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黄龙山战役
王世泰
    3月3日,宜瓦战役胜利结束。全军上下一片欢腾,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与喜悦之中,半个月来连续行军作战带来的疲劳被高昂的战斗情绪所代替。于是,野战军司令部决定乘热打铁,一鼓作气,扩大战果,趁敌后空虚,围攻洛川,发起黄龙山战役。
  3月4日,彭总、张宗逊、赵寿山联名发出作战命令:“(一)由副司令员张宗逊率领第一、四纵队5日晨向崾岘镇敌整编第七十二团进攻。歼灭该敌后继续向宜君、黄陵进攻。(二)第二纵队主力5日晨向石堡(黄龙山县城所在地)攻击前进,歼灭陕西保安第一团,相机夺取澄城、白水,并歼灭该地区反动地方武装,尔后集结于澄城、白水地区机动。(三)第三、六纵队6日晨向洛川挺进,于9日午完成围城部署后,即攻取洛川。”
  按照野战军首长的命令,各纵队依次出发,从宜川分头向各自作战区域开进。我一、四纵队出发当天,驻守崾岘镇的敌整编二十四旅七十二团和整编一三五旅四○四团、驻石堡的陕西保安第一团即闻风南逃。6日,驻守甘泉的敌三十四团及保警队缩回延安。二纵队王震部于8日西渡洛河,10日占领白水,并进至蒲城附近。我一、四纵队于9日进抵黄陵、宜君以东之田家河、五里镇、雷原镇地区。以一纵队三五八旅七一四团攻击黄陵,守敌陕保新编十五团一大队三个连缴械投降。10日,我四纵队五团对宜君发起攻击,守城敌保安大队一营夺路逃跑。五团即占领了宜君县城,俘敌80人,获弹药6000余发。第三、六纵队也按照预定计划于9日完成了对洛川县城的包围。
  洛川位于咸榆公路中段,南依铜川,北靠延安,汽车几小时即可到达,是胡宗南集团的军需基地。城周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我三、六纵队从9日晚扫清城外部分据点后,先后两次发起总攻,都未能奏效。驻守洛川城的国民党整编六十一旅副旅长杨荫环勒令部属拼死顽抗。胡宗南急令刚从豫西回防关中的裴昌会第五兵团火速增援洛川,其先头部队整编第三十六师二十八旅、一二三旅于11日进抵蒲城。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彭总决定,以第三、六纵队各一部继续围攻洛川,诱敌增援;以第一、四纵队集结黄陵、宜君,机动防御,捕捉战机;二纵队移师白水冯原镇地区,准备打援。
  为了充分调动敌援兵北上,三、六纵队从23日起至28日,连续不断地向洛川城发起攻击。我一、二、四纵队分别破坏了咸铜铁路和咸榆公路的部分桥梁、道路。二纵队于24日至27日先后攻占澄城、合阳、韩城,然后又退至皇甫庄、冯原镇诱敌北上,而敌整编三十六师和一师进至澄城、合阳后即停止不前。我四纵队和一纵队一部控制金锁关和宜君县城,然后集中两个纵队主力于铜川东、西北地区,准备打铜川北上之敌援军,但裴昌会率四个整编师八个旅从铜川出发后,因担心重蹈刘戡复辙,采取了猬集一团,步步为营的方针,日行30里,夜退15里,7天仅前进了52公里。延安方向的敌援军,在敌四十八旅旅长康庄率领下,于27日到达甘泉后即裹足不前,31日缩回延安。到此,拟定的三路围城打援方案基本落空。三、六纵队连续近40天攻城不克,造成了较大伤亡,以1500人的代价仅毙伤敌600余人。
  鉴于洛川久攻不克,敌南北援军不肯上钩,野司决定除留三纵队继续包围洛川、钳制裴昌会兵团,主力部队于4月12日向马栏、转角、照金、庙湾地区集结,进行新的战役准备。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