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故事

陕商故事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清代定边者、佘、白、王四大家族——者家











在陕北的定边、安边和靖边“三边地区”,明清以来由于政府实行以“盐马交易”、“布马交易”为主要内容的边地贸易,三边地区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定边在从事边地贸易的商家中就涌现出了者、佘、白、王四大家族。其中者家是定边最大的商业家族,为边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清代定边商品经济的发展
  定边县地处陕西、宁夏、内蒙古和甘肃四省的交界处。北临鄂尔多斯草原,南有白于山,东接榆林沙漠地带,西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是陕西与伊盟草原和西北广大地区接壤的最顶端地区。
  明清时期定边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旱码头”。这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明清时期政府特殊的政策制度。明政府为了防御鞑靼族入侵和威慑西番各族,在沿边各处设九边镇,其中榆林、宁夏、固原、甘肃四镇归陕西布政使司管辖,后又把陕西防区扩大到“三边”,并设“三边总督”驻守固原,共驻兵二十余万。为解决边防军的军需供应。明政府发动屯兵自种,实行军屯,又令外方转输。“每年户部送江南诸处折粮银十万两,前来辏用”,①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而且长途转运费用极高,迫使明政府在洪武三年(1370)推行“食盐开中”政策,并于宣德十一年将此开中盐法扩展到陕西边卫各地。
  明政府还在陕西实行“棉布征实”和“布马交易”政策。驻扎在陕北的二十余万边防军及其家属所用军布,“每年至少不下于100万匹”②,就从陕西关中地区的主要产棉区征收布匹。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俺答汗各部降明,成为“大明金国”。明政府为了对藏蒙各族分而治之,在陕北边境开放“马市”,且规定陕北马市只许以马易市。
  清政府时期,出于“休养生息”、“蒙汉隔离”、维护统治的需要,在顺治年间沿陕北长城北侧与鄂尔多斯草原之间划定南北宽五十里,东西两千多里的长条禁地,蒙汉居民皆不得入内,保护了当地的畜牧业资源。在清末,政府实行放垦土地、“移民实边”的政策,外地汉民大规模迁入,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不仅土地大量开垦,粮食也相应增收,各地开始增建粮仓。定边当时有砖井堡新建仓、旧安边城旧便利仓和定边金猫仓。
  第二,明清时期定边等地“地处沙碛,不事耕织”③,“农夫辛苦终岁无暇日,妇勤馌晌,不专织纴,临巩诸郡织褐而衣,安定羊毛为土产,惜无教织者,边地旱寒,每岁出数石粟始成一件衣”。可以看出,定边等地是出产羊毛的地区,但是这里的妇女不懂得纺织,使定边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缺口,民众日常所需的布匹衣物需要到周边各地物物交换或是购买。
  第三,定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为其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地处四省交界处,所在地拥有四种不同的地理形态,高原、丘陵、草原和沙漠,但是可耕地较少,是农牧交汇地,还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集地。
  第四,资源优势。定边地区有三宝:“咸盐、皮毛和甜甘草”。咸盐主要分布在定边北部,有花马池,还有莲花池、波罗池、滥泥池、苟池等等14处盐湖,产量丰富。畜牧业也很发达,皮毛产量很大。药材资源丰富,甘草等转销全国各地。
  由于上述各方面的因素,定边在明清之际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边塞军市的开辟与壮大。晋西北、陕北在明代属于边塞要地,延绥边镇“驻军5万余人,……每年需要粮料522400石,棉花73242尺,……这些东西本地是无法供应的……主要依赖本省的延安府、西安府、凤翔府运送……除这些地区长途运输以外,每岁仍缺少粮料141561石。④明政府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每年拨给该镇银4万两,开中盐价93158两,在当地购买粮食,补足所缺的14万余石军饷⑤。边防驻军是粮食、棉花、食盐的纯粹消费集团,庞大的军需市场带动了陕北商品贸易的发展。明中后期,随着屯田制的破坏和军饷制的实行,延绥边镇的军队及其家属的衣食所需就更加依赖于陕北市场的供应了。
  第二,官路成为商道。榆林至宁夏的大道,途经靖边和定边,这条路经过毛乌素沙漠,所使用的畜力以骆驼为主,往来驮运粮食、日用百货等物品。通过定边通往鄂托克旗的大道,关中人把全国各地的百货、食品和药物等从榆林运至定边再与内蒙古各旗贸易,换取牛、羊、马、骆驼和皮毛、羊绒等。定边到榆林再到西安的南北大道,是明代运送粮食的主要道路,以后也是沟通陕北、关中的主干道。
  第三,市集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万历《延绥镇志》卷二《关市》记载,榆林城中有“粮市、柴草炭市、盐销市、杂市、木料市、驼马市、猪羊市”,另外,在沿边的神木堡、靖边营、新安边营、旧安边营、定边营开有“常市”。但是可以看出,这些集市主要是为政治军事服务的,具有计划性。到了清代,大型军需市场不再存在,陕北经济走上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道路。
  明初陕北市镇较少,到了乾隆年间市镇为34个,光绪年间,已经增加到119个。仅定边县就有砖井堡、安边堡、柳树涧堡和盐场堡四大镇。不仅市镇数量增加,交易规模也不断上升。清末,定边羊毛产量20余万斤,被外来商人收购,甚至有洋商前来收购,运往海外。清末民初,陕北“羊毛出口,每年约4万至5万担”。⑥
  第四,蒙汉互市的开放。陕北地连蒙古,是蒙汉贸易的首选通道。蒙汉贸易的恢复再次拓展了陕北各地商品贸易的规模和数量。蒙汉互市中汉商以烟、茶、糖、棉、布、绸缎等日用百货换取蒙民的牛、羊、马、骡、驴、皮毛等物品。清代后,蒙汉贸易市场进一步扩大。清末天津开埠,国内外对皮毛等畜产品的需求激增,推动了这一区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清末民初,陕北市场集中的蒙地皮毛、盐碱和其他各种土特产大量销往山西,再转运到天津,京津的日用百货甚至全国各地的日用百货也会经京津、山西运往陕北和蒙古各旗。
  第五,商人自己开辟商道。从定边通向关中地区、包头等地的官道路途遥远,而且经过几十年的使用,道路两旁已经没有太多的草供牲口食用。再加上定边不少商人是贩卖的私盐,所以这些商人就开辟了另外的道路通向关中、包头等地。从定边镇出发,经板窑、羊圈山到西峰,然后到凤翔、三原等地。到包头走的是海子梁这条草路。在周边商人的长期开辟下,这些道路慢慢变成了条条商路,成为商人的必经之路,同时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一些居民在商路两旁开客栈、饭馆等。有些地区也逐渐成为商品集散地,并最终转变为今天的乡镇。
  定边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是从民间交易到政府蒙汉互市的开通。定边的地理优势以及资源分布使得本地居民有大量生活必需品不得不与周边地区居民交换而得,民间交易成为趋势,为当地老百姓所接受。蒙汉互市的开通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是从军事消费到商品经济。军事消费可以看成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商品的贸易,如一些商屯的出现、商道的发展、市镇的开辟等。三是从省内交易到周边区域的大规模交易。从最初的满足当地居民需求的交易发展到满足驻军的需求,再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北方东西交流的主干道。明清时期定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基本满足了当地居民及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需要。定边地处高原地带,农产品单一,手工业不发达。但处于四省交界处,有利于产品交换,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第六,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了优势产业。定边地区盐业资源发达,与蒙古交界区属宜牧地区。盐业与畜牧业成为定边的经济支柱,用这些资源可换取粮食、日常用品等。有利于地区的开放与进步。商品经济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定边地区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商品交换会带动社会的变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定边地区以及整个陕北地区的开放与进步。并沟通了西北和东部的经济交流,活跃了不同经济区域的市场。定边的市场不仅汇集了本地的产品,还有蒙古地区的畜产品,宁夏的盐业,关中的粮食、茶叶和手工业等,山西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甚至还有从各地输到京津地区再转输到定边的产品。
  二、盐马古道与“定边三宝”
  明清时期,盐马古道的开通,有利促进了定边的物资流通,使定边的土特产品经这条商道流转出去,将定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定边的产品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定边有三宝,食盐、皮毛、甜甘草。因此,明清时期定边向外流转的物品主要是皮毛和甘草,也就是在这条漫漫盐马古道上向外流转的除了花马池的盐以外,大宗商品就是皮毛与甘草。
  先说皮毛。
  定边县内,历来畜牧业发达,多产皮毛,不仅行销全国各地,且为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在全县经济与人民生活中居主要地位,被誉为“老三宝”之一。尤其西部地区出产的九道弯白二皮毛,更享有盛誉。
  远在周秦时期,定边境内为多民族杂居区,家畜野兽的毛皮已成为人们衣着居住的主要原料。清《定边县志》记载,定边多产黑羊皮、白羊皮、狼皮、狐皮、羊绒、羊毛毡等。还说“……羊毛、羔皮为特产,质色之良,不让北美、南粤”。岁销诸色绒毛20余万斤,皮张8万多张。民国年间,年产皮张6万余张,绒毛30余万斤。⑦
  县内特产皮毛,作为大宗商品交易于市井,当兴起于清代后期。嘉庆年的县志上,仅记有羊皮、狼皮、狐皮、羊绒几种,且列入杂产项下。至光绪年的乡土志上,不仅记载品类增多,而且有皮毛制造和商务经营的记载,除本境加工部分皮毛外,大量作为原料行销外境。
  再说甘草。
  定边盛产甘草,以其品质好、产量高、销路广而蜚声全国,与县内所产食盐、皮毛齐名,亦为“老三宝”之一。中国第一部药物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所载356种中草药,将甘草列为上品。1500年前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称甘草为中草药的“国老”,并说,“此药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民间至今尚有中医治病“十方九草”之说。
  定边甘草原属内蒙古“王爷地”甘草带之余脉,过去称“西草”或“梁外草”。皮有棕红色或暗红色之分,前者多生长在沙地,后者多生长在泥土地,但不论棕红色或暗红色,其性味形同,用途无异,质地均上好,是中国传统的外贸与内销的最佳品种。其中生长年久根头突大呈块状着称“榔头”,质最佳。无突块呈条柱形者谓“毛草”,质稍次。间有中心部色褐质坚者称“铁心甘草”,民间用于治疗腹痛及产妇临盆血迷等症,效果极佳。
  定边县内甘草分布较广,白于山北麓东起郝滩,西至红柳沟,长90多公里,至长城南北20多公里的区域内,为甘草的主要产区。以安边、砖井贺圈、红柳沟、城关、盐场堡、周台子等乡镇出产最多,占全县甘草总量的90%左右。定边甘草传说清朝初年,民间已有零星采挖。光绪初年,外国列强以传教手段将侵略的触角伸入三边,即已垂涎定边三宝之利。光绪二十六年(1900),“三边教案”发生后,洋人即乘机插手甘草经营。他们高薪雇佣本地商人,大量收购甘草,转销牟利。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县吴命新编修的《定边县乡土志》中说,县内年产甘草约三四万斤。⑧民国年间,甘草生产逐渐发展。据传,那时甘草生长茂盛,边地皆是。“榔头”(甘草头)多露出地面,根粗且长,采挖较易,一个劳力日可挖百十斤。民国十几年,年约生产甘草上百万斤。据《定边县乡土志》记载,清光绪年间,定边所产甘草,先陆后水,运至川、滇、黔、粤诸省,年约行销三四万斤。民国年间,私商渐兴,晋、冀、鲁、豫、津、包、沪、宁,行商坐贾,相继来定。或坐庄收购,输转运销;或就地加工,成品转输。于是甘草生产日有发展,产量增多,销路拓广,除远销南方诸省外,又新开包头、郑州、太原、天津等销路。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以后,山西保德籍行商,专营甘草生意,发往包头、天津等地销售,年达四五万斤。嗣后,内蒙古、盐池以及天津等地行商,来定边合股收购甘草,年达二三十万斤。加工后,经包头、太原运至天津,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各国。自此,定边甘草,蜚声中外。
  三、明清时期定边的商业家族
  明清时期,由于陕北一带军市的开辟,以及蒙汉互市的开放,带动了当地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陕西商人纷纷加入商屯的行列,同时也从事边境贸易,出现了不少富有的商业家族,其财富堆积如山。定边当地有“李、蔡、洪三大富户,者、佘、白、王四大家族”的说法。
  定边者家 者家是定边在明清时期经营盐业并成为整个定边地区最富有的商业家族。者家曾居住在今定边镇,最早是靠贩盐起家,主要是把花马池的盐运到包头换牛马等牲畜,运回定边贩卖,再把盐从板窑经羊圈山、西峰贩卖到凤翔、三原等地,返回时驮运麦子、豌豆等粮食以及日用品,走官道一路贩卖,回到定边。清代,者家已经发展到有五六十只骆驼的驮队,几千只羊的羊场。在当时定边最繁华的西正街开有盐店、百货店、米布行和油坊,还在商路沿线开客栈,使者家的驼队沿途不住别家店。
  者家的驮队雇有几十个伙计,专门从事驮运贸易。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者家家资数万。待到者家发家后,在定边大兴土木,修有房屋上千间。清末,者家四兄弟将者家产业发展到极致。四兄弟相互分工,老大跑山西,老二管驮队,老三在家种地,管理家业,老四在镇上管理油坊店铺等,完全体现了“以商求富,以农守之”的经营理念。几年的努力后,者家的银子多到堆积在柴房里,像一座小山,只用一块破旧的席子盖着。从包头贩卖牛马所得的金叶子多得无处储藏,就埋在者家地里或是房屋下。据者家后人讲,在民国初年者家埋在地里的金叶子就有近20箱子之多。
  据者家的后人回忆说:有一年,者家从包头运回18包金叶子,其中有一包在途中丢失了。者家掌柜连夜赶往包头,找到当地土匪头目“八大爷”,告知此事,请其帮忙找回金叶子。第二天早上,在者家包头字号的大门外,就放着丢失的那一包金叶子。足见者家在包头的影响。
  佘家 佘家与者家是老表关系。据者家后人回忆,佘家是在者家的帮助下发家的,主要生意也是开油坊、收购羊毛、贩卖咸盐等,也有一支四五十只骆驼的驮队。佘家生意没有者家的大,赚到的钱基本上用于购买土地和兴建房屋。佘家在清末民初的继承人被当地人称为“老佘丁”。佘家虽然财产不及者家,但也位列四大家族之一。
  白家 白家与者家几乎同时发家,最初也是靠偷盐贩卖起家,赚得一些收入后就在定边明清时期最繁华的西正街开了六七家油坊,在盐路上开了三四十间客栈,还有后来定边地区最著名的榆阳货栈。
  王家 王家可能是四大家族中最穷的,发家很早,衰败得也早。到清末民初,王家家产只剩下三四个油坊。王家修建的宅院很是气派,内建戏院、花园等。但是当地人都知道这都是借的钱修建的,所以定边人就给王家冠以“穷豪绅”的称号。
  安边李家 安边曾是三边之首,是著名的消费区。对于安边,人们有这样的形容:“驮不完的宁条梁,填不满的安边城”。李家是从山西逃荒到榆林,后又举家迁至安边的。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李家在安边老街拥有八处油坊,著名的“泰和祥”、“泰和诚”老字号就是李家的家业。在清末,李家的羊绒毛生意已经东至太原,北至天津,西到庆阳。同样,李家发家后,也开始买地、建房。现在安边的老街上都有李家的房屋十几间。到李良成时,家业最为庞大。老大、老三和老五做皮毛生意和管理油坊,老二在家种地,老四主要是联系生意。
  洪家 洪家祖祖辈辈做的是药材生意。定边地区盛产甘草等,洪家祖先最早是自己上山挖甘草然后卖给周边的关中商人和晋商,再后来就走街串巷地收购甘草,再转卖给其他外地商人。到清朝后期洪家就开了药材收购店,遍及定边、安边等地共几十家。洪家的药材直接与药店联系,少了中间商环节,在天津开埠后,洪家收购的甘草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了国门。洪家发家后,也同所有的商人一样,买土地大兴土木。近一百年过去了,洪家的商业早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一个个的传奇故事。
  蔡家 蔡家最早是者家的长工,常年跟着驮队在外跑生意。者家掌柜对伙计们很好,出门跑生意时大家同吃同住,工钱按趟结算。蔡家人跟着驮队跑了几年后,有了点本钱,就自己经营了一支有二三十只骆驼的驼队,买了土地,盖了房。⑨
  ①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46,第357页。
  ②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
  ③涂宗濬:《延绥镇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卷1,第55页。
  ④道光《安定县志》,道光年间刻本,卷1,第32页。
  ⑤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39页。
  ⑥《陕行汇刊》,第2卷,第10期。
  ⑦嘉庆《定边县志》,定边县志办校注本,卷1《物产》。
  ⑧吴命新:《定边县乡土志》,燕京大学图书馆编本,卷1。
  ⑨李刚、魏鹏娟:《盐马古道与定边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4-74页。
千年秦商列传 第一辑 清代卷/刘阿津 李刚.-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