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林伯渠 > 个人著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荏苒三十年
林伯渠

  (1941年10月10日)
  3个较大的纪念节日同在今年里面出现,一个是九一八事变(161)10周年纪念,一个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纪念,另一个是辛亥革命(138)30周年纪念。这3个纪念日正是30年来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缩影,它描画出中国的民主主义的运动是经历了怎样曲折艰辛的道路,指出了日本帝国主义者怎样千方百计地破坏中国的独立自由,也显示着中国共产党怎样坚持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亲自参与了同盟会(12)以来几十年的革命活动,包括了辛亥革命与目前的抗日战争,尽管饱尝了失败流亡的苦况,但也领略了斗争的喜悦与希望。从辛亥革命中,看到我们民族已经开始向着新的生活转变,正像列宁所说:“地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说已经从睡中醒来,走向光明,投身运动,奋起斗争了。”(276)然而这仅是开始,当时民众底伟大精神和革命的高涨,还未能把斗争坚持到底,留下的未竟事业需要我们奉献更大的牺牲。紧接着辛亥革命以后,是30年逾乎寻常的岁月。在这个激变的时代里,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蒙受了难以形容的苦难,可是也获得了亘古未有的新生。30年过去了,新的一代已经成长起来,瞻望着前面那段悠长的道路,虽觉得革命并不是以飞快的步伐进军,然而可以自慰的,是人民的力量已经强大了,斗争的经验已经教育我们不致再犯历史的错误,整个世界也到了决定人类命运的关头。历史的车轮终竟是往前推进,一切的努力是结出它所应得的果实的。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了它本身的光芒,以及由它而揭开的新的斗争的序幕。应该庆幸,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比30年前幸福多了,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继承着的是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的命运又是和全世界广大人民连在一起的。如果不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温习历史,尤其是研究辛亥革命的经验,它的许多的教训到今天还是新鲜的。在抗战中,我们曾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投降经历了多少的风浪,如果在辛亥革命时能够有这样的预见,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展开一个不同的局面。可惜的是,在革命后虽有孙中山先生坚持北伐,要彻底的消灭旧的残余势力,但因汪精卫(53)之流当时与袁世凯(25)妥协,以致断送了辛亥革命的前途。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一切辛亥革命的忠实继承者,都应紧记这个教训,避免重复这个错误。
  今天再没有人怀疑坚强政党的领导,对于革命运动的决定意义,但在辛亥革命时期,还不能了解这样的一个真理。结果只有以当时涣散的组织,一些临时钻进想望升官发财的脆弱党员,去抵御反革命的猛力进攻,怎能不遭到失败!这就教训我们,服从党的集中领导,整齐革命的步伐,是如何重大的事情。
  从自身的经历中,也体验到。一个彻底的民主主义者,他所走向的是共产主义的道路。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
  30年在历史上只是短短的行程,但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却是悠长的年代,跨过了30年的征途,无暇稍事驻足,又要加紧步伐向前跑去。自己虽则白发盈鬓,但仍期待着在辛亥革命40周年纪念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个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根据1941年10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所载刊印。
  

林伯渠文集/林伯渠.—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