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四章 抗日烽火 平原造“人山”
江英




  冀南平原,广漠无垠,林木稀疏。一支弱小的军队,要以游击的形式在这里进行持久抗战,必然遇到很大困难。徐向前从戎十余载,多在山区转战,对山地的作战指挥纯熟自如,但对在平原开展游击还不熟悉。他发动大家都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并在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上,发表了《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一文,其中明确提出了平原建造“人山”的思想,深刻阐述了人民战争的伟力。
  他指出,游击队在平原上的活动,自然没有像山地那样多的地形上的便利,相反敌人的机械化的兵种或骑兵,倒有较便利的条件了。但不能因此作出平原地无法进行游击战争的结论。游击队活动的依托,一方面是地形上的便利条件,如山地森林等等;另一方面是与广大人民的结合。他提出了著名的创建“人山”的思想:河北是人口较稠密的区域,假如我们能在河北平原地上把广大的人民推动到抗日战线上来,把广大的人民造成游击队的“人山”,我想不管什么样的山也没有这样的山好。
  他说:无论从主观上客观上说来,造成“人山”的条件是具备的。一切的游击队必须有良好的纪律,具有抗日的高度积极性,在一切行动中,真正表现自己是为民族利益而斗争。真正站在保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才能造成“人山”,这是政治上最主要的工作。徐向前还提出了一整套具体的战术要求和详尽的组织计划。
  为把冀南建成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首先加紧扩大人民抗日武装。对于当时冀南存在的打着“抗日”旗号的杂色武装,进行团结争取和收编改编工作。其基本方针:凡属不愿投降,不甘为日寇驱使,而愿意同八路军共同抗日及自愿参加共同抗战者,应一律欢迎,并保证与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同等待遇,一视同仁,不缴枪;如在组织上必须适当地调整时,亦应先取得他们同意。徐向前刚到南宫,“青年抗日义勇军团”首领登门表示,愿率6000弟兄接受八路军的收编。徐向前鼓励他们的正义行动,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讲清八路军的严格纪律,并明白地告诉他们:收编时队伍不拆散,保持原有的干部和编制。为了统一序列,名称叫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这支队伍被带到南宫以西苏村整顿。后来,这支队伍约有1000多人坚持到底。
  赵辉楼的“民众抗日自卫军”是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赵辉楼恳切要求将所部改编为八路军。徐向前与他商定,编为八路军冀豫抗日游击支队,编制3个团,每团2个营,暂住束、晋、藁、赵地区及石家庄一带。后来这支部队健康发展,多有建树,赵辉楼本人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徐向前领导下,冀南收编和改造伪军、土匪、游杂武装的工作颇有起色,到6月底,已有大小数十股武装和20余县的民团、保安队编入了八路军的队伍,东进纵队迅速扩大,猛增到约1.85万人,拥有约1.15万支枪,下属18个团或支队冀南根据地急速扩展。徐向前以《在建军中怎样争取和团结旧式地方武装》为题,总结了收编各色武装的经验。徐向前强调,要深入地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特别要克服“左”的关门主义倾向。
  为扩大与巩固抗日根据地,还要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徐向前进入冀南两个星期,就在给刘伯承、邓小平、彭德怀的电报中提出:“路东工作将大大开展,干部成大问题,能拿在我们手上的十五县无县长,请刘邓设法抽调一批干部来。”为使县长合法化和手续简便,徐向前创造的经验是:进入县城以后,就召开群众大会,请那些有名望的人士参加,会上宣布某某为这个县的县长,问大家同意不同意,举手通过。为了建立政权的工作,中共冀南区党委还举办了“县长训练班”。枣强县的杨玉昆,自称中央直辖忠义救国军第三路,实际是打着抗日旗号的汉奸。他占着的地方,八路军去筹粮他不让,筹款更不准,派人去交涉,他又把人扣住不放。徐向前和刘志坚带着部队逮捕了他。他的部下结伙跑到南宫闹事,找徐向前要他们的杨司令。徐向前拿出日本人给杨玉昆的委任状,说:“你们看,这就是你们杨司令的真面目!你们问为什么抓他,因为他是汉奸!”闹事的人不声不响地退出去了。八路军进入县城,收编了城内部队,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各级抗日政权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向富户筹粮筹款,救济贫民;组织秋收运动,把收获的权利给农民;实行二五减租,减轻民众负担;发布对付日寇进攻办法,如自卫和避难办法、空舍清野办法、防匪防特办法等。
  冀南多数县政权的建立,为组建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奠定了基础。8月14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在南宫宣告成立。这一天,50多个县的军政民代表齐集南宫,举行空前的盛会,一致选举杨秀林(杨秀峰)、宋任穷为正副主任。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