而不知疲倦。我们报社有要事相商,也常在那里请教於他而获得完满解决。甚至就在春节团拜期间,他老人家也不回住宅度岁,他的儿孙们只好分批到怡和轩去行祝贺礼。据说有的儿孙,年中还仅仅只有那么一天,才有机会和他老人家闲谈家常哩!
  陈先生是我们华侨领袖人物,是一个爱国爱乡、热心文教公益事业的爱国老人。他的不幸逝世,是我们华侨的一大损失,也是我们祖国的一大损失。
  

陈嘉庚先生纪念册/陈嘉庚先生纪念册编辑委员会编.—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