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李鼎铭 > 全文图书 > 李鼎铭研究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鼎铭先生永远活在家乡人民的心中
中共米脂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政协
    
  李鼎铭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1881年,李鼎铭先生生于米脂桃花峁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辛亥革命后,他极力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主张,在家乡发动群众破除迷信,创立学校,兴办集市,造福桑梓,影响深远。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毅然投身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为抗日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民主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李鼎铭先生一生崇尚知识,重教兴文,为振兴陕北教育、传播进步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经史子集,兼及医学经典,尤精于地理历史、数学国文、天文气象。每研习一门学问,他都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弄透彻,决不罢休。1903年,他考取廪生却拒绝做官,决心致力发展教育事业。1904年,他用自家窑洞做教室办起了私塾。1913年,他担任米东区区长,要求每个分区办一所小学,并亲自创办了米脂县农村第一所国民小学——临水寺觉民小学。1918年,他又创办了桃花峁小学,就是现在的鼎铭小学,将自家30多亩地交给学校,收取地租全部用于办学。他推行新法教学,对贫困生减免学费,使学校越办越红火。在先生的开明进步思想熏陶下,鼎铭学子李振三(鼎铭长子)、李力果(鼎铭次子),郭洪涛、艾楚南、马明芳、张汉武、张驾武、杜聿德(革命烈士)、乔正明(革命烈士)、任文明等均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
  李鼎铭先生一生主张正义,蔑视权贵,为保护群众利益、维护乡村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1920年,国民政府向米脂县征收杂税2700块银元。县政府实行包税制,由个人承包征办。承包者狐假虎威,不择手段敲诈群众,李鼎铭先生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决定发动群众抵制。经过斗争,米东区只交了750块银元。1925年,陕北军阀井岳秀一个部下,因殴打群众激起公愤,和群众打了群架,扬言要血洗桃镇报复群众。李鼎铭先生挺身而出,公开站在群众一边,亲自上榆林找井岳秀,经多次交涉平息了事态,群众感激万分。他德高望重、主持公道,经常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得当地群众拥护,米脂人称他为“东区一卧龙”、“银州一圣人”。几十年过去了,他主张正义、蔑视权贵的英豪事迹,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李鼎铭先生一生关心民生,乐于助人,为兴办公益事业、弘扬社会公德做出了巨大贡献。米东区过去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群众买卖物品要跋山涉水,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去。李鼎铭先生担任区长后,决定在桃花峁村设立集市,集资帮畔建桥整地,把四沟八岔的桃花峁连成一片,形成周边最大的贸易市场,成为当地群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李鼎铭先生医术高超,对于内科、妇科、儿科等常见病,可以说是手到病除,对于疑难病症亦有独到疗法,曾在县城开设“常春医馆”,远近求医者络绎不绝。他医德高尚,一般老百姓求医,从不推辞,而且不避风雨,随叫随到;对家境贫寒人家,他常常少收费,甚至不收费,被群众誉为“济世神医”。为报答李鼎铭先生的恩情,周边群众给他大门上悬挂了一块“造福桑梓”的牌匾。
  李鼎铭先生一生向往光明,追求真理,为抗日统一战线、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辛亥革命时期,他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宣扬三民主义,大力提倡女子放足、男子剪发、禁止赌博、破除迷信。大革命时期,李鼎铭先生的思想逐步由拥护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同情新民主主义革命。1934年春,米脂老红军乔公有被国民党抓去绥德坐牢,经李鼎铭先生多方交涉被释放。七月,革命烈士乔正明被国民党军队斩首示众,尸体丢在大河畔,人头挂在戏台上,时过七日还不让收尸,李鼎铭先生知悉后积极交涉,烈士遗体才得以掩埋。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提出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对李鼎铭先生思想震动很大,他深切认识到,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米脂建立民主政权后,李鼎铭先生担任了县财务委员会主席。1941年,他被推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同年冬,赴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先后被选为副议长、边区政府副主席,与共产党携手合作、共赴国难。
  李鼎铭先生离开我们已经65年了,家乡人民时刻铭记李鼎铭先生的丰功伟绩。他早年笃信教育救国,兴办教育,教书育人;中年弃官行医,济世救民,造福乡里;晚年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李鼎铭先生的一生,是刻苦钻研、不断进步的一生,是情系民生、造福桑梓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爱国救国的一生。他是家乡人民的榜样,爱党爱国的典范,米脂人民永远怀念李鼎铭先生。
  可以告慰先生的是,1948年,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命名的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的“鼎铭学校”,也已走过65个年头,而且越办越好。修缮一新的李鼎铭先生纪念亭,矗立在米脂城区供人们瞻仰缅怀。李鼎铭陵园与故居得到了良好的保护管理,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可以让先生欣慰的是,如今的家乡米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第一盐都、黄土高原文化旅游影视的一颗明珠、榆林中心城市的后花园”三大奋斗目标,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富县、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活县”三大战略,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李鼎铭先生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李鼎铭先生永远活在家乡人民的心中!
  

李鼎铭研究文集/李鼎铭研究专业委员会编写.—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