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第四章 抗日烽火 舌战“战区总司令”
江英
山东的游击战争,虽然有了较好基础,但政权建设工作还没有跟上去,是个薄弱环节。鲁中、鲁南因为没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只是一个游击区。在徐向前等到山东之前,山东地区曾一度受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主张的影响,在一些事情上未能坚定地贯彻独立自主方针。中共中央指出:山东方面过去退让太多,如上述情形不加改变,山东创建根据地与坚持抗战是要受挫折的。徐向前认为,坚持独立自主,必须巩固与扩大根据地,建立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发展与扩大共产党领导的正规部队与地方武装。
徐向前曾亲自前往国民党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处谈判,表明共产党要在根据地内建立政权。于学忠不赞成,他说:“你们抗日,就不要搞地方政权了,八路军是军队,不能搞政权。你们也搞政权,我这个省政府怎么搞哇!”徐向前说:“我们是抗日的军队,要搞抗日根据地,就得建立政权,发动群众。有了政权,有了群众才好打日本鬼子。”于学忠说:“你们不搞政权,也可以抗战呀!”徐向前说:“我们的部队抗战得吃饭,没有自己的政权就没饭吃。你们的政府,一不给我们粮款,二不给我们枪弹,连应该发给八路军的薪饷都不给,我们不搞政权怎么办!”经徐向前反复解释,于学忠终于同意了八路军在根据地内建政权,但说“要合乎法律”。意思是要经过省政府核准与委任。徐向前的回答是:关键在于群众拥护不拥护。抗日民主政权是经过群众民主选举产生的,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群众不拥护,委任了也没用。徐向前在致毛泽东的电报中对于学忠的评价是:尚不坏,仍站第三者的立场,但思想太旧。实际上,要合乎蒋介石的法律,就不可能有共产党的政权。
徐向前在山东建立民主政权采取了三种方式:第一,成熟的地方建立民选政权。如在冀鲁边、鲁西、鲁南和胶东。在日军对沂蒙山区“扫荡”时,国民党的县长都跑掉了,共产党就在许多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到1940年年底,全山东民选县政权达90多个,还有1个行政主任公署,14个专署,250多个区政权。此外,还成立了山东省参议会,成立了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实际是行使省政府的职权。各级政权建立后,在扩大兵员、统筹部队给养、土地政策、财政工作、地方武装等方面创造了新局面。第二,建立“两面政权”。即在敌占区、敌之“巩固区”、铁路沿线和中心城市,利用敌伪政权中的进步分子或秘密派人进去,进行抗战工作。第三,促使国民党控制的政权实行某种程度的民主化。揭露国民党政权的腐朽,要求开放民主,使用各党各派的人才,减轻民众负担。发动群众组织宪政促进会,用以打破蒋介石长期“训政于民”的做法。1940年2月,山东全省宪政促进会成立,徐向前被选为执行委员。
此外还普遍组织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先后建立了妇女救国会、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自卫团,还建立了文化界、教育界以及少年儿童的组织。到1940年4至5月间,参加的人数已达300万以上。他们在参军参战、捉拿汉奸、掩护党政军工作人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向前说,统一战线的基础力量是人民群众,国民党搞“官办”,我们就搞“民办”。群众团体是民主政权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八路军的得力助手,它迫使国民党政权必须倾听群众的呼声,不能为所欲为。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