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遗址
红都——保安 南泥湾中直干休所遗址——桃宝峪红楼

    
    红楼,建在延安炮兵学校所在地桃宝山谷。因南泥湾一带山大沟深,树木繁茂,水源充足,夏天凉爽宜人,中央管理局为给中央领导特别是被人们尊称为“五老“的林伯渠、吴玉章、谢觉哉、徐特立、续范亭等找一个夏日避暑的地方,便选中了桃宝峪。在此用红砖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洋楼。这在当时来说,算得上是豪华的宾馆或招待所了。因墙体由红砖砌成,人们习惯称其为红楼。
    红楼由延安美坚木工厂厂长张协和设计,中直管理局负责施工。1943年3月筹备开工,9月建成。形式别致、光线充足。修建由359旅与炮团负责,有烧砖的,有伐木的,有搞基础的,分工协作,保质保量。除客房外,还有供集体活动的俱乐部、舞厅等。
    红楼建成后,每遇盛夏,中直管理局便安排年老体弱的领导同志来此消夏休养。延安五老均在此休养过。1944年9月,谢觉哉在此曾写《陶宝峪休养所》一诗,其中有这样几句:“入沟二三里,拓地百余弓,四五小屋绕,洋房峙其中。”洋房就指红楼。1943年秋,毛泽东、任弼时、彭德怀视察南泥湾359旅生产情况时,由延安乘汽车先到桃宝峪,在红楼稍歇,然后骑马去阳湾等地。
    1947年3月,胡宗南军队占领延安后,红楼也遭到破坏,解放后重新整修。这里驻有单位时,委托其代管。现由延安革命纪念馆负责维修管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安革命遗址/延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陕西:延安天正印务有限公司,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