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贾拓夫 > 其他资料
|
贾拓夫论文索引 |
|
|
|
1.试析陕甘宁边区党委系统的整风/陈福荣,贺延荣//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习仲勋在吕梁的革命活动/李俊有//党史文汇,2013(3) 3.一部小说引发的一场冤案/邢成思//文史精华,2013(5) 4.“陕北肃反”问题的解决/魏德平//文史精华,2013(6) 5.张闻天主持解决“陕北肃反”研究/魏德平//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3) 6.1935年初西北根据地形成原因探析/魏德平//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4) 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有几块革命根据地?/李荣珍//百年潮,2013(6) 8.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调查研究/李小娜//传承,2013(9) 9.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的实践述评——基于1941-1945年的调查研究资料/李小娜//传承,2013(11) 10.略论陈云的货币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赵学军//理论建设,2011(1) 11.1935年陕甘边苏区和红26军肃反问题考论/黄正林//史学月刊,2011(6) 1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机构/康基柱,梁琛,苏艳//满族研究,2011(2) 13.刍议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研究机构及其影响/贺小娜//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4.毛泽东对陕北红军战略发展方向和部署的科学谋划/李新市//党史文苑,2011(23) 15.高岗人生中的三次偶然/杨凯//文史天地,2012(3) 16.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工业/王晋林//抗日战争研究,2009(1) 17.《刘志丹》:一部命运多舛的长篇小说/熊坤静//党史文苑,2009(7) 18.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机构考辨/陈福荣//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1) 19.郭洪涛的革命“三部曲”/何立波//党史博采(纪实),2010(4) 20.高岗的前半生/温相//同舟共进,2010(5) 21.地权、佃权、民众动员与减租运动——以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为中心/黄正林//抗日战争研究,2010(2) 22.论团结抗日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周锡银,郎维伟//青海民族研究,2006(1) 23.论《刘志丹》——一部命运坎坷的小说/詹玲//文学评论,2007(1) 24.习仲勋:陕甘宁边区土改纠偏/贾巨川//百年潮,2008(6) 25.毛泽东与习仲勋/霞飞,张淑敏//党史博采(纪实),2008(6) 26.陈云:陕甘宁金融的“红色掌柜”/熊亮华//中国金融家,2005(9) 27.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述论/闫丽娟//兰州大学学报,2004(3) 2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1937.7─1945.8)──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研究之三/金炳镐,陈延斌,张军//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4) 29.小说《刘志丹》被批判内情/子舒//党史纵横,2002(4) 30.纪念西安解放50周年/刘玉川//陕西档案,1999(2) 31.民族区域自治:《共同纲领》的创造/庞松//百年潮,1999(10) 32.西工委与《回回民族问题》——纪念《回回民族问题》出版60周年/王伏平//回族研究,2001(4) 3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研究/闫庆生,黄正林//近代史研究,2001(3) 34.从瑞金到延安——中国苏维埃运动中心转移的曲折历程/雷云峰,李耀萍//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1) 35.西北红军在长征胜利中的历史地位/李彬,姚文琦,马玉卿//理论导刊,1996(11) 3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实践/刘吉昌//贵州民族研究,1997(2) 37.以和平方式和经济手段解决土地问题的探索/宋金寿//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5) 38.抗战时期延安的回回民族研究/张剑平//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39.抗战期间党贯彻土地政策所遇到的阻力及采取的对策/赵熙盛//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3) 40.刘志丹传略/李振民 ,张守宪//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41.回忆延安时的民族工作——纪念贾拓夫同志/李维汉//民族研究,1981(1) 42.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回回民族工作/郭敬//宁夏社会科学,1982(1) 43.红军长征是怎样选定陕北为落脚点的/丁雍年//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44.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特殊土地问题/孔永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4) 45.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财政经济工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喻杰//财经理论与实践,1984(3) 46.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财政经济工作/喻杰//湖南党史通讯,1985(7) 47.陕甘宁边区历史简述/王自成 ,胡新民//历史档案,1987(1) 48.中国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从这里开始——访中国科学院顾问刘春/杨瑞雪,李云昌//中国民族,1991(9) 49.秘密战线(选载一)/郝在今//神剑,2005(1) 50.对习仲勋同志和西北局工作的一些回忆/马文瑞//纵横,1997(8) 51.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奶业之肇兴/李琦珂,曹幸穗//科学管理研究,2012(5) 52.沈鸿与陕甘宁边区工业的发展/徐建国//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3.资料挖掘是党史编研的基本功——由一则“陕甘宁边区宗教界的统战工作”史料谈起/文世芳,张金菊//北京党史,2013(4) 54.认识革命老区九县(市)/张静,李瑞华//西部大开发,2013(7) 55.“陕北肃反”起因再研究/张化民,拓宏伟//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4) 56.追忆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审计工作/松舟//现代审计与经济,2013(4) 57.论陕甘宁边区政府团结非党人士的政策原则/田惠琴,吴连书//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 58.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王晋林//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9.论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地区的大众化——以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前为视角/肖华平,陈娇云//求实,2012(8) 60.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米脂地主经济/岳谦厚,郝东升//中共党史研究,2009(6) 61.试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李蓉//中共党史研究,2009(11) 6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杨文翔//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2) 63.极具特色的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王东仓,石瑾//兰州学刊,2010(3) 64.高岗的前半生/温相//领导文萃,2010(17) 65.铮铮铁骨赵伯平/郭步越//陕西档案,2010(4) 66.试析陕甘宁边区政府系统的整风/陈福荣//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7.陕甘宁边区建构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与启示/杨洪,李转//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6) 68.爱国一心 同仇敌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觉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性和包容性的历史经验/郑涵慧//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 69.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李金铮//历史研究,2006(3) 70.1995—2005年延安时期民族问题研究综述/贺小娜,侯虎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7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蒙古民族工作/李鸿//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4) 72.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处理周边关系的政策/闫团结//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4) 73.罗元发首任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军长/叶青松//党史博览,2008(10) 74.民族政策的创型: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尹行创//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 75.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开发政策及其特点/李芳//固原师专学报,2005(2) 76.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民族工作及对现阶段民族工作的重要启示/康春英//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7.枪杆子,笔杆子——19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新景观/李洁非//南方文坛,2003(3) 78.陕甘宁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和启示/唐正芒//云梦学刊,2004(5) 79.从陕北革命根据地走来的郭洪涛/文安生//炎黄春秋,2005(2) 80.边钞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事业——边钞问题研究之一/黄正林//近代史研究,1999(2) 81.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黄正林//抗日战争研究,2001(3) 82.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历史述略/张鸿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83.毛泽东致习仲勋九封书信述实/贾巨川//党的文献,2002(4) 84.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始末/刘美玲,赵月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5) 8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族宗教工作/雷云峰//抗日战争研究,1994(2) 86.略论陕甘宁边区时期对回族施行的政策/钱志和//宁夏社会科学,1994(2) 87.伟大的历史性创造──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工商业政策与实践/王致中,魏丽英//甘肃社会科学,1995(5) 88.历经磨难品自高─—访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陈利明//党史文苑,1998(6) 89.从“双重政权”到“三三制”政权——对陕甘宁边区抗日政权民主化历程的考察/何文平,毛克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4) 90.“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述评/曲峡,于志亭//史学月刊,1992(4) 91.1949年2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常驻议员政府委员暨晋绥边区代表联席会议史料选/赵万吉//历史档案,1992(1) 92.“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的大会”述评/曲峡,志亭//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93.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历史概述/李光//社会科学,1982(2) 94.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的变化概况/王健英//近代史研究,1983(1) 9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统一战线工作/郑涵慧//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96.延安时期的文艺协会/曹桂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97.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述略/郭林//人文杂志,1988(1) 98.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私营工业/夏阳//甘肃社会科学,1991(5) 99.一次大行动:为作家作品平反/刘锡诚//黄河,1999(3) 100.高岗是如何走向权力顶峰的/延河//侨园,1995(2) 101.毛泽民在盐池——从一件铜手炉说起/王银彩//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8) 102.川陕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比较研究/宋键//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3(1) 103.川陕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比较研究/宋键//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1) 104.中国革命中心的北移与陕甘根据地的战略地位/蒋建农//党的文献,2013(3) 105.毛泽东对习仲勋的赏识提拔和重点保护/刘珍珍//湘潮(上半月),2013(8) 106.抗战期间中共对蒙古民族的团结与争取/姜建芳//社会科学家,2013(8) 107.我在习老身边二十年(二)——习仲勋“《刘志丹》小说案”平反前后/张志功//红广角,2013(7) 108.张策百年/郭步越//陕西档案,2011(1) 109.华北抗日根据地货币向人民币的衍变/王栋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 110.陈云三次领导稳定物价的基本经验/张金才//党的文献,2011(3) 111.试论抗战期间中共对回族同胞的团结与争取/姜建芳//求索,2012(8) 112.党代会上的“普通人”/李颖//秘书工作,2012(10) 113.论中共中央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历史必然性/秦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1) 114.《刘志丹》背后的轩然大波/武文笑//福建党史月刊,2010(11) 115.黄亚光:一生勤勉为金融/张玉//中国金融家,2006(5) 116.毛泽东倡议写成的《红军长征记》/孙国林//党史博采(纪实),2006(10) 117.试论陕西与红军长征/黄振平//理论导刊,2006(11) 118.革命根据地社会变动与民众社会心理嬗变/曹敏华//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6) 119.红都童话——我亲历的延安往事(连载四) 谢绍明:一心为穷人打天下/东平,王凡//党史纵横,2007(4) 120.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刘荣,刘光顺//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12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国内民族问题的策略探究/王海燕//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122.延安时期李维汉对回族问题的思考和贡献/李贽//青海民族研究,2008(4) 123.陈云:黄土高原上的红色“掌柜”/熊亮华//党史博览,2005(6) 124.难得自由:文艺整风之前的延安文人/袁盛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3) 12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少数民族的认识/周昆云//广西民族研究,2003(3) 126.论西北革命大本营形成的客观条件/朱志清//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27.刘志丹的悲壮人生/傅国涌//炎黄春秋,2000(11) 128.我对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的回忆/杨尚昆//炎黄春秋,2001(9) 129.试论毛泽东对党外人士政策的贡献/李忠全//理论导刊,1994(1) 130.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回族教育/哈雒岐//回族研究,1995(3) 131.三十八军中的地下尖兵/朱光亚 ,李敏杰//党史博览,1995(4) 132.1997年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 刊名 近代史研究,1998(5) 133.烽火中的大智——解放战争中的周恩来/郭秋琴//党史纵横,1998(3) 134.周恩来组织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卓越贡献/孙道同,郭秋琴//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2) 135.从延安到西柏坡(上)——毛泽东的437个日日夜夜/董树荣//文史精华,1998(6) 136.领袖·同志·民族问题的引导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刘春//中国民族,1993(12) 137.财经工作者的一个好榜样——纪念贾拓夫同志/狄景襄//财经研究,1980(2) 138.坚持持久抗战/阎树声,刘凤梅//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139.关于陕甘宁边区党史的几个问题/李维汉//人文杂志,1981(S1) 140.一九八一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书目索引(中文部分)/周新民,岳小玉,王思玉//近代史研究,1982(3) 141.试论内蒙古革命的道路/郝维民//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142.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和培养/米世同//人文杂志,1984(4) 143.延安《解放日报》大事记(续)(1941.5.14—1947.3.27)/岳颂东,王凤超//新闻研究资料,1984(Z1 144.伟大的史诗 英雄的颂歌——评第一部写长征的书《红军长征记》/孙国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145.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和发展/王厚溥//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146.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特点/叶顷//社会科学,1989(6) 147.陕甘宁边区专员县长名录/陈子平//历史档案,1991(1) 148.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张欣//黄河学刊,1994(4) 149.小说《刘志丹》冤案始末/方海兴//时代潮,2001(11) 150.深切怀念哥哥贾拓夫/贾坷敏//中华魂,2007(8) 151.一瞬铭青史 习仲勋同志统战工作剪影/ 刊名 中国统一战线,2013(12) 152.“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习仲勋一生奋斗的指针/何载//百年潮,2013(1) 153.建国之前先行成立的“一委一行和两部” 建国前夕先行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连载之三)/浏览,玉川//陕西档案,2013(3) 154.馆藏红色历史文献《刘志丹的故事》里的传奇人生/缪平均//陕西档案,2013(5) 155.习仲勋冤案始末/贾巨川//炎黄春秋,2011(1) 156.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调查研究工作/靳铭//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1) 157.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与万吨水压机/孙烈//百年潮,2012(1) 158.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研究综述/梁琛//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1) 159.中央组织部为刘志丹平反/王健//党史纵横,2012(9) 160.中财委的创立和组织机构/迟爱萍//近代史研究,2009(1) 161.董必武在主持华北财经工作的岁月里/董建国//党史天地,2009(11) 162.走近神木 感受神奇/党生,焦拖义,李静//党史纵横,2010(5) 163.范明统战工作二三事/烨心//中国统一战线,2010(6) 164.陕北肃反几则事实之考辨/李东朗//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5) 165.高岗:从“小正统的代表”到党内野心家(上)/夏明星,苏振兰//湘潮,2006(4) 166.怀念母亲李建彤/刘米拉,刘都都,刘索拉//协商论坛,2006(6) 167.红军长征期间与秘密社会的关系/邵雍//军事历史研究,2006(3) 168.陈云财经战线的“神来之笔”/熊亮华//湘潮,2007(1) 169.刘志丹之死/刘明钢//文史天地,2007(2) 170.毛泽东财经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与新中国财经干部队伍建设/肖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171.风云际会——陕甘边、陕北红军的一九三五年/梁严冰//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72.父亲王再兴的风雨历程/王炯//党史博览,2008(7) 173.回忆父亲陆定一/陆德//百年潮,2008(10) 174.一波三折的七大筹备工作/哈战荣//党史博采(纪实),2005(5) 175.浅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根据地得以仅存的原因/周霜梅//党史文苑,2005(10) 176.毛泽东与高饶事件/史云 ,李新//文史月刊,2003(5) 177.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突出贡献/杨延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78.傅连暲和中央托儿所/王斌//福建党史月刊,1999(6) 179.《民族研究》(1979—1999)总目录/ 刊名 民族研究,1999(S1) 180.60年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李振霞//新东方,2001(2) 181.长征前后红军中的两个总政治部/王健英//党的文献,1994(3) 182.胡乔木谈党的七大/ 刊名 中共党史研究,1994(3) 183.陈云在抗战时期对大后方党组织建设的杰出贡献/雷云峰//人文杂志,1995(4) 184.习仲勋和刘志丹的荣荣辱辱/田方//炎黄春秋,1995(10) 185.筹办“抗大”毛泽东选将罗瑞卿/总参《罗瑞卿传》编写组//炎黄春秋,1995(11) 186.《榆林地区志》出版/高峻//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187.建地方特色档案 为发展经济服务/田庆珍//陕西档案,1995(4) 188.大决战前的横山起义/李正中,雷建忠//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189.毛泽东与中国现代进步文艺事业/李广德//湖州师专学报,1993(3) 190.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张军孝//人文杂志,1981(S1) 191.试述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自治理论的运用和发展/贾东海//青海社会科学,1985(5) 192.红军长征去陕北是在哈达铺决定的/杨材美//近代史研究,1986(2) 193.庆祝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刊名 档案工作,1986(9) 194.党中央落脚陕北的决定是在哈达铺作出的吗?——也谈红军长征落脚点的确定问题/秦生//理论学习,1987(3) 195.陈东革命根据地史稿(续)/李仲立//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196.塞上风云录(五)——解放前共产党在宁夏的活动见闻/何广宽//共产党人,1994(4) 197.刘志丹之死/刘明钢//报刊荟萃,2007(6) 198.应抗战而生 为抗战而演——忆抗日战争时期的七月剧团/陈光//飞天,1995(8) 199.父亲汪锋西安事变前的一次秘密使命/王又凯//中华儿女,2007(1) 200.抗战烽火中的团旗/周燕//中华儿女,2007(7) 201.习仲勋冤案始末:毛泽东称自己把问题弄大了/ 刊名 中国农业会计,2013(11) 202.中共中央历史上成立的各中央局简介/王树人//党史博采(纪实),2014(1) 203.西安事变前杨虎城与中共中央关系新探/张天社//唐都学刊,2013(6) 204.萧三:第一个为毛泽东写传的人/叶介甫//党史纵览,2012(11) 205.陈云与中央财经工作领导机构的变迁/张金才//北京党史,2013(1) 206.抗战时期中共国统区组织发展研究/赵淑梅//中共党史研究,2013(8) 207.安志文谈高岗/杨继绳//炎黄春秋,2013(11) 208.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第16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会议精神等18则/ 刊名 人大研究,2011(2) 209.一波三折的“七大”筹备工作(上)/哈战荣//秘书工作,2011(2) 210.论建国后朱德关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李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11.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纪录 彪炳千秋的历史盛会——中共七大/匡吉平//党史纵览,2011(6) 21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报刊与党报委员会/孙国林,王佳钰//党史纵览,2011(6) 213.论周恩来对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贡献/陈答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214.馆藏红色报刊简介/陈子平//陕西档案,2011(5) 215.长征诗词歌曲:燃烧革命激情的时代音符/田修思//中华文化论坛,2012(3) 216.一波三折的中共七大筹备工作/哈战荣//武汉文史资料,2012(5) 217.榆林: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从这里发出/乔万荣//中国老区建设,2012(6) 218.历次党代会花絮(三)/刘宋斌//湘潮(上半月),2012(9) 219.陕西历史博物馆正源/张礼智//文博,2010(1) 220.新中国平抑物价/贾章旺//文史精华,2010(9) 221.怀念张邦英/陈日昇//炎黄春秋,2010(10) 222.“陕北根据地是落脚点和出发点”——诠释邓小平关于长征的一个重要判断/余伯流//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6) 223.新中国第一任财政部部长薄一波/何立波//党史博采(纪实),2007(2) 224.毛泽东与抗战文艺、文艺家/孙国林//湘潮,2007(2) 225.薄一波与开国元勋们/ 刊名 先锋队,2007(5) 226.杨尚昆初掌中央办公厅(中)/李欣,王凡//党史博览,2007(8) 227.戴季英的风雨人生/苏振兰,夏明星//湖北文史,2006(2) 228.习仲勋:“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卢荻//同舟共进,2008(12) 229.杨尚昆初掌中央办公厅(四)/李欣,王凡//秘书之友,2008(5 230.毛泽东与抗战文艺/孙国林//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31.试析“高饶事件”发生的原因/戴茂林,赵晓光//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6) 232.蒙、藏、回、满等少数民族对抗日战争的杰出贡献/周锡银,郎维伟//西藏研究,2005(3) 233.党的七大召开前的组织工作准备情况探究/哈战荣,高红星//理论月刊,2005(11) 234.被毛泽东点名“不可救药”的戴季英/夏明星,苏振兰//文史精华,2005(12) 235.建国前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工作/沈桂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36.论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学科/周传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1) 237.宝塔山下的盛会——中共七大纪实/王新生//党史博览,2002(7) 238.康生一生中的三次政治投机/何方//文史精华,2002(10) 239.析“主与奴”——周氏兄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四/钱理群//文艺争鸣,2000(1) 240.张闻天向毛泽东移交权力内情/张树德//党史博览,2001(1) 241.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工作的开创者——忆集体工业战线的老首长白如冰/陈旗海//中国集体工业,1994(6) 242.半个世纪的交情──毛泽东和萧三/谢秉忠//湖南党史,1995(1) 243.刘志丹与红军长征落脚点/李敏杰//军事历史,1996(6) 244.近代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与国防战略/韦清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3) 245.《民国时期陕西匪患鸟瞰》一文有严重的政治错误/李德运//理论导刊,1993(10) 246.安吴青训班及其旧址/李文恭//文博,1989(1) 247.中国文艺协会的诞生/王志岗//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248.中央红军确定到陕北去的决策过程/ 刊名 军事历史,1986(3) 249.陕北根据地的第一个文艺团体——中国文艺协会/唐天然//新文学史料,1980(3) 250.勤奋·无私——怀念尊敬的白瑞生同志/贾自新//金秋,2004(2) 251.回忆与思考——大连会议“中间人物”《刘志丹》/黎之//新文学史料,1997(2) 252.榆林地区特色档案有特色/尚秋银,梁文奇//中国档案,1997(2) 253.回族人民武装抗日的一面旗帜/魏福凯//北京党史研究,1997(4) 254.一九八○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书目/周新民//近代史研究,1981(4) 255.党中央何时决定到陕北试析/刘煜 ,任学岭//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256.回族研究参考资料题录(续)/丁力//宁夏图书馆通讯,1984(3) 257.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回忆辛兰亭同志/刘子谟//新疆社会科学,1985(5) 258.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中) (二)筹建中国人民银行是党中央的战略预见/王厚溥,周敬毅//天津金融研究,1985(6) 259.权术与康生的政治生涯/苗长青//理论学刊,1991(6) 260.冀中回支抗日寇 保家卫国显神威/ 刊名 共产党人,2006(10) 261.火炬和号角的征程/柳江南//军营文化天地,2006(10) 262.五星红旗插遍祖国各地/启峰//神州,2007(1) 263.情到深处天地宽/马健//神州,2007(1) 264.“我想延安”/忽培元//延安文学,200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