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
八、促进散装、集装箱、冷藏运输 |
郭洪涛著 |
|
|
散装、集装箱和冷藏运输,是运输装载方式的重大改革。散装运输可以大大节省包装材料,提高装卸效率。集装箱运输可以保证货物安全,节省包装材料,提高货物运输质量和运送速度。冷藏运输可以保证鲜活货物的运输质量,防止腐烂变质。因此,全世界都在推行这三种运输装载方式。 我是极力促进这三种运输装载方式的。在新经委工作期间和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工作中,一再争取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发展水泥、化肥、粮食的散装运输,零担和整箱货物的集装箱运输,以及鲜活货物的冷藏运输。前几年,每年都争取到部分技术措施费,用于发展散装运输。在原国家物资部成立了集装箱公司,制造和出租集装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还组团去日本考察了冷藏集装箱运输等。这些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原内贸部成立水泥散装协会,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散装水泥所占比例还是很小的。这项工作需要继续大力推进。 我国远洋运输从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集装箱运输和粮食、化肥的散装运输。因为我国从国外购买的粮食、化肥,都是散装的,我们必须派散装船接运;国外的件杂货和整箱货物都是集装箱运输,我国出口的件杂货等零担货物必须装集装箱运输,否则对方港口拒绝接卸。出于外贸物资运输的需要,远洋运输的集装箱运输和散装运输推行是比较好的。 国内铁路从20世纪80年代进行装载改革,集装箱运输有了发展,但集装箱比较小,大都是十吨以内的,国际集装箱的运输尚未开展起来。散装、冷藏运输还没有跟上,进口的粮食,除用少量的铁路专用车接运外,大部分要重新灌包再运;化肥则需全部灌包才能承运。进口的集装箱到达港口后要拆箱,出口的件杂货运到港口再装箱船运。这样,既费时费力,又造成损失。为适应外贸物资运输的需要,发展铁路国际标准集装箱的运输很有必要,已经起步。公路集装箱运输特别是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有了较快的发展,基本上做到了“门到门”,发挥了集装箱运输的优势。 在我国港口近几年建设了矿石、木材、粮食和集装箱等专用码头泊位,特别是集装箱码头发展较快,对外贸物资集装箱运输发挥了作用。粮食专用码头,备有卸粮机、圆筒仓,接卸进口粮食比较方便了,但港口后方的散装设施还不配套,往国内地区还需灌包运出,散装运输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设散装、散运、散卸的专用设施,港口、车、船、仓库也要成龙配套才能发挥其优越性。 鲜货的冷藏运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得重要。我国幅员辽阔,南方的蔬菜、水果向北方调运,北方和西北、西南地区的肉类,沿海的海产品等向全国及港澳地区调运,运输量日益增大,加快发展冷藏运输是很必要的。铁路冷藏运输发展得比较好;公路冷藏运输也发展较快。但仍远不能满足需要,亟待加强。 在我国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输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运输市场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除了运输能力要适应之外,运输的时效和质量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推广散装、集装箱和冷藏运输势在必行。这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运输部门的共同努力,要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实现运输装载方式的改革。 |
|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