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个人著述
|
晋中战役第一阶段作战总结* |
徐向前 |
|
|
(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九日) 现将晋中战役第一阶段,一九四八年六月十四日至六月二十四日作战情况及部队情况,简报如下: 一、晋中参战部队共四十七个团,计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各九个团,吕梁纵队(1)十个团,太岳军区部队九个团,肖集团(2)五个团,孙集团(3)(晋绥二、六分区)五个团,总兵力七万五千人。战斗于六月十四日敌第三十四军在孝义西进攻我彭罗部开始。主力原拟六月十九日发起战斗,因彭罗部吃紧,乃提前改于六月十八日投入战斗。至二十四日攻克张兰镇(平遥以南)为结束。一旬作战,共歼敌一万七千人左右,内土顽仅数百人。 二、此次作战,以吕梁集团先在汾孝区行动,吸引与箝制敌人,掩护我主力作宽正面展开,先歼灭封锁山口分散之敌,主力进出平川,以调动敌人,创造了运动战条件。我彭罗部进到孝义高阳后,因轻敌暴露,又兼阎锡山对我行动判断错误,以为我主力已他调(据俘供),仅留两个地方纵队,敌决定以闪击战主动寻找我军作战。六月十日,阎军即集中其第三十四军主力,第四十三军之第七师向我吕梁部队进攻未逞,即调亲训师与亲训炮兵团五个连前来参战。另以第三十三军之第四十六师、第七十一师一部及第十九军之第四十师集结平遥、介休机动,十四日至十七日,敌数次攻击我彭罗部,均受挫。其第七十师主力在牛家垣则遭我吕梁八分区部队阻止打击。此时,我主力三个纵队(4)即突然向祁县、平遥、介休外围据点同时发展攻势。肖集团、孙集团则向忻(县)太(原)、榆(次)太(原)间破击,攻歼小据点。汾(阳)孝(义)敌至此乃被迫回援同蒲线。当时我获得情报,敌第三十四军十九日开介休,七十二师(亲训师)开汾阳,我乃决心集中八纵、太岳、彭罗主力在运动中,求先歼第三十四军主力于平(遥)介(休)地区。事后,始知此情报有误,三十四军系集汾阳附近,后开平遥,故未打成。只第七十二师(亲训师)由介休开平遥途中,其主力为我歼灭七千人。此役敌死伤极大,沿汾河东岸五里宽地区,每公尺内均有一、二尸体,敌死亡将近三千人,牲口死伤占百分之八十(因敌密集队形运动,被我压于汾河岸开阔地,遭我火力急袭),二十二日晚,我又自报话机得悉,敌第十九军军部率第四十师及亲训师残部拟即北开,我乃以十三纵主力迅速出动,伏击于洪善车站以北地区。二十三日八时,敌进入我伏击区,为我压缩于北营村,二十四日五时,我主力突入村内,敌乃突围,遭我火力猛袭,死千余人,除逃散一部外,均为我捕获。此时汾河水涨,吕梁部队未能及时东渡堵击,敌四十师第一团及太原民卫军乘隙窜入祁县,致未能全歼,至为可惜。二十四日下午六时,我太岳部队一部及四十五师新兵团(老虎团)两个营。第一阶段战斗至此结束,乃再开始新作战布置。 三、我在临汾战役中,伤亡一万五千人,休整不足二十天,俘虏均在训练,尚未补充,新兵仅补充一千六百人,连队普遍不充实,重兵器增加,突击力量更小,元气尚未完全恢复。因麦收在即,不容推延,且六月八日北进,半月来,连续行军、作战、休息时间甚少,部队一般比较疲劳。但因不断胜利,部队情绪很高,可以继续战斗。晋中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中,共伤亡三千余人(吕梁部队伤亡千余人不在内);逃亡约千人,其中太岳军区部队七百人(该部因提前出动,未充分动员,若干战士面临伤亡很大,怕打太原,故逃亡较多)。 四、此次歼敌七十二师及暂编四十师主力,其主要原因: (一)主动的调动了敌人,我以吕梁部队在汾(阳)孝(义)地区佯动迷惑敌人,阎锡山以其所谓五大主力,(暂编第四十、四十六师、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诸师)全部出动,创造了我野战歼敌条件。 (二)我行动秘密、突然。事先敌未发觉,战斗发起后,敌部署全错乱,星夜北撤,予我以歼灭战良机。 (三)我火力高度集中。不怕敌人在村落内集中多数兵力(在村落未坚固设防条件下),愈集中,则兵力愈不易展开,愈易遭受伤亡,部队亦愈难掌握。北营村歼灭战中,因四十师主力被我压缩于北营村一个村落,我乃集中炮兵轰击两小时,发八二迫击炮弹一千五百发,敌伤亡极大,队形混乱,我步兵乘势突入,敌被迫突围,绝大部分被歼,只逃少数。 五、此次作战,亦存在很多弱点。首先,情报极不灵通。后方虽供给不少情报,且极为重要,但多失时效。其次,通讯联络迟缓。我作战部署或报告,电台联络有迟误一两天者。如情报、通讯及时,估计或可多歼敌一两个师。再次,因交通极度困难,山路崎岖,各地人烟稀少,加之情况变化太快,民工太少,致增许多困难,伤员停留战场一二日不能后送,敌伤员均未搬回。弹药亦供应不上,缴获武器不能及时后送。十三纵围歼敌暂编四十师时,因携带弹药不多,几乎不能解决战斗,后来,动员后方全部工作人员搬运,幸于总攻前运到,始攻下北营。根据当前交通情况,需三兵一夫(5),始能应付情况。再次,各部对破坏交通,断敌交通,注意不够。我随破,敌随修,故敌转运较灵。我需由山边转移兵力,且又隔汾河,有背水阵威胁,故行动迟缓,多失战机。 六、各连队缺额极大,如十三纵有些团,连队虽充实,但每营只两个步兵连,而重火器缴获后,按编制与需要又必须增加,故步兵连突击力量更加减少。现拟加紧对俘兵训练,准备提前补充,以便连续作战。 * 这是徐向前给中央军委和华北军区的报告。毛泽东于七月二日批示:“各兵团首长,我们很需要此种战役总结报告。希望各兵团在每一战役结束后,不论胜负及胜利大小均向军委做一总结报告,以利交流和总结经验”。 注释 (1)吕梁纵队,即彭绍辉、罗贵波集团,又称吕梁军区部队。 (2)肖集团,即由太行参战部队所组成的一个作战集团。肖,即肖文玖,时任北岳军区副司令员。 (3)孙集团,即由晋绥参战部队所组成的一个作战集团。孙,即孙超群,时任晋绥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4)三个纵队,即第八、第十三、第十五纵队。 (5)“三兵一夫”,指民工民夫支前比数,即三个兵,需一个民夫的运输力支援。一九四八年七月二日,毛泽东看过《晋中战役第一阶段作战总结》后,批示给徐向前:“关于三兵一夫或四兵一夫制,现军委正研究部队设立担架与辎重兵的编制,你有何意见?望告。” |
|
徐向前军事文选/徐向前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