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
王世泰回忆录——冬季攻势 |
王世泰 |
|
|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我华东和中原战场在相继攻克开封、济南、郑州等重要城市后,正式发起淮海战役。此时,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已不足300万人,而我军则增至300多万人。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已占有优势,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 西北战场的胡宗南集团、青宁二马和邓宝珊等部自进攻陕甘宁边区以来,已被我军累计歼灭16万多人,军心动摇,士气低落,战斗力锐减。为扭转一败再败的被动局面,胡宗南集团一方面拉丁抓夫,扩充兵源;另一方面,调整部署,剜肉补疮。荔北战役之后,为阻止西北野战军南下,胡宗南以九十军附六十九军一四四师、七十六军附三十六军一六五师、一军附三十军三十师组成了3个防御集团,分守合阳、澄城、蒲城地区,形成了相互机动增援的防御体系。将被我重创的三十八军、六十五军、三十六军(欠一六五师)、十七军四个军分别调至三原、富平、大荔、临潼等地进行整补。另以三军、五十七军、六十九军(欠一四四师)、二十七军部署于铜川、耀县、咸阳、西安、潼关、商洛等地,构成了以确保西安为中心的守备网络。 为配合淮海战役,钳制胡宗南增援淮海战场,解决部队过冬的粮食和服装问题,11月6、7日,西北野战军前委召开会议,讨论分析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重点围绕西北战场的现状,对发起冬季攻势的作战方案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确定了以突然袭击方式打击澄、蒲、合地区敌军一个集团或一部,调动另两个集团来援,于运动中歼灭二至三个师的作战方案。 11月14日,合阳守敌一四四师四三○团为侦察我军动向,黄昏进抵临皋。我驻守徐水河以北地区的二纵即以三五九旅包围该敌,并以独立四、六旅切断敌军进攻,于15日全歼四三○团。二纵参战部队求胜心切,于15日晚又向乳罗山守敌一四四师师部及四三一、四三二团发起攻击。经通宵激战,虽歼灭守敌两个营,但招致敌第一军、第六十五军、第十七军十二师东进蒲城增援,打乱了我军原定的作战部署。为此,彭总决定以一部包围铜川、耀县之敌,调动敌军西援,主力集结荫蔽于澄城、白水、蒲城间打援。其部署是:以第一、四纵队附警备四旅和骑兵二旅组成右翼兵团,于20日向铜川、耀县守敌发起攻击,以第二、三、六纵队集结于洛河两侧寻机打援。 21日,我右翼兵团进至韩村、康庄、底店时,与敌第三军十七师遭遇。我一、四纵队除留警备四旅控制陈炉镇外,22日拂晓向草滩、康庄发起攻击,歼敌十七师大部及第三军军部两个营,击毙少将师长王作栋,歼敌6105人。23日,我右翼兵团攻占铜川以东军台召岭、店子坡等据点,歼敌二五四师一部,24日,炸毁黄堡镇以北铁桥,攻占黄堡镇火车站。 我右翼兵团的积极进攻,使敌军误认为西北野战军主力在铜川、耀县地区。驻守洛河以东的敌第一军和第六十五军向铜川增援。驻守澄合地区的敌第七十六军、九十军和三十六军一六五师分头西进。25日,西进敌军发现了我设伏在蒲城、石羊间的左翼兵团,立即停止前进,就地构筑防守工事,伏击已不可能。但由于敌军中途改变计划,布防比较分散,造成了我军可能各个击破的有利战机。25日下午,我左翼兵团二纵队奉命向洛河西岸的第七十六军二十四师发起攻击,歼其一部,该敌主力向河东永丰镇收缩。当晚,我二、三纵队东渡洛河,以一部堵击可能南逃的敌军、抗击北上援军,主力则向永丰镇敌七十六军发起猛攻,于26日扫清了永丰镇外围据点。为确保消灭永丰之敌,彭总立即决定将右翼兵团调至上王镇、罕进、白堤阻击蒲城可能东援之敌,并将六纵队调至石羊及其以南,以备抗击南面之敌并与一、四纵队形成夹击敌援军态势;以二纵和三纵独立旅围攻永丰。28日,二、三纵队对永丰之敌发起总攻,并以坑道爆破与云梯登城结合的办法攻入镇内,与镇内之敌展开激烈巷战。经过7小时战斗,全歼敌七十六军。其间,胡宗南曾命令第九十军及三十六军一六五师和第一军、第六十五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军等部分别从东、西两路增援七十六军,但在我阻击部队的坚决抗击下,或中途被阻,或惧歼绕道、或畏缩不前,待29日进至永丰地区时,我主力部队已撤出战斗。 冬季战役,共歼灭敌军1个军部、3个师部、9个团27个营,共2.5万余人。其中毙伤敌十七师师长王作栋以下7600余人;俘敌七十六军中将军长李日基、少将参谋长高宪岗、吴永烈、于厚之和上校副师长张恒英以下1.7万人,投诚300余人。这一战役的胜利基本结束了渭北地区的拉锯战,巩固了澄城、合阳、白水解放区;有效地钳制了胡宗南集团,配合了淮海战役,缴获了大批物资,为冬季整训创造了有利条件。 冬季战役结束后,中共西北野战军前委于12月4日至6日召开了第四次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冬训和地方工作,通过了《关于冬季群众工作的指示》。之后,西北野战军各纵队利用胡宗南准备作战略撤退的有利机会,从12月上旬到次年2月中旬,进行了两个半月的冬季训练。结合冬训,各部队积极协助地方,深入广泛开展政权建设工作、群众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土改和减租减息工作及反霸、反特等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军政关系,提高了技术、战术水平,为1949年取得更大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
|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