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
王世泰回忆录——开辟黄龙新区 |
王世泰 |
|
|
1947年8、9月,西北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8月20日,西北野战军取得了沙家店战役的重大胜利。23日,陈(赓)谢(富治)兵团南渡黄河,直逼潼关,威胁西安,迫使胡宗南集团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9月2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以警一旅、警三旅和骑六师合编为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由我任司令员兼政委,阎揆要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9月23日,彭总电令二、四纵队挺进黄龙地区,开辟根据地。10月3日,西北野战军前委决定成立以王震为书记、王世泰为副书记的黄龙行动委员会,统一指挥二、四纵队作战。同日,王震率二纵由延安之大、小劳山出发南下。我们解放白水后不久,收到西北野战军前总令四纵与二纵联合行动的电报,我便率四纵队北上,到达洛川东南之石头镇。在这里,我与王震见面,研究制定了开辟黄龙山区的行动计划。 当时黄龙山区各县的敌情是:南面的白水已解放,合阳、澄城守敌撤逃;西面和北面的洛川、富县、甘泉都在咸榆公路线上,有敌重兵把守;位于中心的黄龙县和东面的韩城、宜川守敌,相对较弱,因而我们决定攻打黄龙、韩城和宜川。具体计划是二纵先行攻取黄龙县城所在地石堡镇,而后与四纵共同攻打韩城。 10月4日,二纵攻克石堡镇,歼敌一个保安团,然后向韩城进发。我四纵从洛川县石头镇出发,经澄城、合阳县境,到达韩城。10月9日,警三旅五团奔袭韩城以南的芝川镇,敌一八五团一个营闻讯逃回韩城。 攻打韩城的部署是:二纵攻打南、北城门和北门外的九九寨,四纵五团攻打城东塬畔之赵家寨;警一旅旅部和警二团在芝川镇南五公里之西(安)韩(城)公路两侧构筑工事,抗击可能来援之敌;三团攻取城外据点南山头。10月9日、10日各部队先后接敌,战斗激烈,重创敌人,激战至11日凌晨,敌人逃跑。二纵部队先占县城,其他部队跟踪追击,将敌大部消灭,五团俘敌600余人,三团俘敌400余人,其余敌人被二纵俘虏。 五团在此次战斗中,指战员们非常机智灵活,大胆地消灭敌人。五团在夜间转移途中,发觉敌人正在撤逃。先俘虏了10余名敌人,其中有一名副团长及太太。我军问明情况和口令后,二连连长张存智机智地以副团长的口气下命令,把敌军连以上军官统统集中起来训话。这时,我五团已把敌人全部包围。在敌军军官全部到达以后,宣布他们被俘虏了。然后又让这些军官给各自的部队喊话,让他们的部下交枪。就这样,我五团一枪未发,俘虏了600名敌人。 攻占韩城战斗中,我二、四纵队全歼敌整编九十师五十三旅一五八团及地方武装等,解放了禹门口、芝川两个重要黄河渡口,沟通了与山西解放区的联系。 战后,王震和我召见了黄龙军分区副司令员杨拯民和韩城县委书记姬文超,向他们谈了坚持黄龙地区斗争的任务。指出:黄龙是个小山区,回旋余地很小,而且人烟稀少,缺乏粮食,大部队无法在此久留,我们走后,敌人会回来的,要他们避免固守县城和其他据点,尽量保住黄龙山这块阵地。鉴于他们的力量不够,我和王震商议后,决定派警一旅参谋长刘懋功率警二团和二纵的一个团进入黄龙山区,肃清逃入山中的敌人和其他反动地方武装,帮助黄龙军分区部队站稳脚。这些工作安排完后,我二、四纵队转兵北进,攻打宜川。 宜川位于黄河西岸约50公里处。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在此修建有国防工事,以后几经加固,成为国民党军封锁我边区的重要据点,宜川距延安只有两三天路程,向东可控制黄河渡口上的铁索桥。县城四面环山,城墙高达10米,居于两条河流之间,城西南七郎山已挖成绝壁,与城北的虎头山和东南的凤翅山成鼎足之势,火力可互相支援。守敌为新编第九旅二十七团、六十一旅一八二团大部及地方武装等。 10月19日晚,二、四纵队对宜川形成包围。我和王震决定,二纵攻七郎山、虎头山、四纵警三团攻打凤翅山,警五团攻南城门。20日夜,三团团长葛海洲指挥一营,在炮火掩护下攻击凤翅山。由于敌人火力猛,数次冲击均未成功。葛团长转至三营,察看地形后改由三营担任主攻。在一营火力掩护下,葛团长利三营长郑锡银带七连一次攻击成功。凤翅山被拿下后,敌人开始动摇,有突围迹象,五团乘机攻城,敌人弃城向东逃跑。我三团从凤翅山插下去,将敌人堵截在沟内。二纵部队也从虎头山攻下来,与三团一起将敌人全部俘虏。21日下午,战斗全部结束。三团团长葛海洲负伤,随二纵到山西养伤。我军俘敌中将总指挥许用修、少将县长徐沛以下3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我军打下宜川当日,董钊率敌主力5个旅从延安出发朝宜川逼近。我们向宜川县委书记和游击队谈了敌人增援部队很快要来的情况,要他们把城内的物资搬运出去,同时安排好城内的工作,敌人一来就撤出城去。我和王震商量了一下,他带二纵队经铁索桥到山西休整,我带四纵队回陕北边区。24日下午4时,敌人先头部队接近宜川。二纵队已撤退,因警一旅俘虏多,我让高锦纯带三团先撤,我带警五团抗击作掩护,天黑时我军转移至延长安河镇地区休整。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及西北野战军前委的领导下,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我南线部队胜利地完成了彭总在茶坊面授的任务和开辟黄龙新区的后续任务。南线作战的胜利,是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边区军民通力合作,浴血奋战的成果。 |
|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