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阎家洼会议
王世泰
    红四十二师和二、三路游击队组建以来,在陕甘边特委和师党委领导下,艰苦战斗七个月,转战东西南北,经历大小数十仗,歼敌两千余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对陕甘边根据地的多次“围剿”,巩固扩大了照金和南梁根据地,建立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军事委员会。
  与此同时,陕北革命斗争形势也在蓬勃发展,特别是谢子长回到陕北以后与陕北特委一起,领导游击队与敌人开展积极的斗争,使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并于7月初在安定县杨家峁正式成立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由谢子长担任,郭洪涛兼任政委,贺晋年任参谋长。总指挥部一经成立,就在谢子长的亲自指挥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7月下旬,谢子长率陕北游击队南下与红四十二师会合。
  两支兄弟部队会合,使南梁根据地顿时热闹起来。边特委和军委以及边区群众对兄弟部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杀猪宰羊,进行慰问,并赠送了一批武器;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也派人慰问了红四十二师的伤病员。两支部队亲密无间,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充分体现了手足的情谊,战斗的团结。特别是志丹、子长两位老战友重逢,更是激动不已,总结回顾了过去斗争的经验教训,商谈议定了今后的行动方针和任务,并决定在阎家洼子召开联席会议。
  7月下旬,在阎家洼子召开了有陕甘边特委、红四十二师师委以及陕北军政主要负责人刘志丹、谢子长、高岗、习仲勋、杨森、张秀山、王世泰、赵国卿、龚逢春、郭洪涛、贺晋年以及红二十六军连级以上干部和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支队长以上干部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三条:一是总结陕甘边根据地和四十二师革命斗争工作;二是传达上海临时中央局、中央北方代表的两封信;三是研究商讨陕甘边、陕北今后工作的方针、任务。
  会上,首先由杨森代表红四十二师党委汇报了建师以来,部队发展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和今后发展方针、政策等建议。杨森的汇报和建议,得到与会大多数同志的赞同。大家肯定了四十二师成立以来所做的各项工作,认为四十二师面对敌人多次“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有力地粉碎了敌人“围剿”,而且创建了南梁根据地,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认为四十二师所提出的今后方针符合实际,是可行的。
  其次,宣读了上海临时中央局、中共北方代表的两封信。这两封指示信,因受当时统治全党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不顾客观事实地把红二十六军坚持游击战争,为开创革命根据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否定得干干净净。会上有个别人,也对红二十六军进行指责,并于以后书写《红二十六军长期斗争的主要教训》一文,从根本上否定红二十六军的功绩。与会者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还不知道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但都感觉到那些空洞的议论,不符合事实的批评,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所以,没有进行讨论,会议中心则集中于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并形成了几个决议,会议同意杨森代表四十二师作的汇报和今后工作的建议;决定红四十二师派红三团北上陕北,粉碎敌人对陕北的第一次“围剿”,发展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争取尽快地把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决定撤销高岗红四十二师政委职务,由谢子长任红四十二师政委。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