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文集
|
回顾与展望* |
郭洪涛 |
|
|
(一九九二年六月十三日) 中国交协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由原国家经委和交通各部门共同组织,于1982年5月成立的一个全国性大行业社会经济团体。 协会成立以后,坚决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开展工作。十年来,在活动宗旨上,始终坚持为政府部门和交通行业服务,坚持为运输和邮电企业服务;在服务功能上,逐步具备了能够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发展交通产业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的研究,可以担负咨询服务、干部培训、信息传递、书刊出版,以及开展国际交往等多种服务工作;在工作方式上,坚持广泛联系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协会所特有的优势和开放型的活动方式开展工作。 十年来,各级交协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奋斗,逐步成长,到目前为止,中国交协已拥有团体会员129个,包括:地方交协39个,全国性专业协会2个,重点运输、邮电企事业单位和交通工业企业88个,在中国交协领导下的联运联合会,拥有各地联运企业成员343个。各地方交协、各专业协会拥有的团体会员单位约1200个。各级交协组织和团结了将近2万名经验丰富、热心交通事业的专业人员。经过十年努力,一个全国性的交协工作网络已基本形成,为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已经作出了一些贡献,还将继续努力,力争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 十年来,中国交协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为推进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信息传播体系的建设,在交通产业的各个层次上开展了研究工作。 ——在全国性层次上,主要是向国务院提报了关于建设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十条建议,研究提出了2000年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报告,参与了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以及对我国国防交通发展战略和对策的研究。 ——在经济区域性层次上,先后研究了沿海地区、黄渤海地区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与运输通道规划,以及2000年能源基地煤炭外运通路、宁蒙晋陕黄河两岸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交通运输布局规划,并提出了研究报告或建议,还参与了国家计委组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规划的研究等。 ——在行政区域性层次上,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及交协、分别对深圳、珠海、温州、济南、烟台等5个城市和三水县的综合运输网的发展,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规划研究报告。 二、为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装备工业的发展,对调整运输结构、挖掘运输潜力,发展铁路重载列车运输,加快发展长江航运,积极发展我国航空货物运输等进行了调研,向领导机关提出了建议。中国交协与国务院原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了全国公路运输发展问题,向国务院报送了《加快公路运输发展的紧急建议》;与中国造船工业学会合作研究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战略,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快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建议》。在促进我国采用新兴的运输方式方面,对琼州海峡和烟台至大连铁路轮渡作了专题调研,分别提出了方案研究报告。对发展成品油管道和煤浆管道的起步方案问题积极组织研究、论证,今年中国交协将与中国铁道学会联合召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研讨会议。 三、为推进交通产业的改革,协会做的工作主要是: ——在摆脱交通行业的困境方面,先后提出了《关于摆脱交通困境的若干政策建议》、《关于摆脱地方交通运输企业困境的若干建议》和《关于缓解沿海运输企业困难的建议》。 ——在发展联合运输方面,为发展我国的联运事业,中国交协和有关部委召开过5次经验交流会和业务洽谈会,并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联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过去几年,针对晋煤外运中存在的问题,协会进行了持续的调研、论证,向领导机关提出了《解决晋煤外运中间环节收费过高问题的建议》、《关于改革晋煤运输体制、实行货运代理的调查研究报告》,以及《晋煤统一管理和调运问题研究报告》等。 ——在交通价格方面,早在1982年,交协受国家物价等主管部门委托,积极研究交通价格问题,经过不断调研,先后提出了“七五”期间交通运输价格和邮电资费改革建议,以及有关调整邮电资费、民航票价、铁路客货运价、水运客货运价和管道油气价格方面的14个专题建议报告。 ——在解决交通建设资金方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关于建立铁路建设专项开发基金、发行股票的建议:参与了国家计委关于发展合资铁路政策问题的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正在研究建立其它运输、通信方式的建设基金和对国防交通发展资金问题的专题研究。 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成果,有的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赞许,有的已经国家批准实行,有的已被领导机关作为制定规划、研究政策措施的依据或参考,有的受到委托单位的好评。总之,协会提出的报告或建议,对发展我国交通产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为提高交通企业干部的业务素质,组织了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十年来,中国交协着重举办全国性的联运业务、进口汽车维修技术和现代交通企业管理三个方面的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52期、参加培训学习的企业经理、厂长和业务骨干共5250余名,其中与国外合作举办国际联运学习班9期、学员280名。与此同时,中国交协和省、市级交协组织的大中型研讨会、报告会150多次,与会的专业技术、业务干部1万余人次。这些活动对于更新观念,增进知识,开阔视野,起了积极作用。 五、编辑、出版了交通综合业务书刊。十年来,中国交协先后编辑出版论文集5种,与铁道、交通、邮电、民航、管道、军交等部门共同编辑、出版《中国交通年鉴》6期;从1985年起与英国海贸集团合办《中国运输》和《航空快讯》、《邮电快讯》副刊(这两个副刊已先后停刊);协会还编发了交通科技动态、交通信息、中国联运简讯及工作简报等内部刊物。各地交协主办的定期刊物17种,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简报40种,向社会出版发行的各种专业书籍达50多种。编辑、出版这些书刊,对于提供信息、积累史料、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扩大宣传,起了重要的作用。 六、开展咨询服务。十年来,中国交协接受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积极开展了技术、业务的咨询服务,主要有:提出了神府、东胜煤田煤炭外运通路的综合研究报告和选线方案;承办了沿海港口、铁路枢纽等5个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工作和建成后的后评价复审工作。帮助一些地方引进大型载重汽车和为一些企业解决汽车维修配件及组织专用汽车等技术询咨服务。现正进行一些省市货运中心运输网络规划与信息系统开发等技术咨询工作。 七、加强国际交往。中国交协成立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交通行业非官方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一些国家的官方或民间团体、企业与我们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或合作关系。十年来,交协组织出访和接待来访共125个团次,有1126人次参加;组织各类国外技术业务交流会、报告会70次,有1400多人次参加,并派出165名干部去一些国家进行培训、进修。国际交往的开展,对于借鉴国外经验,交流技术、业务,起了有益的作用。 过去十年,各地协会和各专业协会都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会上印发了成果目录,我就不多讲了。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尚有大量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对已经开展的调研工作,无论在深度上、广度上也很不够。协会作为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得不够有力。对各地交协工作的业务联系、指导也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改进。 (二) 经过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对做好交协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交协要紧紧依靠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依靠交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以运输、邮电生产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工作,这是因为:运输、邮电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突出的薄弱环节,需要依靠各级政府、动员企业和全社会的力量,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促其加速发展。我国的大中型运输、邮电企业又大都是垄断性国营企业,而运输,邮电业的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同工业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诸多不同的特点。交协作为一个大行业社会团体,要以其特有的组织形式,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间层次上,在交通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横向结合部上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上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十年来交协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离开了政府的领导和交通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支持,离开了运输、邮电生产建设这个中心,脱离了各个时期交通行业和企业的工作重点,交协的工作就将一事无成,也就难以生存,更难以发展。 二是交协的工作要在“综”字上做文章,在“协”字上下功夫。运输、邮电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行业。运输业包括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它们各具技术经济特点,各有优势,需要综合发展、合理利用,才能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发挥整体的综合运输能力。通信业包括邮政和电信,既有公用通信网,又有专用通信网,还有众多的现代通信手段,也需要综合发展、协调配套,才能形成信息传播体系,发挥强大的通信能力。运输和通信还有着互促、互替、互补的作用。交协要在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突出一个“综”字,力求用全局的观点、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观点,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来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从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整体出发,来促进综合运输网和信息传播网的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和通信方式的综合、协调发展,在交协的工作方针、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上要突出一个“协”字,注重协调、协商、协作和协力。只有这样,交协的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受到社会上和交通界的欢迎。 三是交协的发展和生命力在于自身的工作。交协是社会团体,它既不具有决策权,更不具有指挥权,只有强化交协组织的服务意识,不断充实、开拓、完善协会的服务功能,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讲求实效,交协的发展前途才是广阔的。讲求实效,就是要坚持深入实际,接触实际,了解情况,研究问题,还要坚持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如实反映情况和要求,提出较为有质量的建议和意见。只有不断取得协会工作的成效,才能显示协会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靠协会的优质服务,才能增强协会的吸引力,发挥协会的参谋、咨询、桥梁、纽带作用。因此,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四是交协的能量和潜力在于发挥协会的整体力量和组织优势。交协有交通产业各部门、交通装备工业部门、主要工业生产部门和物资、仓储部门参加,又有军事交通部门参加,综合性较强、组织地位比较超脱;还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实行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专业干部相结合,一、二、三线干部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只要善于把各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实行“上下沟通、内外结合、专综互助、左右交流”,就能够发挥智力合成、智力协作这个独特的组织优势,交协的工作是可以做出更大成绩的。 各位常务理事、各位同志:以上四点是中国交协成立十周年来,在实践中得出的一些经验。十年的时间是短暂的,在我国建立协会这种组织形式,还是个新事物。希望中国交协和各地交协携起手来,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在现有基础上把交协工作做得更好。 (三) 最近,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确定,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全国人民愿望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方面,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同志给会议的贺信和中顾委常委、协会名誉会长张劲夫同志的讲话,都讲得非常之好,非常之透,我们大家都要认真学习、认真贯彻。在当前有利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对已经不胜负担的交通产业又提出了新的运输和通信需求,例如: ——随着西部地区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新疆石油、陕北油气和西南煤、磷等大宗物资的外运,将更加繁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趋发展,国内地区间的物资交流更加扩大,外贸物资“大进大出”的运输局面将逐渐形成。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旅游事业的发展、国际交往的增多,对旅客运输和通信需求势必日益增长。 ——随着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经济地区的扩大开放,对沟通内外的运输、通信设施急待加强。 总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社会化、国际化大生产,必须要有大市场、大流通,更必须有大交通。因此,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加速改变交通产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必然会有一系列重大的、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有许多新鲜事物等待我们去认识,有许多新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对交协来说,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江泽民同志讲:“思想要解放,政企要分开,职能要转变,宏观要管住,微观要放开。”这更进一步指明了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交通产业特别是铁路、邮电业大都是国家垄断性行业,其主体部分又是国家宏观调节的重要手段,要求在技术装备上、生产组织上和管理体制上必须保持相互配合、衔接协调、畅通无阻。因此,交通行业的政企职责如何分开,企业经营机制如何转换,技术改造如何加快,需要把握住交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实际出发,慎重研究,既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又不能照搬我国其它行业的做法,也不宜采用一种模式。迫切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到实践,从微观到宏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作出切合我国实际、切实可行的回答。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90年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关键时刻。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行业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4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严重滞后,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必须下定决心,加快交通产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已把加强包括交通产业在内的基础产业作为大事来抓,这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加强交通产业,关键是要采取果断措施,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通信能力。一要千方百计增大对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投入,扩大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二要从政策上特别是在价格政策上给予扶持;三要加快改革的步伐,转换运输、邮电企业的经营机制;四要依靠技术进步,向技术进步要能力、要效益;五要加强宏观指导,包括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法规;六要两个文明一齐抓,等等。这次会议讨论提出了《关于加快交通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集中了大家的意见,将进一步研究修改后,报送国家领导机关供决策参考,这也是我们协会今后奋斗的目标。 面对新的形势,中国交协和各地交协,工作的视野及其活动领域将日益开阔,要做的事将越来越多,这在某种程度上既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为今后协会工作的发展展示着机遇,提供了舞台。我们必须在过去十年工作的基础上,巩固现有基础,提高服务质量,发挥整体优势,开创新的局面。今后十年总的奋斗目标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紧紧围绕运输、邮电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个文明一起抓,进一步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更好地致力于为政府部门和交通行业服务,为运输、邮电企业服务,努力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建设成为向政府和企业界提供较高质量的智力服务和决策服务,进一步发挥参谋、咨询、桥梁、纽带作用,在我国交通界享有较高声誉,拥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团体。 我们相信,经过协会全体理事、常务理事,各团体会员、各专业委员会以及协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在国家计委、国务院经贸办的领导和运输、邮电、军交等部门和广大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下,在协会各位顾问的指导和关心下,交协的工作定将不断地向前发展,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 这是郭洪涛同志在中国交协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
|
郭洪涛文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