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和周恩来同住一个院子,左起第三孔窑洞是他的办公室,第四孔是寝室。1944年秋至1945年11月张闻天居住在这里。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主持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为我党起草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决议、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民主共和国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等重要文件。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协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全党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西安事变中,张闻天主张和平解决,明确提出“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了杰出贡献。1937年12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实行集体领导,张闻天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解放》周刊主编、《共产党人》杂志编辑和马列学院院长等职。
张闻天作风民主、谦虚谨慎。他对毛泽东非常尊重。初到延安时,他主持召开书记处和政治局会议时,会前总先同毛泽东讨论和研究。他为党中央起草的许多文件,写好后总是先送毛泽东审改,再提交会议讨论。有人问他:“为什么跟毛泽东跟得那么紧?”他回答:“真理在谁那里,我就跟谁。”毛泽东对他模范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坚持集体领导的民主作风多次给予称赞,曾当着一些党的高级领导同志的面,称赞他是我们党的“明君”。
张闻天在这里居住期间,主要从事政策研究工作。他对国内外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写成材料供中央参考。1941年8月,党中央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后,张闻天主动要求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1942年1月,他带领调查组,深入到陕北的神木、府谷、绥德、米脂和晋西北的兴县等地,跑了23个村镇,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对那里各方面的状况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回延安后写了《出发归来记》、《米脂杨家沟调查》等报告。在1945年党的七大会上,他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局,1945年11月,张闻天从枣园出发,离开延安,前往东北。
(延安革命纪念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