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周文 > 个人著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周文文集第三卷:“七七七”文艺奖金公布以后(社论)
周文

  “七七七”文艺奖金获奖作品,已在前日本报公布了,这是晋绥边区文艺运动中一件值得兴奋的事。这些获奖作品,虽然还并不是完全符合于我们理想的佳作,但一般说来,在内容上,都能符合于当前边区的政治任务,切合边区群众的生活,在形式、技术上,大都能够普及,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且多样化:如戏剧有话剧、山西梆子、郿鄠、道情、秧歌、及新型歌剧;散文有小说、通俗故事、报告、速写、童话;图画有年画、连环画、及木刻连环画;歌曲大部份也都符合于当地人民风味。在这一点上说来,无疑地,这是在毛主席的文艺方针下,我敌后文艺运动的一个很大的收获。
  在晋绥边区,文艺运动的新方向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决不应该满足于这个收获,因为它还远远落在广大群众需要的后边。群众由于减租生产日益开展,生活日益改善,对文化教育的提高,已感到异常迫切。例如岚县群众,跑了百余里到赵家川口买书。兴县某地儿童,因为买不到适合他需要的书,连施政纲领读本也买了去读。各地群众热烈要求着戏剧,现有剧团已感到应接不暇。而某些地方的群众,在看完戏之后,就分组开会讨论剧中的意义,并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进行检讨。个别地区的群众,已开始自办学校,自订报纸和自己成立剧团等等。从这些事,可以看见群众已经是在怎样普遍地急切要求着文化。今年,边区的生产更好了,到明年,群众的文化教育组织,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一定会迅速广泛的开展起来,群众对文艺的需要,也一定更多和更加迫切。因此,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继续加倍努力,拿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创作出更多更普及的东西,来满足群众的需要。
  其次,应该指出,我们的文艺创作,一般还限于少数文艺工作者的狭小圈子。在今天边区的条件,应该有更多新的文艺工作者出现,特别应该培养出大批工农作者。工农中的天才,是很多的,只要发挥出来,就会在文艺战线上,放出新的异彩。但许多工农同志,一向宥于过去统治者所给他们的偏见,认为文艺只是少数专家的事情。我们要告诉这些同志,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远的例子,如苏联,许多优秀的文艺家,多是工农出身,全世界鼎鼎大名的高尔基,便是其中之一,这且不用说了。近的例子,则如此次获奖的作者中,有好些同志都并不是专家,如写《转移》的孟繁彬同志,和写《张初元故事》的马烽同志,据说都仅仅住过小学,也并未专门研究过文艺,前者把他在冀中参加过的战斗生活写了出来,后者把他所搜集的张初元同志的材料写了出来,技术虽然粗糙,但内容逼真,仍不失为有意义的作品,这说明,只要自己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题材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一定可以创作出东西来的。再如最近听说蒲阁寨的民兵同志们,已把他们挤走敌人的事实,自己编成戏剧,自己表演出来。这就更加具体证明,工农同志是完全能够创作的。蒲阁寨民兵同志们的努力,已给工农同志们指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就是干甚么就可以编写甚么。只要打破害怕创作的心理,拿出勇气来干,一定会干好的。这里,我们热烈希望文艺工作同志们,拿出最大的热忱来,在创作上,给工农同志,具体的帮助,把培养工农作者当作是自己的责任。今后,应该来一个更亲密的结合:即文艺工作者应该向工农同志学习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工农同志应该向文艺工作同志学习创作经验。而最好的互助办法,是集体创作。这次获奖的作品中,集体创作就颇为不少,是这次奖金的特点之一。集体创造的好处,就是会写的和不会写的,都可参加,又易于互相学习。在戏剧中,集体创作的含义就更广泛些,例如一个剧作的成功,常常不单是剧作者一个人的功劳,导演、演员、美术家、音乐家,和一些舞台工作者,都参加了集体创造,都与有功劳,所谓“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就是万古不磨的真理。据说“七七七”文艺奖金委员会,将成为经常性的组织,于每年七月七日举行一次文艺奖金,今后并要增加工农作者奖金一项,因此,我们希望工农同志们和文艺工作同志们,大家来一个革命竞赛,共同动起手来,以迎接明年新的号召。
  再其次,谈谈这次作品中的一些问题,除了少数获奖作品外,一般应征稿件中所犯的毛病,一种是对实际材料,不会处理,不会剪裁,不会组织,现象罗列,因此不免于浮泛或杂乱。一种是没有实际生活,只凭道听途说,或纸片上的材料,和主观的臆测,因此就不免流于空洞或不真实。在语言上,一般都注意了采用群众的口语,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有许多同志对群众的语言,不加选择,不加洗练,运用得不适当,反使生动的语言失去光彩,或精彩的语言被一些不适当的语言所拖累,有的则有些南腔北调杂凑之感。当然,这些作品,并不是全无可取,其中有些是有实际材料的,有些在技术上也并不坏的。所有以上这些毛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深入实际、向群众学习不够。要克服这些毛病,只有真正手触生活,沉醉在工作里边,认真向群众学习,不要持旁观态度,不要浅尝辄止,只有这样,才会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物、语言了解深刻,在创作上才会有所成就。
  最后,我们希望落选的同志们不要灰心,应有勇气认识自己的缺点所在,而不断加以改进。这次的获奖作品,可以作为借鉴,比较比较,看别的同志是怎样写的,自己怎样写的,就会看出些问题,学得一些东西。这些获奖作品,都是经过了三个评判标准的衡量的,从其中,大体上可以看出今后的创作方向,它对于我们是有帮助的。当然,这些获奖作品,也还并不是就毫无瑕疵了,希望大家还可以展开批评,这不仅可以帮助作者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同时对于其他作者以及广大工农作者在创作研究上的帮助,都是很大的。我们要把文艺批评当作推进文艺的有力武器,缺乏严正的文艺批评,往往会使作者停于自满自足状态,有时甚至会迷失方向而不自觉。不过,我们的文艺批评应该区别于旧时代的那种文人相轻的或者是互相标榜的文艺批评,我们的文艺批评的态度应该是符合于毛主席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精神。今后我们应该通过这种文艺批评,来鞭策我们的文艺运动,使之继续前进。
  1944年9月20日《抗战日报》
  

周文文集第三卷/周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