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故事

陕商故事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明代泾阳巨富大簸箕——柏筱陂








在明代陕西泾阳,有一个号称“大簸箕”的巨富,他就是泾阳桥底镇大簸箕柏家。柏家的创业人是被称为“活财神”的柏筱陂,他在明清中国商界演绎了用“大簸箕装银子”的财富神话。
  一、陕西的县,泾、三原
  在1935年陇海铁路没有延展到西安以前,政治城市、经济农村的二元化社会结构,使泾阳、三原成为西北“茶叶、水烟、布匹、皮货和药材五大加工运销总汇”,始终保持着“西部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号称“中国西部华尔街”。直到民国,陕西流传的民谣是“陕西的县,泾、三原”、“宁要三原,不要西安”。
  泾阳素为陕西壮县,有发达的农业资源,“峨仲耸于北,泾水环其南……平畴旷野,村落相连,有河渠之饶,岩寨之险,每夏秋间,烟腾云绕。禾麦盈仟”,①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泾阳成为陕西省经济中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泾阳“政繁而道冲”②,水陆交通发达,南有泾河舟楫之便,上溯可达长武直入甘肃平凉;东南顺流而下,直通潼关、蒲津;北有富平之路,可通耀县、同官,连接延绥;西有礼泉之路,直趋凉甘,使泾阳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加之有水泽之利,泾河之水熟泡皮张,逾恪轻软;所用井水味咸,焙炒湖茶味色特殊。
  这些天时地利的便利条件,使泾阳在明清之际的五百年间始终保持着西部“经济中心,烟茶总汇”的高位。由甘宁运来的皮货需在此借泾水熟皮硝制;由湖汉输入的茶叶需在此炒制压砖;由陇甘输入的水烟叶须在此刨制成丝;东西部流转的镖银须在此汇划解散,使泾阳“唯系商贾云集之区”③“湖茶、兰烟、甘宁皮货聚集之地,成为沟通南北货物装制转运之枢纽”④。明清以来数百年间一直呈现着“过客如云集,佳人拾翠来,有村尽竹树,无处非楼台”⑤的景象。
  泾阳是湖茶焙制中心和陕甘茶叶转输枢纽,到清中叶经营茶叶的规模相当大,“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而行,捡茶之人亦有万余人,各行店背厢负货,闲人亦多至数千”,经营茶业的茶店、茶号“甘引者54家,陕引者32家,共86家”,每家“所用人工忙时多至百人”,百余年来,国课民食,获利无穷。
  泾阳又是西北烟叶刨制加工中心。在乾隆初年泾阳已有专制烟叶的烟坊,嘉道后有数十家厂商,雇工人数亦有数千人之多。由于刨烟丝的推刨购自富平,而富平又是陕西最早植烟的地区,因此水烟的制作很可能清初创自陕西。太平天国后,泾阳水烟业迅速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光绪时陕西人在泾阳办的“青烟坊”,大厂如一林丰、义聚隆、祥盛和、天生德、德泰盖、协和成、福源厚、正兴泰、合顺成、兰草芳等烟坊,均为大荔县人所经营;聚兴泰、德记、德性瑞、福生德等烟坊,均为朝邑人所经营。其中一林丰、协和成“资本达一百万两银子”,成为水烟业中的佼佼者。
  泾阳更是西北皮毛加工中心。清代的陕西皮货商多设硝皮作坊于泾阳,泾阳“借泾水以熟皮张,故皮行甲于他邑”,因此,早在清乾隆以前,皮业就开始兴盛。始有李松林、魏德润等在百谷镇建起皮行数十家,相继经此业者越来越多。连县城西北的南强村,县城东北的封家村一带也建起了好多作坊。最盛时泾阳的皮货作坊30~40家,皮工齐聚不下万人,称为西部皮货加工贩运中心。
  《泾阳县志》载,当时泾阳有集镇11个。县城还出现“至晓乃散”的夜市和日市俱出的早市。由于水运的便利,这时“湖茶”已上升为主导地位。泾阳茯茶这个时期渐渐在加工制作中出现。随着茶叶加工转运量的不断增大,也促进带动着相关产业发展,小加工厂、作坊、脚夫、堆垛坊、廊屋、客店,烟商、棉麻商、盐商、皮商、药材商相继诞生。《泾阳县志》载,当时大宗商品主要是湖茶、兰烟、毛皮、药材、盐类。此时泾河上有九个大渡口,纤夫成群。泾阳县城中现有的骆驼巷、麻布巷、堆垛场、四茗楼巷、粮集巷等,就是当年流传下来的。清康熙五年,江南名人屈大均游历泾阳县二月二日汉堤洞(今三渠镇雪河堤洞村)东岳庙会写道:“陕地繁华,以三原、泾阳为第一,其人多服贾吴中,故奢丽相慕交……妇女结束如三吴。”⑥
  这些优越的经济条件,使泾阳自明代以来就是陕西的壮县,产生过许多名闻关中的高赀商人。其中泾阳桥底的大簸箕柏家是经商发家比较早的典型代表。而柏家的创业人就是柏筱陂。
  二、柏筱陂的经营历史及其商业规模
  柏筱陂的经营状况在清代乾隆《唐市志》中有所记载:
  唐市(即今江苏省常州市唐市镇)“柏氏为巨富,已历三代……万历天启间,柏筱陂号称唐市首富,有占地四十亩的‘柏园’,建于天启年间,豪华无比,凡关中骚人、墨士、琴师、棋客咸集于中,园之主人每夜张灯开宴,家有男女梨园,按次演剧”⑦。
  这只是记载了柏家在南方贩布时的情形,而据柏家自家人讲,柏家最初是三原人,后来移居到泾阳王桥桥底镇。在明代做簸箕生意起的家,由于他家做的“大簸箕”在泾阳很有名,所以人们称他家为“大簸箕柏家”。经柏家几代人的奋斗,到柏筱陂这一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主要是在江南贩布,在西北贩茯茶和皮货,他们家在苏州、武汉、上海、北京等拥有各种门店和当铺、票号,甚至在日本也拥有分店。尤其是在江南产布的一些著名市镇都有柏家的字号,使泾阳大簸箕柏家在江浙一带很有名气,是那时陕西布商在江南的“通行领袖”。陕西布商多齐聚他家在唐市的“柏园”,每夜张灯开宴,热闹非凡。至今唐市镇还流传着柏筱陂“活财神”的传奇故事。据说有一年邻近唐市的太仓沙溪镇开迎神赛会,一富绅在船头置一赤金狮子,颈上套一条金链条,并放话说:“有名的‘金唐市’,怎么连系缆的地方都没有?”此话传到柏筱陂耳中,随即叫人去铸金桩,又将金桩打在富绅的船边。从此,“活财神”柏筱陂名声大振。至今,唐市仍有个叫金桩浜的地方。柏筱陂筑有40余亩地的豪华花园“柏园”,里边假山泉水、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其规模在江南园林中少见。清乾隆间唐市人倪赐所纂《唐市志·园亭》曾记述柏园为“天启时柏筱陂辟”及“园内池台假山林木之胜与园主会客宴请之乐谷”⑧。后来,柏家还在苏州山塘街买了一条巷子,叫做“柏家弄”,就在苏州陕西会馆的旁边。据《苏州山塘街介绍》载:“雍凉公墅(山塘街508号)在金家弄口,即全秦会馆,又名陕西会馆、陕甘会馆、雍秦会馆。清乾隆年间西安商人创建。原有殿宇楼阁山水园林,现仅存偏殿三间,另有青石覆盆式大殿柱础四只。碑刻有乾隆十七年《苏州新建陕西会馆记》和乾隆、嘉庆募修碑等,堆放在夹弄内。”此时柏家的生意烈火煎油,红星高照,柏家在上海、汉口、成都、重庆、甘肃及西安、三原等地都开有商号,经营着京广杂货、钱庄、药材、当铺等,成为当时泾阳县的巨富之一。据柏筱馀先生的孙媳妇讲,她在服侍柏纪会先生(柏筱馀先生的儿子)时,听柏纪会先生所讲,他家生意好的时候,每到年关将近,全国各地分号的掌柜便压着银两车、带着账本来柏家村结算当年账目,所运银两要数人用大簸箕端往银窖,据说柏家每年的账目结算往往达一月之久,方能结清!这就被外人传成了“柏家用大簸箕往银窖里端银子”的说法,成为“大簸箕柏家”来历的又一种版本。
  柏家到了清末柏筱馀这一代,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但还保持着泾阳首富的位置。他家在四川办有“天成德”商号,另有二十余家分号,水田、房屋、竹林山场多处,在陕西、甘肃、汉口、上海都有字号。尤其是出了柏筱馀这位辛亥革命的义士,成为陕西近代革命史上的英雄人物。
  柏筱馀,讳惠民,字筱余,一字效愚。其父讳森,字子余,清岁贡生。为了培养柏筱馀,他不惜优礼重币为儿子延聘名宿,授以名家之学,使柏筱馀知晓了精忠报国的道理。柏筱馀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慷慨解囊,“于辛亥鼎革之际,赞襄革命,热诚澎湃,屡输巨费,古人所谓毁家纾难者,何多让焉”⑨。他给民国革命捐赠了4门大炮,1万只枪,并在五峰山上修建了私人兵工厂为孙中山等革命志士制造武器弹药。他仗义疏财资助民国革命。于右任躲避清政府的追捕,在其家居留达三年之久,每天无偿提供吃住还有练习书法之笔墨纸砚,及于右任办杂志宣传孙中山先生思想等的费用。再后来民国元老们便在他家的花园——“水榭厅”里举行策动辛亥起义的秘密会议。柏筱馀终因疏于家事管理而导致生意失败,后因债务缠身而锒铛入狱,被营救后贫困潦倒,在一片萧索悲凉之中染病离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专门为其书写纪念文字,还专嘱他的好友高友明先生为其篆刻纪念碑,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三、柏筱馀留下的精神遗产
  柏筱馀生于民国定鼎的离乱之世,他以一富家大少的身份,咸与革命,为推翻满族贵族统治,破财解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精神遗产。
  (一)高风亮节,心怀天下
  柏筱馀虽然出身豪右,却能心怀天下,他曾在一封致于右任的书中阐明了自己思想的转变,“余原籍泾阳,生于三原,始就傅泾阳北乡,11岁复入三原读书,18岁后往来泾原三大书院间(味经、祟实、宏道),自髫年迄壮岁。一时志同道合之学友,以学问事功相砥砺者多有所表见于世,其忧郁而死墓有宿草者亦不胜其悲。天定胜人欤,吾知之矣,环境之造成也,以渐而群生感受也。至酷百余来吾国材智之士,力不能竟其业,学不能得其地,才不能致其用,穷苦捆扼,中道而仆者,乃社会之普遍现象,而北方尤甚。余之得友其人及身闻见其行事者特千万分之一耳,昔在北京吊茹怀西诗:‘九原莫道人情薄,老友吞声送纸钱。’今之濡毫作记,亦吞声纸钱之意也”⑩。正是这种解国民于倒悬之中的历史使命感,使他能够依然居家破财,慷慨赴难,为推翻满清贵族统治作出了贡献。就是在他因家事拖累身陷囹圄之际,依然身贫志刚,保持着清亮的人格。柏筱馀破产后,生活艰难。亲友观之,无不为其感慨。他反而安慰亲友说:“你们没有听到老百姓哭天喊地的悲泣声吗?我比起老百姓来,还是处在天堂呀!”遂吟道:“天地为庐舍,精神寄太虚,形迹虽萧条,吾乐亦如昔。”有一次邓宝珊和几个老朋友去探望他,他照常询问国家大事,闻胜则喜,闻祸则忧,对私人的事却一概不提。后因病势日重,身体日衰,遂又返回故乡静养。1940年3月21日,惠民病逝,终年53岁。
  (二)热心公益,建设家乡
  柏家富而好行其德,不因富贵而凌厉乡里,而是乐善好施,造福乡关,在泾阳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
  柏家所在的桥底镇,临近泾河渡口,为通甘大道,因多年失修,坡陡路滑,遇霖则泥泞载道辄有覆车之厄,人畜多殒,行旅苦之。柏筱馀见状,慷慨解囊,捐巨资,用工三月,修葺整理,乡人便之,得到陕甘总督的嘉奖。
  柏筱馀孙媳妇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那年她突然得病,听说南原上有位老大夫医术高明,便慕名而去。时老大夫80余岁,对于一般病人早已不再接诊,听说是柏家来人,便忙打问与大簸箕柏家是何关系,听说是柏筱馀的孙媳妇,忙说:“别的病人可以不接,但对于柏家的人是绝对不能不接的,当年南原上的穷人家里死了人,便去柏家,柏家无一例外地为其置办棺木。南原上的穷人死了都是柏家给埋的!”老大夫激动地边说边为其诊断,“回家后吃了几服药,我就能洗衣做饭了”。
  柏家乐善好施的家风,代代有人,传留直到其孙。其孙前几年身患绝症,当他闻听村子修路,便要将其节省下来的1000元钱捐给村里。当时他已行动不便,遂令其弟代捐,其弟叫来村里干部,在老人的内衣中取出1000元钱交给村领导。《华商报》等媒体闻讯赶来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西安一家医院闻讯后打来电话表示,老人若在,他们将免费为其治疗。然老人在捐出那笔钱的不久就撒手人寰,留下一段故事给后人去怀念!
  (三)怀我族类,培育英才
  柏家的乐善好施绝不仅仅是惠及自己的乡党。作为中国历史的新一代先行者,柏家人以天下为己任,心怀吾族吾民。1912年5月,柏筱馀派王悟尘身负机密使命回陕,并嘱咐王到其家取银5千两,用以救济泾河沿岸遭受水灾之民众。同年,安徽沿江数十县因暴雨袭击,成了水乡泽国,惠民又捐金3千两,派人分路救济灾民。时又逢广州起义失败,72烈士以身殉国不久,许多在广州求学的青年学生纷纷退学,各回本省推进革命。他按规定日期,在上海克复学报社招待陕、甘、川籍学生,酌情资助了路费,并联合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地在沪同仁,组织同乡会予以声援。他又与赵菊樵、励树雄、徐郎西组织“平民救济会”,提倡工人储蓄,用以救济贫危。
  柏家深知救民以鱼不若给民以渔。他们将摆脱贫困与培养人才连接在一起,认为开发民智、教民知识才是治贫的长久良方,因此,十分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清光绪年间,陕西遭受饥饿灾荒之后,大量青少年辍学。柏家后人柏惠民以自己力所能及的私财,当即在本村兴办了效愚女子小学和男子小学各1所,并在泾阳桥底镇创办了惠民高等小学。这些学生所用的课本、文具、制服等,全由柏家发给。此外,柏家还在西安开办了三育学堂和西岳庙女子小学,在三原设立了英(语)、算(术)专修学堂。同时又捐金万两,作为泾阳的教育经费基金,用以扩充校舍、购买设备之用。对于柏家这种热心兴学、赞襄教育的精神,当时的泾阳县令蔡元儒和陕西巡抚曹仲铭,分别给柏家挂以“文明先导”和“信古好礼”的匾额,并为柏筱馀捐款兴学特专折保奏清廷,奉旨赏戴蓝顶花翎,加封道员衔。当人们都以此向其祝贺时,他只是一笑了之。
  ①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华书局民国23年影印本,卷493。
  ②《续修陕西通志》,陕西通志馆1932年刻本,卷45。
  ③卢坤:《秦疆治略》,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卷2。
  ④泾阳县商业局:《泾阳商业志》,油印本,第19页。
  ⑤屈复:《弱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卷6,第41页。
  ⑥屈大均:《翁山文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卷2,《宗周游记》。
  ⑦乾隆:《唐市志》,1957年抄本,卷1,《园亭》。
  ⑧江苏省常州市唐市镇政府网,“历史名人”。
  ⑨高又明:《泾阳柏筱馀先生纪念碑》,该碑现在泾阳桥底镇柏家村。
  ⑩《民国三十三年七月一日于右任记于成都西门外高埂子寓庐》,见高又明:《泾阳柏筱馀先生纪念碑》附录。
千年秦商列传 第一辑 宋元明卷/刘阿津 李刚.-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您是第 位访客!