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林伯渠 > 个人著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抗战改变了边区的一切
林伯渠

  (1941年7月7日)
  迤逦在西北高原上的陕甘宁边区,曾经是我们民族丰腴的遗产中的一片荒土,现在,却成了这个到处是沙漠的国度里仅有水草的地方。
  没有哪一块祖国的原野比这里更荒凉、贫瘠,没有哪个角落里生活着的人民比这里更单纯简陋,也没有哪个地域在抗战四年中有着像边区这样飞跃的进步。真的,战争改变了一切,它变换了这块土地本来的面目,提高了人民对于生活的认识与挚爱,壮大了正在发展着的革命力量,使得一向落后不被人注意的地区,变成了在抗战洪流中屹然不动的砥柱。
  多少青年背负着民族的苦难,从遥远的一方跋涉到边区来,在这里他们沐浴着真理的光辉,寄托了自己未来的希望,锻炼成了坚强的民族战士。这些在边区温暖的怀抱里抚育出来的青年,留下的不仅是他们欢乐的歌声与健康的步伐,献出来的不仅是他们的青春与力量,还在全国辽阔的土地上,散播了愤怒的种子,燃起了不可扑灭的抗战烽火。
  多少风浪袭击着这破碎的河山,但边区始终像一个巨人那样站立起来,表现了不为威武所屈的气概。一次又次的,它在妥协投降的逆流中,及时地向着全国人民发出警号,呼唤他们起来挽救严重的危机。不怕敌人怎样轰炸威胁,也不怕反共分子怎样污蔑封锁,它倔强地战斗着,没有松懈过对民族应有的努力。对于自然,也还需要进行斗争,用人力去征服它所带来的灾祸。从战斗中成长起来,边区也在战斗中锻炼了自己。
  多少地方正在倒行逆施,摧毁民族的生机,边区却坚持着前进的方向,埋头于平凡的,但是却是伟大的工作。它在没有民主传统的国家里,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教育他们认识与运用自己的力量,团结他们参加这个民族命运所系的抗战事业,它在经济非常落后的地区上,组织了群众的生产运动,发展了各种经济建设,使得人民过着抗战时期其他地方所看不到的充裕生活,也供应了长期战争的庞大需要。它在荒芜的文化园地上,集中了全国善于冲锋陷阵的文化战士,创造了和平发展几十年中不易看到的文化成果,把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变成人民大众的财产,使得文化这一有力的武器服务于当前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不是什么灿烂的收获,无可否认地我们还面对着困难与缺点,然而是边区在抗战过程中,切实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一点工作。
  多少英雄事迹是在日常生活中显露出来的,它是那样的动人,那样的充满了我们时代的鲜明色彩。我们看到了,人们是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政权,用一种新的态度来对待劳动,用一种新的关系来代替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残酷关系。现实也展开了这样的场面:成千成万的孩子、女人、老者,以及残废者也卷入艰苦的斗争中,他们不轻视自己微小的努力,尽自己的力量在转动那决定我们民族命运的轮子。
  多少珍贵的文献流传在四年抗战的年月里,然而没有哪一个像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268)这样的放射出夺目的光芒,这个有着伟大历史意义的纲领,刻划了边区对精诚团结的恳切愿望,阐明了新的民主主义的正确政策,记录了人民已经获得并要巩固起来的幸福生活,也指出了边区将要走上怎样一条明确的道路。抗战四年的宝贵经验充实了这个纲领的内容,它对抗战前途也揭开了美丽的远景。
  抗战整整进行了4年了,这真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死斗争,斗争的结果决定的不仅是中国民族的命运,还和当前的国际事变有着密切的连系。边区的存在与发展,雄辩地说明了它是适合抗战利益的,适合中国人民的利益的。在这世界风云紧急的今天,边区要负起更艰巨的任务,它不只要面向全国,还要面向着整个世界。因为坚持抗战与援助苏联,打击东方的日本法西斯蒂与西方的德国法西斯蒂,是整个斗争的两面,应该紧紧地连系起来。
  陕甘宁边区曾经依靠着人民的力量,把荒原变成乐土,它也将继续把广大的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来迎接伟大的光荣的战斗。
  根据1941年7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所载刊印。
  

林伯渠文集/林伯渠.—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