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林伯渠 > 缅怀纪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回忆林伯渠同志
蹇先任

  林伯渠同志逝世近二十六周年了。他一生为中国革命奋斗,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象一座历史的丰碑,总是留在我们心里。
  林伯渠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大风大浪的转折关头,他总是站在人民大众一边。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先生,是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国民党成立,他是中央执行委员,分管中央司库(即全国财政工作),影响大,地位高,威望重。大革命时代国共合作,他以跨党时身份仍参加国民党中央,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治纲领奋斗。北伐时,林老投笔从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他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反对国民党右派,积极策划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向反革命打响了第一枪。随后林老赴苏联学习,研读革命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一九三三年三月回国,到江西中央苏区,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经济部长,同年八月又被任命为中央财政部长。当时正是中央红军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四处炮火连天。王明把持的中央排斥了毛泽东同志对红军的正确领导,给红军和苏区造成了政治上和经济上极大的困难。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林老迎难而上,积极协助毛泽东同志发展经济,开辟财源,扭转困难局面,支援和保障红军在前线作战以取得胜利。人们经常见他白天撑着拐棍,穿着草鞋,走东乡下西村,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晚上回到办公室,伏案批改文件和起草报告,并主持中央经济和财政部的日常工作,发布各种训令和通知,尽量储备粮食筹措物资供给红军。
  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苏区越缩越小,财政经济愈加困难。一九三四年春苏维埃中央政府提出“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的口号,林老率领财政部全体人员协助粮食部门,为筹措军粮二十四万担而奋斗;另一方面,林老指示中央银行,把每天的收支报表给他一份。他对报表仔细审核推敲,严格把关,大大压缩了各级政府机关的行政费用,对不急用和非战费开支坚决不批,终于完成了在四个月内节省八十万元的指标。
  一九三四年十月,林老跟随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组成的“鸿章司令部”①参加长征。他坚决不骑马,不要照顾,将马和骡子驮着办公用品及他自己与警卫员的行李。他一手拄拐棍,一手提马灯,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还要照顾其他同志。长征途中,林老还担任了“总没收征集委员会”主任,负责筹粮筹款。每到一地,别人休息,他还要组织、审批没收敌伪与土豪劣绅的财产,向各军团分拨战利品,以解决红军的给养。
  长时间的远征作战,数不尽的艰难困苦,林老的面容日益消瘦,满面红光变得蜡黄,两颊上颧骨明显突出,头发更加苍白。这样下去,大家担心林老的身体健康。警卫员黄秋胜和周仁同志坚决要他上马,林老却风趣地笑道:“大家都是用两条腿走,我已经多了一条‘腿’(指拐棍),为什么还要用四条腿呢?”他不仅不听从,反逼着黄秋胜把背包也放到马背上,一同轻装前进,在这种情况下,林老依旧关心他所在的十五大队全体人员。谁有了牢骚怨气,他就去耐心地谈心,帮助同志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爬雪山、过草地最饥饿的日子里,林老坚持吃野菜、草根和树皮,把警卫员收藏的一点备用品和少量青稞麦面省下来,分给伤病员吃。十五大队组织下村串寨筹粮筹款,林老也多次亲自参加。他的模范行为使同志们深受感动,大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
  林老关心他人胜过自己,关心晚辈后代,更是位令人敬仰的长者。  
  一九三六年冬天,我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会师,住在当时的中央所在地保安县。林老到住处来看我,很亲切地问我缺少什么,我说不缺什么。当时林老看见我怀里抱着的小女孩很瘦弱,引起了他的注意。我的女儿捷生自出生后即随我长征,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困苦,严重缺乏营养,又长期背在身上没有机会活动,发育生长得很不健全,已一岁多了,还不能站立。林老见此情景,当即问他的随行人员:我们那里杀了羊,还有没有羊肉?回答说,还有一点。林老指示赶快给先任同志送一点来。
  林老走到那里都是满脸慈祥的笑容,对同志关怀备至的神情,使人备觉亲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派人送给我的那一腿羊肉,真是及时而又珍贵的食物啊!我每天用小剪子剪下一小块,用那唯一的搪瓷茶缸(这茶缸是我在远征途中,饥时的饭碗,喝时的水杯,而今又是为小女儿炖羊肉的炊具了)在木炭火盆上煨熟炖烂,加一片馒头或一点小米饭给女儿喂食。待她吃完这一腿羊肉时,身体健壮起来,两腿竟有力气站立了,并开始学着走路。我很高兴,心中感激林老的帮助。同志们都笑着说,一只羊腿医好了这小女孩的虚弱。以至时隔若干年后,我还在感念这件事情。    
  一九三八年春,从保安到延安,林老还是很关心我。在多次会见时,他仍关怀地问寒问暖,并问小女孩长得怎样了。他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同志,实在令人感动。同年夏,我因长征后身体多病,党中央让我出国去苏联就医和学习。我们一行数人从延安来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候车去新疆赴苏。西安当时在国民党驻军控制中,但我们想已是国共合作抗战时期,可趁此机会到街上走走,领略一下古城风光。于是我们仍身着军装,戴着军帽,佩戴八路军臂章到街上去了。回来时,被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同志知道了,立刻把我和谭家述等同志叫去,他问:“你们到街上去了?”我们回答:“是的,随便走走。”林老关切地说:“这可危险啊!国民党特务很多,要是人家往你们脑袋上套个黑布口袋抓走了怎么办?”我们笑着说:“能有这种事吗?”林老严肃地说:“不是能有,而是已经发生过这种事!七贤庄(即八路军办事处驻地)门前,那些摆小摊的习贩们都是特务乔装前来监视我们的,要提高警惕啊!”林老这样一讲,我们明白了。停了停,林老又郑重地说:“现在显然是国共合作,一致对外,人家公开不敢怎么搞我们,可暗地里还是在不停地反对我们。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是不会放松的,不要太天真!我们不仅要学会同敌人作公开的斗争,还要学会作隐蔽的斗争,这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林老语重心长的教育,使我们知道了凡事都要慎重与提高警惕。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林老决定:不穿军装,发给每人一套便服。
  这以后,男同志都穿上西装,我换上了旗袍。我和谭家述较熟悉,长征时在一道,抗大时是同学又是同事,他穿上西装后很不高兴,对我说:“你看我象个什么样子,脖子上述吊了个布条子(领带)。”穿上了旗袍、西装,我们感到别扭,也就不愿意上街了。
  在西安住了十多天后,我们搭乘办事处的汽车去兰州。临行前,林老交给我一个任务,他说:“蔡畅大姐的女儿李特特,十四五岁,路上需要人照料,我今委托给你。”林老对晚辈的关心爱护和他那长者的责任感,处处都留给我深刻的影响。我对林老保证:“请您放心,我一定负责照料她,坚决完成您老交给我的任务。”后来到新疆,她妈妈已经去苏联了,我就一直遵循林老的嘱托,把李特特带到莫斯科,直到她母女会面为止。
  关于林老的革命生涯,有个外国记者写了一本《八路军行军记》的书,其中有一节记叙林老的文字说:“红军退出江西,实行北进,一直打过了七千英里。这些战役,林都曾参加,而且是徒步走去。……林氏态度温和,整日满面笑脸。他的白发,跟红军的多数战兵,成了一种极有意趣的对照。赤区内还有三四个老人,其身世也大抵相同。他们都不愿在国民党里做官,却宁愿在晚年抛妻别子,弃掉一切的身外之物,专心献身于社会革命的事业,为普罗阶层而牺牲到底。这诚然是世界上最足以令人掀起悲怀和壮志的。”
  这种评价,我以为是客观正确的。
  “林伯渠同志是我党杰出的革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他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他学识渊博,诲人不倦;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他忠实朴直,慈祥亲切,与人为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纪念,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①中央军委红军系统组成“鸿章司令部”,以作军队与地方机关之区别。
  

怀念林伯渠同志/中共临澧县委.—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