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曹力如 > 其他资料
|
写给延安各机关生产委员会 |
曹力如 |
|
|
(1939年4月8日) 生产运动在党中央号召时,已经严正切实地指出了这一工作的政治意义。这不仅为了自给,不仅为了充实边区的力量,而且为了推动全中国来充实抗战力量。在这一伟大任务的执行当中,已经说明了党中央号召的伟大与正确。我们的各个生产委员会,在响应号召之后,时时刻刻在党中央和生产委员会以及各个负责同志们的领导之下,计划布置工作,每一个同志又在各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之下工作了将近一个半月了,中间还进行了半个月的突击,的确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如种地面积的全部完成或完成过半。这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仅推动了边区农民的生产情绪,特别对边区以外,给了一个极好的影响与推动。在边区之外,不少的地方,也在进行这一工作。在边区周围的友方保安部队,一部分已在和我们一样地干着(虽然在情绪上、艰苦持久上远比不上我们)。在较远的地方,许多机关团体也曾有过不少的函询,要我们给以方法上的帮助,要我们邮寄生产刊物,这种现象如果广泛传播到全中国的每个角落,必然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个严厉的打击。 但是这一工作刚刚开始,将来达到预期的成果,还须在秋收之后。今年这项工作由开垦起,经过播种、施肥、锄草、收割、碾运直到入仓,每一阶段,都需要有妥当的计划和及时的领导,才能保证本年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抗日战争是持久的,这一工作,也不会是一年就结束。因此我们无妨多加探讨,相互交换工作经验,在我们生产战线上,无论是担负领导责任的各生产委员会,还是每一个参加生产工作的同志,也都有同样的见解吧?现在,把边区政府生产委员会在一个半月中的工作情形,感觉到其他各级机关生产工作中还应注意的事情,提出来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把生产工作与政治问题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把党中央与总生产委员会给予我们的动员任务,广泛地深入地完全做到了。每一个同志,都了解到生产工作与抗战的胜利是密切联系的,我们的农场,远在距边区政府40里的马土川沈家庄,这样远的地方,说起来,是不利于耕作的,但我们全体同志(102人),能够设法克服这种困难,抽调1/3的人数,经常在农场工作,每星期或半个月换班一次。在往返的过程中,不但无一人感到麻烦,而且还非常有兴趣。起初因播种期未到,延安各机关都在突击,我们留在家里的同志,因在延安附近未分土地,每天磨拳擦掌,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因为不能全去农场,在城关的丘陵小坡上也开荒6垧多(约18亩),农场(马土川)的情况,因为无行政工作的牵挂更是热烈万分,从老头子(有一个62岁的)到小同志(12岁的一个),从男同志到女同志,从干部到伙夫、马夫,从同志到假释的犯人,没有一个人不在做事,而且做很多的事,真可以说“无无用之人”了。犁田,掘地,打土块,烧饭,挑水,背柴,送开水,养猪,种菜,都按每个人的具体能力适当地分了工,又加上他们自觉去做,就在今天(4月8日)看,成绩已是很可观了,不但开垦了120垧地,并且下种了71垧,连房屋的修理,农具的制作,都是自己干。我们按120人的自给标准,应种地360垧,已增到400垧,继又增到480垧,虽然今天才完成22%,但距播种完毕还有78天,除去10天休息,实际还可耕种 68天,我们有把握完成。当地农民起初为我们担忧,说我们不能完成任务,即使开了许多荒地,也未必种得合适。现在农民们却惊讶地说:“你们比我们还种得好!你们的掘地,我们实在跟不上。”下种的适时,和某种粮食宜于某种土地,农民也说很对。秋收时,我们相信会获得好收成,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各机关对生产的突击已经结束。收到的成绩,虽未看到总结,但在生产运动以及各单位的临时小刊上已看到了不少。我这里要说的是突击之后,可能有一时期的松懈,因此预先请大家注意,离最后的完成任务还很早,还要长期的、坚持的往下做。好的方面有:没有潦草完事的现象,能够逐日研究经验,随时询问农民,无论开垦、下种,使用耕牛、工具都很熨贴,没有发生什么问题,这是我们引为欣慰的。当然这中间还有不少的缺陷,如疾病不能免除,医药不能随时解决,起初工具还不够用或不大合适,以及劳动方的组织没有弄好,分工没有一下弄适当等。今天我们把这些缺陷,已经完全克服改正了。我觉得我们的生产工作,今后还应当着重以下的问题,特别是延安附近各生产委员会应当格外留意与执行: 一、完成生产任务要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应当包括种地面积的完成,耕种的得法,由春耕到秋收,确实能保证自给自足或百分之几的数目,因此争取收获量达到应有的数目,这是一个极重要的中心问题。在开荒已达到了相当数字的今天,我们应当以增加收获量为奋斗的目标与相互竞赛的条件,要在这点上取得完满的胜利。除了扩大耕地面积之外,注意土地的肥料,施肥的多寡,播种的适时,某种地宜于某种粮以及锄草的次数等等,每一项都做得妥善,这才能有充分的保障。 二、亩数垧数计算要准确。开始时有的机关仅以120方步一亩,后来才统一以60方丈或240方步为一亩。各机关在开荒后必须以240方步为一亩,重新详细地检查,不要以锦标主义的观点来进行突击,而要以收获的完成与超过任务才算是最后胜利。 三、除了耕地面积应准确测量外,土地的肥料也应当及早注意。按农民说我们政府秘书处的农场(马土川)和建设厅的农场的地,每亩抵得延安近郊荒地一亩半到两亩地,因为土地比较肥沃。在这样的情形下,更说明各机关的生产工作,应当在可能范围内,再扩大面积,对耕种方法,更加周到,才能弥补这点不足。这里我还要附带说明,我们的农场除了大家不能全体参加工作,其余好的方面我觉得很多,例如土地肥沃,柴水便利,牛的草料方便而又价廉,随时能得到农民的帮助与指导(这里纯粹是老练的农民,对农作的经验丰富,延安近郊则不然,因他们不全靠农作,有的兼做生意,对种庄稼只是半行家),其他如籽种的选择、鸡猪的饲养等等,都非常便利,这是在生产方面说。在我们本身来说,大家在一个时期调离了原来工作,对生产工作能够专心致志,把体力脑力的劳动,来了一个切实调剂,没有兼顾不及之处,确实等于休养。把机关的比较散漫的生活,一变而为紧张机动的生活,讨论问题,上政治课,读报,识字,娱乐等等,都比在机关中便利了许多,这点我只这样提出,以供大家来选择农场之研究。 四、种粮的种类,自然是各种各样都有才好。但为使收获量大,保证能达到自给,我认为应当多种谷子(小米),其次为糜子(黄米),因为这两种粮,简便容易,产量又大,小米是我们大家吃惯了,谷草的用途又多,无论是骡马驴,都需要它。多种谷子,从今年秋收到明年的饲料费是要减少很多,按我们延安所开的荒地,最适合种这两种粮食。其次新开荒地适合于种植的有小麻黑豆(最好是二荒地——即荒的不久的)、洋芋(起伏不平的山凹地,土质越松越好)。其他如包谷、高粱、蔬菜等都不宜于在荒地种。这些也要及早注意,不要只按需要,不管地质,种下去会收不到很多东西的。我的意见最少以耕地50%种谷子,30%种糜子,20%种小麻黑豆、洋芋等。租用群众的熟地,得按土地肥料之不同,决定种植包谷、瓜菜等。 五、播种期限自现在起到立夏止,还有78天。现在正宜于下种的是谷子、大小麻子、洋芋、瓜菜等。所以现在正是吃紧努力之时。糜子下种须在50天之后(5月底前后),立夏后阴历6月中伏期间可种荞麦。不过荞麦的种植不大经济,要熟地,并要犁两遍,还须一定肥料,种子也用的多。播种时遭受了暴雨,则不能出土,秋季降霜早则被冻死,七八月经过炽热的南风,也会被蒸死。无老练的农人指导时,最好还是不种荞麦,免得有“徒劳无益”之憾。 六、关于耕种的方法,建设厅印发生产须知已讲到了许多,我感到我们机关的开荒,大部分是用锄头掘的,土块相当大,打破土块,是一个很主要的工作。已开掘尚未下种的土地,现在应当先下种,接着就粉碎土块,把地面弄至平匀,没有大的起伏,才能保持地面下水分不易消失。打土块最好自高而下——不使有脚迹存在,这样可使地面疏松禾苗容易出土。如果用前进的办法去打土块,因土块大而且多,打过之后,地面上会有许多脚印,这些脚印,又相当固实,当禾苗出土时,如无雨,则很难长出。 七、耕牛的饲养与使用。如果不适当,也会生毛病。起初吃料多了,容易肚涨,要逐渐增加每头牛每日由一盆慢慢加到一升。在清明前用牛犁地主要是锻炼性质,每天犁半亩、一亩不等。如果犯急性病,加快速度,一定会用坏牛。在大量播种时期,牛料吃足后,每天多犁地,大约能犁2亩半到3亩,就不会出毛病,但仍不能快走,应当是加长工作时间。 八、在不妨害公共生产与经常工作的条件之下,可以允许私人种植小块土地,使他们栽种烟草、辣椒、大蒜,这样更可以把参加生产工作同志们的热忱提高,同时还能够更充分达到改善生活的要求。这点在我们的农场中,已经实行了,而且这种办法能够发挥他们的专长,对蔬菜的种植法,能够更多地研究,对于整个生产工作,当然也有相当帮助的。我们在这两天听到农民们说:“清明”要清明,今年的“清明”十分清明。又说古历2月18,如果有风,当年必然丰收,特别是大南风,其丰收将无疑。至于这个说法是否准确?我们暂不管它。我只借用来转告大家,等秋收后,“把酒话桑麻”的时候再来证实罢。目前大家要以经常的坚持的生产运动,保证丰收粮食入仓! (摘自1939年4月16日《新中华报》) |
|
曹力如/熊美杰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