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扶眉战役
王世泰
    陕中战役全面胜利,胡马联合反扑失败,第一野战军发展迅速,西北党政军领导的统一和加强,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推动,都意味着西北战场决战的时刻来临了。
  1949年6月20日,毛泽东致电野司各首长,全面分析了胡、马集团所面临的处境及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钳马打胡”的作战方针。22日、26日和27日,毛泽东根据野司首长对贯彻“钳马打胡”方针所作的具体分析报告,对“钳胡打马”和“钳马打胡”以及分兵汉中、四川的利弊作了进一步的深刻剖析,认为打马比打胡要费力,“必须充分准备,从精神动员到作战技术都要力求准备充分,并要准备付出数万人的牺牲。”“为了免除西进路上的侧翼威胁,可以考虑以主力先给胡匪以打击,然后西打两马,待两马主力歼灭后再分兵。”同时指出:“为使伪政府放心迁往重庆而不迁往台湾……及使胡匪不致早日入川起见,你们暂时似不宜去占汉中,让汉中留在胡匪手中几个月似较有利。”
  根据毛主席的上述指示精神,7月6日,一野前委在咸阳召开了各军军长、政治委员参加的第七次扩大会议。彭总传达了军委和毛主席提出的作战方针,对各种作战方案进行了反复比较和认真讨论。会议一致认为,“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作战方针是切实可行的。根据胡宗南在扶眉地区兵力比较集中;秦岭以南没有战役预备队北援;二马因反扑咸阳受挫对胡不满,战役发起后可能不来援胡等因素,会议决定发动扶眉战役。会议结束时,彭总考虑到扶眉战役意义之重大,二兵团的行动又是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所以严肃地对许光达和我说:“最关键的是二兵团。你们要隐蔽前进,路上如遇小股敌人不要纠缠,突然插入敌后,直逼渭河。在占领青化镇、益店镇后即向罗局镇、眉县车站进攻,抢占蔡家坡,切断陇海路,阻止敌人向宝鸡撤退。”
  7月7日,野司下达了《关于歼灭胡、王匪军于漆水间千阳间及眉县地区的作战部署》;一野政治部也发出了《奋勇前进,全歼胡马匪军动员令》。接到命令后,各部队进行了深入的动员和准备,使每个指战员都了解了自己的战斗任务。按照野司的部署,第十九兵团并指挥骑兵第二师于7月10日进至唐王陵、铁佛寺、杨家山一线,重点于乾县、礼泉间构筑工事,钳制二马,确保咸凤公路作战兵团右侧后之安全。第六十一军(欠一个师)担任卫戍西安并各个歼灭西安以南秦岭一带敌军。第一兵团(欠七军)于12日开始各个歼击渭河南岸周至、眉县地区敌九十军、三十六军,并策应渭河北岸作战。第十八兵团(欠六十一军两个师)并指挥第七军,于12日沿咸凤公路及其以北大王村、吴家堡、杏林镇、刘家堡向武功以西以南敌军攻击前进。二兵团于11日隐蔽集结于临平镇以东乾县以南地区,于12日向法门寺、益店镇及其南北取平行道迅速攻击前进,迂回到罗局镇以西,截断胡宗南集团第三十八军、六十五军和王治岐一一九军退路。
  为迷惑敌人,右翼十八兵团和西安六十一军于10月开始向所定目标行动。我二兵团则于10日晚沿渭河北岸急行军渡漆水河,从胡、马两军之间通过,迂回到胡宗南第十八兵团侧后。担任穿插作战任务的第四军奔袭并占领罗局镇、益店镇,切断敌西逃退路。四军十师14小时前进70余公里,11日7时进至罗局镇、眉县车站,并歼灭西退之敌先头部队一部,截断了敌退路。我二兵团主力于11日4时进至益店、青化镇,由北向南迂回到敌三十八军、六十五军和一一九军侧后。随之,三军和六军由青化镇东西向南攻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三军九师攻克扶风,将敌压缩于河滩上。左路一兵团和中路十八兵团也一路攻击前进,歼灭大量敌军后于12日晨攻克武功、哑柏镇、横渠镇等敌据点。我第一兵团、第二兵团和第十八兵团三路大军仅用了一天多时间,就从东、北、西三面将敌十八兵团部及一一九军、六十五军、三十八军包围于罗局镇以东、午井镇以南的渭河滩上。胡宗南集团做梦也没想到我军行动竟如此之快,直至11日深夜,才组织六十五军、三十八军沿陇海路向宝鸡急退,12日拂晓,进至罗局镇。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坚守罗局镇便成了战役胜利的关键。我二兵团四军向部队发出了“寸土不让”,“堵住敌人就是胜利”的战斗号召,广大指战员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展开了异常激烈的阻击战。四军十师、十一师奋力拼杀,打退了敌六十五军和三十八军集团式的轮番冲锋10多次,阵前堆满了敌军尸体。刘懋功师长亲自到第一线指挥战斗。二十九团五连战斗伤亡只剩下5个人,仍然坚守阵地。三十团的三连和七连接连打退敌军的9次冲锋,不退半步。三十团三营伤亡只留下40余人,仍继续战斗。营长牺牲了连长代理指挥,连长、排长牺牲了班长、战士自动代理指挥,负伤不下火线,失去联络的自动归队。尽管伤亡很大,但指战员们作风顽强,打出了军威,为奠定全局胜利立了头功。至12日下午3时,我二兵团主力与十八兵团将敌六十五军、三十八军、一一九军完全包围于渭河北岸的午井、罗局镇和高王寺地区,并乘敌军动摇混乱之机各部进行穿插分割,轮番拼搏。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被包围之敌除部分泅渡南逃外,其余均被歼灭。泅渡南逃的8000余敌军在对岸亦被我第二军全部俘获。14日3时,我二兵团四军十二师占领宝鸡,二军占领宝鸡以南益门镇,扶眉战役胜利结束。
  扶眉战役从10日开始至14日结束,前后仅5天。歼敌1个兵团部、4个军、8个整编师另3个整团,共4.4万余人。我军伤亡4600余人,与敌军损失兵力相比,仅为十分之一,这在地形开阔而隐蔽障碍物极少条件下的大兵团作战中是不多见的。
  扶眉战役是西北战场决战的头一仗,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围歼战。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使退居汉中的胡宗南失去了北线屏障,从此一蹶不振,而且彻底粉碎了胡马多年形成的反共联盟体系。同时,使我军在西北战场的兵力从此成为绝对优势,为此后歼灭二马,解放大西北打下了胜利的基础。在这次战役中,我二兵团表现了良好的战斗作风,尤其是四军打得很出色,证明部队保持了红军时期败不馁、胜不骄的光荣传统。一年前,四纵队在这里打了败仗,指战员都觉得抬不起头。在这次扶眉战役中,四军广大指战员决心打翻身仗,有一股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的拼劲,不仅为全局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毙俘敌军8800余人。彭老总称赞“四军这次打得好,立了功”,并发电报通令嘉奖。扶眉战役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认真执行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关于“钳马打胡”的作战方针。十八兵团、十九兵团和七军等部加入一野行列,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在西北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发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大力支前,都为这次战役胜利创造了良好条件。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