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李鼎铭 > 全文图书 > 李鼎铭与陕甘宁边区
|
在纪念李鼎铭先生就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李雪飞 |
|
|
各位尊敬的老前辈、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尊敬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各位领导: 纪念李鼎铭先生就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60周年学术研讨会今天在革命圣地延安召开了,我代表李鼎铭先生的亲属及后代,并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主办单位、发起单位和赞助单位的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延安是闻名中外的革命圣地,延安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程中曾书写过极其辉煌的历史,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延安永远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延安在我们心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和深刻的印象,因为这里曾是我的祖父李鼎铭先生以他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书写他光辉历史的地方。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延安的宝塔山、延安历史一次次地出现在荧屏里、讲台上,而我的祖父李鼎铭先生也多次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里。今年“七一”前,在国家最高政治和艺术的殿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建党80周年图片展的展台上,有老先生与中央老一辈领导人的合影,受到数以万计参观人员的注目。最近我有幸结识了曾在原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过的王恩惠老前辈及焦力人老前辈、黄静波老前辈,聆听了他们对我祖父在延安工作期间情况的介绍,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当我有幸聆听了以王恩惠老前辈为领队的天津延安精神宣讲团关于张思德事迹的介绍,特别是其中关于我祖父的情况介绍,更为感动和浮想联翩。从1947年底,我祖父去世到现在已有50多年历史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正如中共中央、毛主席评价:“李鼎铭先生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中,作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贡献,人民对他的功绩永志不忘。”几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和人民以各种方式颂扬他为革命为人民所作出的业绩,缅怀他崇高的革命气节和为民造福的爱国主义精神。 提到李鼎铭,许多人都会立即想到“精兵简政”,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中指出:“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讲,精兵简政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被列为中国革命的十大政策之一。精兵简政已载入中国人民解放运动的历史史册,也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伟大实践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涵义,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句重要名言。在跨世纪的今天,对党和国家仍有警示和采纳的作用。在这里,我不想用更多的篇幅论述这个问题,今天在座的许多老前辈、老领导、专家和学者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见解。我想论述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党外民主人士能受到党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作为李老先生的后人,我长期致力于老先生一生及从政生涯的研究,在《爱国典范李鼎铭》一书中,在我的父辈及许多老前辈的介绍中,我知道了老先生一生热爱广大人民群众,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他组织群众修路筑桥,兴办学校,提倡妇女解放,为百姓诊治疾病,特别是敢于仗义执言,维护百姓权益等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老百姓称他为“陕北一卧龙,银州一圣人”。1925年,陕北米脂东区百姓送他一块“造福桑梓”的牌匾,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的敬重和颂扬之情。这块珍贵的牌匾在我的家乡,李老先生故居正窑上方悬挂了75年,1999年,我们把它捐赠给了延安纪念馆,我们的愿望是让牌匾永久地保留下去,让牌匾上的四个大字所体现的崇高精神永远地启示人们: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是真诚地为人民利益工作,为人民的事业奋斗,他就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拥护,党外人士如此,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更是如此。 我们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正是如此,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了80年的历程,历史证明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历史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我的祖父李鼎铭老先生正是从这里看到了我们党是有希望的党,是真正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党,所以怀着正义感,毅然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参加革命后,在担任边区政府副主席的七年中,他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成为中国共产党最真诚的朋友,被党中央誉为“三三制”的楷模,被林伯渠主席誉为“爱国典范”。他在政府工作中,清正廉洁,努力学习一切不懂的东西,探索爱国救民的道理,他亲笔撰写了《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与民族传统概论》,在当时边区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5年后的1997年,经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研究,认为该书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经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和中央统战部王兆国部长批准,公开出版发行。为此,全国政协和中央统战部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了出版发行仪式暨缅怀李鼎铭先生的座谈会。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给予报道。他在医学方面大力倡导中西医相结合,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认为中西医各有长处,各有短处,决不能有门户偏见,只有取长补短中西医才能发展,受到毛主席的赞赏和支持。他在教育方面亲自撰写的蒙古历史教科书,提出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等重要观点,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至今仍在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党内“左”的思潮影响,他在土地改革中曾受过不公正的对待,受过挫折和委屈,在最困难的时期,他坚信党和人民,坚信毛主席,始终未动摇过他对革命的信心。祖父在转战陕北途中,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他奋斗的事业未竟。但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遗志,全部参加了革命工作,其中有不少人参加了共产党,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各条战线上勤奋工作,有不少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核心就是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事实表明,不论什么人,只要真诚地竭尽全力地为人民利益工作,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作为李鼎铭先生的后代,与今天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前辈共同缅怀李老先生从政的业绩之际,更加深深地感觉到责任重大,那就是要继承老先生的遗志,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光荣的延安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造福桑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毕生的力量。 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各位老前辈、谢谢各位来宾和朋友! |
|
李鼎铭与陕甘宁边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